張少云
摘要:初中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需要教師進行教學觀念的改變,進一步推動教學改革過程,用積極健康的體育鍛煉方式去引導學生生活觀念與運動思維的形成,提高對體育教學的重視度,有利于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從幾個方面簡要地論述了提高初中體育教學質量的策略,深入挖掘了不同策略的作用效果。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內容;策略提升
在過去的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往往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限制,認為體育教學是課堂學習的補充,因而對體育教學提不起重視。而在新時代的當下,體育素質作為衡量教學水平的關鍵指標,更多的教師意識到了體育學科的教育價值與實際地位,對學生的體育學習投以更多的關注。
一、創新初中體育教學模式,引發學生鍛煉熱情
對大多數的體育課堂而言,教學傾向于“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對學生的指導不夠具體、明確,且給予學生的自由活動時間較少,加之體育學習的運動強度較大,導致許多學生學習興趣不高,體育課堂學習的效率較為低下。因而,教師應努力創新課堂教學的模式,從初中生的心理特點與年齡層次出發,把握學生的興趣點進行教學建設,設計符合學生體能素質與發展需要的體育項目,在教學的展開中促使學生保持較高的學習熱情??梢岳枚喾N方式去維持學生的學習熱度,在教學內容的調整中使體育能夠充分與學生相契合。
如,教師可以從體育教學的游戲化出發,在教學的改變中運用籃球、足球、網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形式進行體育的變化,追求教學活動的游戲性。從用網球擊打圈圈內的物品,到數人籃球中的戲弄傳球,再到乒乓球的側面過網,都是適合初中生的游戲活動,學生也能在這些活動中掌握一部分的體育技巧,進行體育知識技能的運用,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體育教學的趣味性,學生表現出更高的參與熱情。在創新初中體育教學方法的過程中,趣味化的教學方法能夠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相關的體育技能與操作能夠得到更良好的應用與發展,學生在游戲化的學習中也能深入地學習理解體育知識,從而切實提高了初中體育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
二、改善體育教學設施,豐富體育教學內容
由于教學觀念與教學經費的限制,體育教學也帶上了應試教育的色彩,初中的體育項目更多地圍繞籃球、足球、排球、田徑與引體向上等考試科目,且單就排球一項而言,更多地教授地是墊球、擊球的技巧,有的學生甚至初中三年都沒有與他人正式打過一場排球。這樣,學生在長時間的學習中不僅感到無趣,也容易在疲累中對這些體育項目產生倦怠感,甚至影響到對體育的觀感。因此,教師需要去改善體育的教學設施,引入一些新鮮有趣的體育項目,在游泳、跑酷、體操、健美操等活動的帶領下,讓體育教學的內容逐漸豐富化,學生在健康、多元的環境下自然愿意進行體育學習與鍛煉。
如,學校缺少足夠的場地與器材,可以借助跑酷這一形式,在有限的空間內進行海綿墊、單雙杠、獨木橋、跳馬箱等物品的多樣組合,學習跑酷運動的嘗試,盡力用現有的器材進行搭配,從而讓學生能夠在障礙翻越與跑跳中找到體育運動的快樂。或者,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學習健美操和瑜伽,通過各種姿勢去鍛煉學生身體的柔韌性,這種低強度、低烈度的體育活動也很受學生的歡迎。通過教學設施的改善,這樣學生可以實現更加完善的學習體驗,體育學習不再成為一項任務,而是對自身興趣的滿足。在學習的過程中享受到體育鍛煉所帶來的樂趣,最終在引導下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組織全員評價策略,優化體育教育內容
學生需要發展自評能力以支持自己的動作技能訓練。比如多問問自己,是否做到教師提出的動作操作要求,想想自己在哪些方面還有差距,可以怎么改,從而提高對相關動作技能的認知能力,促進體育成績的提高。這樣才能夠在尊重學生主體性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學生對于知識內容的學習效率,最終實現學生自身綜合能力的進步。
其次,教師要安排兩人小組的一練一評,讓學生都參與到練與評的實踐之中,實現相互之間的取長補短,并不斷提升與完善評價的內容與方法,從而為開展大組內的互評與組間互評打下基礎。此時,組內成員要結合相關評價等級標準表討論決定其他成員的互評等級。評價標準表可以這樣設置,比如:能夠對評價對象說出3條及以上的優點或缺點,且理由正確及充分,并能說出所列缺點的解決方法者為優秀;能說出2條以上的優缺點且理由正確充分者,且能說出一條解決方法者為良好;至少說出1條以上的優缺點且理由正確充分者為合格。完全說錯或者一言不發者為不合格。
綜上所述,初中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需要教師從多面性的角度入手,在立德樹人的過程中善用體育學科的教育特點,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的能力培養,進而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打下健康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丁亞東.試論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策略[J].家長,2021(24):16-17.
[2]張永強.初中體育教學中提升學生主動參與意識的方法分析[J].新課程,2021(3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