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飛敏
摘 要:音樂伴隨人的一生,初中階段是學生音樂學習承上啟下的一個關鍵階段。我們要想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效率,首先應該把握好學生對音樂課堂教學的認知基礎以及需求,摸清學生認知能力發展規律,才能有針對性教學,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立足于初中音樂教學,重點分析了學生認知基礎及需求,探討如何以學生認知基礎及需要為前提的初中音樂教學落腳點、具體教學措施,以增強初中學生音樂學習興趣,提高初中音樂教學效率,為提高學生音樂素養奠定基礎。
關鍵詞:初中音樂;認知基礎;需求;教學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23-0109-02
【Abstract】Music is accompanied by people's life,junior high school stage is a key stage of students' music learn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tudents' learning music,we should first grasp the cognitive basis and needs of students in music classroom teaching,find out the law of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ognitive ability,so as to have targeted teaching and achieve twice the result with half the effort. Based on the music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students' cognitive foundation and needs,and discusses how to take the students' cognitive foundation and needs as the premise of junior high school music teaching foothold and concrete teaching measures to enhanc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music learning.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music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improving students' music literacy.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music;Cognitive basis;Demand;Teaching measures
初中音樂教學既要教給學生音樂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也要鼓勵學生參與音樂創作。同時,音樂教師也要注重引導學生體驗、模仿、探究、合作,以此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提高學生音樂審美能力,陶冶學生高尚情操,這是初中音樂課程的基本要求,也是培養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基本需要。如何更好地實現這樣的目的?筆者以為,剝繁返簡,最基本的要從摸清初中學生的音樂認知基礎和需求做起,方可備好“人”,上好課。
1.初中學生對音樂的認知基礎及需求
初中學生對音樂的認知基礎及需求主要應該包含哪些方面呢?結合音樂理論學習以及個人教學經驗來看,筆者以為,主要包括“音樂感知覺”、“音樂記憶與思維”、“音樂與感情”、“音樂實踐心理”等。
“音樂感知覺”,主要指學生對音樂的感覺、知覺、聯覺、錯覺、統覺、幻覺等多重感官感知。音樂感知能力是學生進行音樂鑒賞的必備能力,是學生學好音樂的重要認知基礎,也是學生自身發展音樂素養的內在需求。只有學生具備良好的音樂感覺知覺以及聯覺能力等,才能正確對音樂進行鑒賞和創造。初中階段學生的已經儲備了一定的音樂基礎知識,同時也有相應的生活閱歷,對音樂的感知能力也有所發展。但學生這種感知能力大多是基于學生的生活經驗,簡單地從音樂情感的角度進行表層次感知的。只有少部分有參加課外音樂特長訓練的學生才會有較高的專業感知覺及相關能力。
“音樂記憶與思維”,是建立在學生具備音樂感知覺基礎上的,是學生對音樂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以后,能夠記憶和理解音樂的過程。只有學生懂得結合自我認知來理解音樂,才能有機會創造音樂。因此,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我們需要重點培養學生音樂思維,尤其是音樂創造思維。
“音樂與感情”,人類的感情與音樂情感之間是密切相關的,比如音樂情感與現實情感,音樂情感與審美體驗,這是都是息息相關的。情感體驗是音樂審美心理的必然要求。這一認知基礎要求廣大音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音樂興趣,讓學生喜歡音樂,產生正能量情感,進而自己主動參與音樂學習活動以及音樂創造活動,幫助學生形成音樂與人的良性情感互動循環。
“音樂實踐心理”,主要包括音樂創作心理、音樂表演心理、音樂欣賞心理等。比如學生在欣賞、表演、創作過程中的心理感受、心理特點,這些既會影響學生音樂學習積極性,也會影響學生音樂學習效率。鑒于初中生特殊的身心特點,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我們應積極關注學生心理變化,結合學生心理特點以及身心發展規律,創新教學方法,為學生創造一個和諧、自由的音樂學習空間,帶給學生更好的音樂實踐心理體驗。
2.基于學生音樂認知基礎及需求的初中音樂課堂教學落腳點
(1)積累理論知識
學生音樂認知基礎及發展需求都是從學生了解音樂,掌握音樂基礎理論知識之上發展而來的。正確了解并且掌握樂理基礎知識,才能對音樂做出正確的感知、鑒賞以及創造。無論是對作品的稍深層次理解,或是更高層次的改編、作詞還是作曲,都需要學生具備扎實的樂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