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佳
[摘 要]小學語文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在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理解和運用美的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小學語文又是學習語言文字的基礎課程,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古詩詞教學是小學語文的一個重難點。本文以新課標為依據,分析了當前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難點與創新
古詩詞是中國古典文學的瑰寶,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之一,也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和升華,更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精神象征。在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學習語言文字,提高字詞句的理解能力,同時也要培養語感,提升想象力,使他們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地發現美,體會美。因此,教師要重視古詩詞教學,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誦讀技巧并能靈活運用。
一、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現狀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我國教育事業在不斷的完善和發展中,小學語文教學也處在改革創新中。但是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以及社會的需求等原因,當前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教師沒有意識到古詩詞的重要性和價值,不重視對古詩詞的學習;其次,學校不注重對學生進行相關知識的培養;再者,教師自身能力不足,無法給學生一個良好的示范與引導,不能很好地帶領學生去欣賞優秀的作品;最后,部分教師的教學方式單一,缺乏創新,使得課堂枯燥無味,很難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
二、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難點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古詩詞作為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在新的教育形勢下,教師要與時俱進地學習和掌握古詩詞,并將其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以全面提升。當前我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難點主要體現在:
1.語文古詩詞教學難點與課程資源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應與家庭、社會和自然的和諧相處相適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努力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下主動參與古詩詞教學。一些鄉村小學由于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導致小學古詩詞教學相對來說比較困難。針對這個問題提出以下建議:首先,可以組織一些班級之間的比賽活動,比如朗誦、默寫、表演等,讓學生相互間進行交流,促進彼此了解;其次,鼓勵更多的教師去開發新的教案,為更好地開展古詩詞教學提供更多的素材;最后,積極引導其他教師挖掘新的教材,為教學服務。總而言之,要想培養出優秀的語文人才,不僅需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還離不開良好的教育資源的支持與投入。
2.語文古詩詞教學難點與實施
首先,教師要有正確的教學觀,在課堂上不能只重視知識的傳授和成績的提高而忽略了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和人文素養的提升;其次,在教學過程中要因材施教,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及學習能力的差異性,選擇適合他們的古詩詞,讓其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并以此來激發起其自主探究的積極性;最后,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指導與監督,及時發現問題,并給予指正,使古詩詞教學能夠順利開展。
3.語文古詩詞教學難點與創新實踐
語文古詩詞教學的難點在于學生的理解和創新能力的不足以及教師的教法與策略的不科學。首先,由于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對古詩詞的學習也不夠全面,再加上傳統的教育方式,使得很多小學語文教師都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對學生的啟發和引導,導致授課效果不理想;其次,一部分教師沒有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授課方法,而是一味地進行題海戰術,只是為了應對考試而做題,從而使學生的思維受到限制,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識。再次,大部分學校在課后并不會安排一些相關的實踐活動,也很少組織一些比賽,造成許多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影響到小學語文教學的整體質量。
三、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創新方法
對于小學語文教師來說,教學創新是一個永恒不變的話題,也是語文學科的重要研究課題。在新課程標準中,提出要“以學生發展為本”“注重課堂實踐”“激發創造活力,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等一系列要求,這些都體現了古詩詞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由于歷史的原因和現實的需要等多種因素,我國教育的改革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尤其是對傳統的應試模式的沖擊較大,導致許多教師將自己的重心放在了考試上,忽略了對學生進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以及對古詩詞的欣賞與鑒賞。因此,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應積極探索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方法與策略。
1.在課堂中激發興趣
學生的思維還處于具體形象的階段和不成熟的狀態中,在學習古詩詞時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教師要引導學生去克服這些問題,讓他們自己去解決問題,而不是直接告訴他答案。比如,在教授《游子吟》一課時,可以先給學生講解一下詩歌的意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讓大家一起朗讀,并要求每個小組代表展示自己的感受與感觸。這樣一來,既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又能使全班同學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一個點上,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再如,在講授《游子吟》時可通過多媒體,用優美的畫面向全班學生介紹這首詩的意境,加深對該詩的印象和理解。
2.創新教學方法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的引導與啟發,讓他們能夠自主學習,并能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比如,在教學的初始階段,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使其積極參與到古詩詞的探究活動中,提高其自信心;在教學期間,注意對問題的設計和分析,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拓展,同時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對于一些比較抽象的內容或者是主題,需要教師適當介入,發揮教師在學生學習中的指導作用;師生之間的互動不僅能活躍氣氛,還能促進師生間的良好溝通。只有把這幾方面有機結合起來,創新教學方法,才能有效提升小學語文的誦讀質量。
3.語文古詩詞教學難點及創新訓練
比如,關于教學內容的難度。古詩詞教學的難點在于其知識面的廣度,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多看一些有關于古詩詞的資料和報刊,讓他們自己去讀,去體會其中的含義和情感,然后再進行思考。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對閱讀的熱情與信心。關于教學方法的多樣化。傳統的教育方式是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這種單一的模式往往會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而創新的教學方法則是將多種多樣的形式相結合,如小組討論、自主創編等,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師生的互動交流,也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想象力。《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要努力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科學文化素質和審美情趣,使他們初步具備一定的語文素養。”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重視對學生的人文性的培養和引導,使其能夠更好理解古詩詞的內涵以及表達的情感態度。一是要讓學生了解中國的歷史、民族的傳統和風土人情,從小就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為以后的學習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二是通過對古詩詞的鑒賞,讓更多的人可以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激發出更多的愛國精神;三是在課堂上,教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優秀的課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其全身心投入到詩歌的意境之中,提升自己的文學修養。總之,要從多方面來分析小學語文的教學難點,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來解決。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國家也加大了對人文藝術的投入力度,尤其是對于青少年的文化素養的培育上。從這種角度來看,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的需求和要求,需要教師重新審視以往的教學方式,創新教學方法,讓課堂更加生動有趣,讓學生更主動地去學習,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孫麗華.古詩詞教學在小學語文中的創新與應用[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8,(11).
[2]鐘燕.淺談小學語文新課改背景下的古詩詞教學的創新策略[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20,(02).
(責任編輯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