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振偉
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以及現代科學理論的不斷糾正優化,高中生物教材也進行了相應的改革更新,出版了新人教版教材,并在多個省份推行應用。生物學科是高考的重要內容,對于學生的成長學習而言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本文以新舊教材為對比,針對新教材中更新的內容以及教材的特點進行了研究,以便更好地開展高中生物教學活動。
關鍵詞:新舊教材;高中生物;生物教研;教學策略
引言:
新人教版是在舊教材的基礎上進行了編著和更新,對概念進行了刪減和更換,細節上的名稱與定義進行了明確,教材的實驗材料以及排版插圖等也呈現出了新的面貌。教師需要進行重點把握,研究出更適應當下版本的教學方案。
一、新舊教材視域下,根據理論概念變化調整教學內容
高一生物是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第一階段,也是夯實基礎知識的重要階段。在高一生物中,教材中的內容大多都是之后學習和解題的“理論點”,學生只有掌握了高一的基礎知識概念,才能夠在之后的學習中更好地進行運用,更好地理解深層次的計算思維和邏輯思維。新人教版教材中,必修一、必修二的概念和定義發生了一定的變化,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需要重點關注理論以及科學概念的講解,首先自己要能夠區分新舊教材的不同,才能夠為學生講述正確的知識內容,從而讓學生能夠對生物知識有充分的了解,建立起一定的知識架構,更好地進行后續的學習。
教師在運用新教材版本進行教學時,可以在自己過去的教案基礎上,進行教學內容的更改,以更為直觀的形式去發現新舊教材的不同,體會新教材中所更新的概念的妙處,從而發掘出更好的教學方法。例如在進行必修一課本中的教學時,舊教材中的“藍藻”更名為“藍細菌”,比之前的稱呼更容易記憶和區分,學生在遇到相似的知識或者問題時,也能夠快速解答。而轉運蛋白一課時中,教師根據教材內容進行講解,能夠為學生明確協助擴散的兩種形式,并為學生講明載體蛋白和通道蛋白的具體定義與特殊之處,方便學生進行掌握鞏固。教師在應用新教材講解概念知識時,要摒棄自己過去的習慣用語,并用自己的方法去尋找概念的講解手段,幫助學生理解記憶,讓學生在高一階段夯實基礎,為學生之后的高考乃至科研學習提供助力。
二、新舊教材視域下,根據材料呈現變化培養核心素養
理論知識是教育的基礎內容,也是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基石”,實驗材料則是生物課程的“骨骼”,支撐著學生的知識架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識以及概念原理。新教材中,內容編排上保留了舊教材中的部分實驗,同時也增加了一些新的實驗材料,將教學重點以更為清晰的方式呈現出來,將過去學生常常混淆或者發生記憶錯亂的地方進行了明確講解,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實驗精神,并鼓勵學生進行實驗實踐,增強學生的綜合素養。
教師在應用新教材進行實驗教學時,可以著重對學生的實驗精神和實驗能力進行培養,讓學生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活動進行聯系,并在實際的觀察中形成深刻的記憶。例如在新教材中,實驗材料增加了目的說明以及步驟詳解,將每一個步驟和目的都進行了闡述。教師可以先將實驗目的講解給學生,方便學生更好地了解實驗的原理以及實驗現象背后的意義所在,也能夠讓學生形成連貫的實驗記憶。而后,教師進行實驗的演示,并給予學生時間空間進行實驗的練習。當學生嚴格按照實驗步驟完成實驗,就會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在學習生物知識的時候也會有更高的激情,并將自己參與的實驗過程進行不斷地回想鞏固,方便之后應用或者做題的時候產生記憶遷移。
三、新舊教材視域下,根據書中插圖變化增強家國情懷
與舊教材相比,新教材的“色彩豐富度”更高一點,教材的美觀程度有了較高的提升。新教材中,不同于過去的白紙黑色與枯燥排版,而是選用了彩色的布局和多樣的排版內容,以更符合現代欣賞水平的排版設計為主,在保證學科知識完整性的同時,增加了可觀性,將重難點內容進行了標記區分,有利于學生的學習了解。除此之外,新教材中還插入了豐富的配圖內容,圖片的比例有了提升,圖片內容也更具有科學性和科普性,與理論知識有著較高的匹配度,方便學生查閱記憶。排版的變化以及插圖的更新,在一定程度上象征了我國的科研水平的提高以及我國民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
過去的教育,信奉著“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最終呈現出了老教材版本的編著效果,那已經是當代教育水平的象征,也是我國對教育行業的看重。而如今,國家經濟能力不斷提高,電腦科技已經深入到我們的生活當中,教育行業所接收的資金投入也越來越多,在科普性和嚴謹教育價值的前提下,已經有所余力進行美育教育的滲透,并進行創新性的編排,以科學的排版效果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新課標要求高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兼顧學生的愛國情懷的培養,以及學生科研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的增強,借助于新教材中的排版變化,教師能夠時不時地在課堂中進行穿插教學,在增強課堂趣味性的同時,以教材內容進行拓展,為學生科普國家的歷史進程以及國家對科研力量和教育行業的不斷投入,在潛移默化的氛圍中達到教學目標。
結語:
教材的編著經過了層層研究與把控,新版本的內容更適應于當下的時代需求,也更滿足高中學生核心素養的要求。教師1開展教學時,不僅要將知識講授給學生,還應適當進行拓展,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全面發展的高中生。
參考文獻:
[1] 高洪濤. 網絡在高中生物教師校本教研中的應用[J]. 教苑薈萃,2010(30).
[2] 葉帥君. 校本教研:實現高中生物課堂有效教學的重要途徑[J].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20):191-192. DOI:10.3969/j.issn.2095-3089(x).2013.20.206.
[3] 徐玉送. 情境教學與核心素養培養探討——以桂林市高中生物年度主題教研活動為例[J]. 廣西教育(中等教育),2019(8):75-76,127.
[4] 彭瑜. 淺談新課改下如何提高高中生物教研的有效性[J]. 數碼設計(上),2018(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