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鎮
摘要:隨著我國現代化教學的不斷推進,信息化已經成為了現階段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而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若是將傳統的教學方式與信息技術相融合,不僅能夠推動教學的現代化,還能夠為學生帶來更加直觀的課堂體驗,是實現高效課堂的關鍵。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著力于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將課堂變得更加生動且具有趣味性,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也提高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信息技術;有效整合
作為當今社會和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產工具,同時也是推動現代化教學開展的基礎。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來說,信息化教學工具的應用不僅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還能夠將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轉變,以更加直觀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是對于數學教學來說,因為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和抽象性,就導致很大一部分學生難以深入到數學學習的內核當中。而信息技術的應用直接將視頻技術、圖片技術以及音樂技術與數學技術相融合,既體現了教學資源的整合,也實現了教育的現代化,是促進數學教學方式創新的關鍵。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著力于信息化教學工具的整合,促進數學教學的現代化發展。
一、通過信息工具形象性突破教學重點
讓知識點以更具有邏輯性和抽象性的形式展現出來是小學數學教學的特點,而這一特點與小學生的理解水平和身心發展是相悖的,這就導致學生難以快速地掌握所學習的重點與難點。而通過信息工具的運用,教師能夠以形象化的方式將抽象的內容直觀化,既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也能夠創設一個輕松且直觀的教學環境,使其積極地參與到數學學習當中來。
以《升和毫升》為例,因為小學生的生活化生沒有一個直觀的認識,而且其生活實踐也不夠豐富,所以導致其在學習時難以理解教學內容,此時教師就可以利用信息工具的形象化這一特點進行教學。首先,教師要通過信息工具為學生展示不同容積的液體,例如一瓶礦泉水、一瓶眼藥水和一桶食用油。然后讓學生自由的猜測不同容積物體有多少升和毫升。通過這樣的方式既建立數學與生活的關系,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習內容。之后,教師要利用信息工具為學生展示兩個不同大小的容器,以直觀的形式讓學生對比哪一個容器的容量更大。最后,教師要通過信息工具為學生展示生活中生與毫升的應用,例如加油站汽車加油時所用的單位為升,在滴眼藥水時所用的單位為毫升。通過信息工具體現教學的直觀性,也為學生建立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進而促進教學的有效開展。
二、通過信息工具整合性提高應用能力
在教學實踐中不難發現小學數學學習內容多為基礎性知識,是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出發的,具有很強的生活性。但是傳統的教學方式具有很強的局限性,導致教學內容僅局限在教材之上,難以實現教學資源的延伸。而通過信息工具的應用,不僅能夠延伸教學內容,還能夠做好資源整合,是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并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基于此,教師要利用信息工具的整合性,開展生活化的教學,使學生能夠在實踐中提高其應用能力。
以《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為例,教師就要充分地運用信息工具進行救援的延伸,并通過自然地整合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首先,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游樂園的視頻,然后以游樂園中的旋轉木馬為課堂導入開展教學,讓學生初步了解圖形的旋轉。之后,教師要以游樂園為背景開展提問教學,例如:“游樂園中跳樓機是做的平移運動嗎?”有的學生回答道:“因為跳樓機是直上直下的運動,所以是平移”,也有的學生回答道:“因為跳樓機的運動不規律,所以不算是平移運動”。教師要引導學生以此為基礎進行探討,既活躍課堂氛圍也提高學生知識的應用能力。最后,教師要利用信息工具做好生活導入,讓學生了解生活中的平移、旋轉以及軸對稱運動。例如為學生播放高速公路上勻速行駛的汽車、生活中門的開合,等并讓學生思考這些都屬于什么運動。通過這樣的方式實現教學資源的整合,也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
三、通過信息工具延伸性實現混合教學
因為傳統的教學方式僅局限在課堂教學之上,雖然良好的課堂氛圍有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把握,但是課堂教學具有很強的空間局限性和實踐局限性。而通過信息工具的延伸性,能夠將課堂教學的范圍延伸到學生的生活當中,并且利用信息技術平臺能夠實現線上與線下的混合教學,是構建立體教學體系和建設現代化教學平臺的關鍵。
以《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為例,首先,教師要根據教學的重點與難點開展針對性地教學,并將教學視頻錄制成微課,然后利用線上平臺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復習與預習。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掌握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夠按照運算順序正確地計算。之后,教師要布置線上的課后作業,讓學生及時地完成線上作業,并對其他學生的作業進行評價。最后,教師要聯合學生,家長,將學生寫作業或者是復習與預習的視頻上傳到線上教學軟件當中。通過這樣的方式構建一個立體的教學體系,也能夠通過線上與線下的混合教學,促進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
綜上所述,教師需要將信息技術作為數學教學嶄新載體,并利用信息工具體現數學教學內涵的關鍵,以更加多元化的方式推動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進一步提高,在推動教育結構的變革的同時也使課程綻放出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陳田剛. 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整合教學探究[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07(No.409):135-136.
[2]孫燕. 小學數學課堂信息技術的有效運用[J]. 學周刊,20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