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麗珠
摘 要:任何一項教育工作的本質目標都是讓學生在日后學習和工作中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也就是將知識應用到現實情景當中。因此,在情景教學模式下講授知識極其必要,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還能為后續運用奠定堅實基礎。文章立足于此,從生活化角度出發,圍繞如何在小學英語教育工作中落實情景教學展開分析并提出轉變觀念為先、注意觀察生活、還原生活情景等策略,以供同仁參考之用。
關鍵詞:生活化理念;小學英語;情景教學;實踐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8-014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8.073
一直以來,在基礎課程教育體系結構當中,英語都占據著不可動搖的一席之地,并伴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和社會的進步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已然成為小學教育工作中備受重視的一門學科。與此同時,新課改還提出了“讓教學貼近生活”的教育理念,強調教師在新的人才培養環境中應借助生活化教學手段和情景教學方式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造出一個融學習與實踐為一體的學習環境,以便更好地促進他們成長。因此,從現存問題出發探究“如何創設生活化的小學英語教學活動”迫在眉睫。
一、傳統教學難題和生活化小學英語情景教學優勢
由于長時間處于中式生活環境中,缺乏在生活中了解并運用英語的機會,小學生在傳統學習模式下經常會出現運用中式思維理解英語的表現,進而無法對英語內容形成正確理解。久而久之,他們產生了消極學習體驗,逐漸降低了學習興趣。而構建生活化情景教學,不斷在生活中向學生滲透英語信息,可以在無形中實現對其思維的培養,讓他們形成一定英語思維。如此,運用英式思維理解英語,逐漸在思考中發現英語的樂趣和英語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學生的學習興趣必然會大幅提高。隨著興趣的提高和思維的發展,學生學習積極性會得到增強以及學習效率、學習質量也會得到優化。
二、生活化小學英語情景教學策略
(一)注意觀察生活,主動尋找英語學習元素
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學習的所有知識,都能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原型,這是新課標之所以會對教師提出“創設生活情景以更好地支持教育工作”要求的原因。換言之,知識源于生活,不斷觀察生活并從中尋找與所學知識有關的信息,能夠幫助學生更迅速地掌握相關內容,同時還可以讓他們在明確生活與知識的緊密聯系的基礎上意識到學習該部分內容的重要意義,形成對于該項學習活動的深層熱愛和積極參與態度。這也就意味著,通過創設生活化的小學英語情景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探究英語知識。教師還可以培養學生注意觀察生活的習慣,引導他們在生活情景中尋找英語元素,如道路指示牌中的英語、進口食品上的英文包裝等[1]。如此,在真實的生活情景中發現英語的存在痕跡,并將對相關內容產生的疑問帶到課堂之上,與教師一同討論問題,學生不僅可以提高發現英語和思考的能力,還能豐富自身知識體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因發現了學英語的重要意義而增強學習動力。而無論是上述哪一項改變,都能促進他們在英語學習范疇的積極成長。
(二)創設導入情景,促進學生進入學習狀態
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活動大多數時候都是在課堂上完成的,也就意味著,想要讓生活化情景教學取得更理想的效果,必須重視對于課堂活動的設計,尤其是新知導入環節的情景創設。通過合理的情景引導,讓學生在正式探究知識之前對新知形成一定了解和認識,能夠幫助他們變“陌生”為“熟悉”,進而使其在短時間內迅速進入學習狀態。而過往的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之所以會出現效率低下、質量不高的情況,與缺乏有效的課前導入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一些教師并未在導入環節創設情景,只是在課堂上直接帶領學生在更深層次的情景中探索知識。如此,學生與知識之間依舊存在著一定“陌生感”,以至于他們無法很好地理解相關內容。因此,在新的模式下,教師在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景時,一定要注意對于導入情景的創設,借助學生熟悉的生活元素,通過多媒體等工具將新知以簡單明了、趣味生動的生活化形態展示出來,引導學生觀察并感受。這樣一來,提前明確了“接下來要學什么”,學生的準備更加充分,他們自然會在之后有更加突出的表現。
(三)圍繞生活提問,借助問題情景引導思考
以問答為主的課堂互動一直以來都是活躍教學與學習氛圍的有效手段,也是促進學生理解知識、深入掌握所學內容的關鍵工具。學生圍繞教師提出的問題展開思考的過程,本質上來說就是一個深入學習知識的過程,既能活躍他們的英語思維,又能加深他們對于所學內容的理解和記憶。尤其是在回答出正確答案之后,學生會建立起更加堅定的學習自信,這可以使他們在日后有更加積極的學習表現和收獲[2]。因此,我們有充分的理由認為,創設生活化的問題情景是新模式下小學英語教師必須要完成的一項工作。教師可以結合自身對于教材知識的分析和學生學習情況的掌握,在生活中尋找能夠支持提問的英語元素,并在課堂上將其以問題的形式提出。如此,生活化元素的融合在無形中降低了學生理解問題的難度,學生可以結合在生活情景中經歷相關事件的具體經驗思考問題,這也能讓他們更迅速地發現答案并更準確地用英語將答案表達出來。
(四)設計討論話題,深入創設生生互動情景
雖然問答能夠起到一定促進學生學習知識的作用,但為營造更加輕松的生活化、情景化英語學習氛圍,設計生生互動話題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傳統的教育環境中,由于教師受“應試”思維影響過多,往往會將自身視為教學活動的“主導者”,他們經常會從自身觀點出發設計生活化問題、創設情景,致使問題情景與學生水平極不相符,嚴重阻礙了學生對知識的思考,甚至打擊了他們的學習自信。最終,學生會出現“不再愿積極參與師生問答互動”的消極表現,而設計“生生互動討論話題”可以解決上述問題。教師可以從生活實際和學生的興趣指向出發,綜合設計適合他們獨立討論的英語問題并在課堂基礎教學結束后拋出,鼓勵學生相互討論。這樣一來,在同齡人面前放下“怕說不好”“怕說錯”的戒備,課堂互動氛圍更加輕松,學生可以圍繞生活化英語話題展開更“自由”的討論,其學習效果也會在熱烈的討論中得到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