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玲
摘 要:小學音樂課作為比較重要的一門課,不但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而且能夠減少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負擔,達到緩解學生壓力的重要目標。小學音樂教學中合唱屬于比較重要的內容。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提高合唱教學質量,為提高小學音樂合唱教學有效性打好堅實的基礎。所以,文章通過介紹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重要性,分析小學合唱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提出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音樂;合唱教學;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22-0123-02
小學音樂教學作為基礎教育中比較重要的一門科目,在培養(yǎng)學生音樂感知力,提高學生審美素養(yǎng)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學音樂教學中合唱教學屬于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可以激起小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學生勇敢唱歌的自信心,還能充分挖掘出小學生的音樂潛能。可傳統(tǒng)合唱教學中問題非常多,教學方式單一,音樂教師素養(yǎng)參差不齊,還有些學校的音樂課由其他教師兼任,直接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充分發(fā)揮出合唱教學的作用。這就需要小學音樂教師深入探尋有效的合唱教學策略,提高合唱教學效率。
1.小學音樂課堂中合唱教學的重要性
合唱教學作為小學音樂課堂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在實現(xiàn)小學音樂教學目標上發(fā)揮出非常大的作用。而小學音樂課堂當中合唱教學的重要性具體包含下面幾點:首先,激發(fā)學生音樂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樂感;其次,提高學生審美水平,培養(yǎng)學生綜合音樂素養(yǎng)。小學音樂課堂中合唱教學能良好的培養(yǎng)出高素質學生。隨著現(xiàn)如今不斷增多的合唱表演曲目,小學音樂教師要深入研究出良好有效的合唱教學方法,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及時更新教學觀念,增強學生總體音樂水平。
2.小學合唱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1)合唱教學方法較單一
從當前各個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現(xiàn)實情況可以了解到,教師所運用的教學方法較單一。教師在合唱教學中,為了能夠給學生傳遞音符、節(jié)拍等有關音樂知識,教師始終采用傳統(tǒng)滯后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們重復合唱某首歌。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們機械式地進行合唱,無法深入體驗到音樂學習的樂趣,無法提起學生的學習欲望,不能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導致合唱教學效果并不樂觀。長久下去,會容易讓學生出現(xiàn)厭倦的態(tài)度,直接對小學音樂教學產生嚴重的影響。
(2)未充分重視合唱教學
小學音樂合唱教學過程中,教師未能深刻意識到合唱教學的重要性,大部分音樂教師將音樂合唱教學當成大型活動,認為只會耗費學生上課時間,從內心排斥合唱教學。音樂教師將合唱教學當作學生掌握基礎合唱知識的平臺,未能充分重視合唱教學的發(fā)展。
(3)學生合唱基礎薄弱
小學生接受音樂知識的能力低。在幼兒時期接受音樂教育的學生較少。所以小學音樂教師在合唱教學中,大部分是引導學生欣賞音樂,極少數(shù)為學生介紹音樂知識,這樣雖然可以確保學習進度,可會直接影響學生的音樂合唱水平,造成學生合唱基礎薄弱,對未來學習產生影響。
3.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有效策略
(1)運用豐富的合唱教學方法
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關鍵點在于學生能夠合理掌握好不同聲部間配合、控制氣息、音準的方法,這需要小學音樂教師在合唱教學當中,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結合合唱教學知識點的特點,利用豐富的合唱教學方法。從而充分展示出合唱教學的多元化,充分滿足學生多元化的發(fā)展需要。
第一,樂器演奏搭配合唱。
好的合唱作品需要經(jīng)過反復多次的練習,針對小學生來講,重復的練習會讓他們覺得乏味無聊。教師為了可以讓學生在合唱中保持持久的新鮮感,在合唱教學當中引入樂器演奏,讓合唱教學變得充滿趣味性,集中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們更愿意參與到合唱練習中來。另外,在合唱教學中融入樂器演奏,學生在進行合唱時配上樂器演奏,結合合唱的總體節(jié)奏性,給小學生合唱水平的提高帶來一定的助力,增強小學生的合唱訓練效果。堅持下去,將會不斷提高小學生的合唱能力,加強學生的合唱自信心。小學合唱教學中加入樂器演奏變成了一種提升學生間凝聚力的重要方式,在合唱當中融入樂器演奏,師生一同研究應該如何將樂器配合合唱才能變得更加順利。整個過程中,更好的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欲望,促使學生認識到為了實現(xiàn)相同的一個目標需要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更好的實現(xiàn)學習目標。比如,合唱《國旗國旗真美麗》這一首歌的過程中,教師在合唱當中融入鋼琴演奏,利用鋼琴演奏曲讓這首歌變得更具沖擊力,從而幫助學生提高合唱水平。另外,學生合唱《快樂的孩子愛唱歌》這首歌時,將豎笛這個樂器引入。因為這首歌曲較為簡單,教師利用分聲部自學的方法,讓學生利用小組合作方法獨立自主學習歌曲的旋律。剛一開始時,教師要讓學生自己進行哼唱,通過分組指導學生掌握學生的不足,讓每一個小組派出一名學生運用豎笛來吹奏旋律,其他學生進行跟著演唱,獲得良好的效果。這樣一來,通過樂器配合學生合唱,促使學生良好的對樂譜進行記憶,掌握好歌曲的旋律,進而提高合唱教學效率。
第二,利用網(wǎng)絡媒體技術教學。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目標中包含培養(yǎng)學生音樂鑒賞力,變成培養(yǎng)學生音樂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因素之一。新時代在教育、生活領域中運用計算機技術,通過將網(wǎng)絡媒體技術教學融入到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中,為合唱教學提供巨大的幫助。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當中,教師要發(fā)揮出網(wǎng)絡媒體技術的輔助作用,給學生們呈現(xiàn)出與合唱內容緊密有關的圖片、視頻等,促使學生們認真觀看,仔細聆聽,提高學生鑒賞音樂的能力。通過聆聽不同類型的音樂,加強學生認識與理解合唱曲目的深度,掌握合唱曲目中的音樂表現(xiàn)方法,感受到音樂的魅力,體會到音樂的美。
第三,輪唱教學方法。
小學音樂合唱教學過程中運用輪唱教學方法是一種比較重要的音樂教學方法。在表演中學生們們合唱的曲目相同,可演唱順序不一樣,需要在合唱中獲取一種持續(xù)不斷、此起彼伏的效果。針對輪唱的順序排列,也擁有多種不同的方式,比如第一聲部率先演唱兩個小節(jié),當?shù)谝宦暡垦莩降谌齻€小節(jié)時,第二聲部一同演唱,保持相同的速度和節(jié)奏一直到音樂作品演唱結束,這屬于比較典型的輪唱方法。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中要從比較簡單的輪唱入手,慢慢演變?yōu)槎鄻踊暮铣问健]喅幸匾暤接胁糠謱W生會大聲喊唱,教師要正確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歌唱方法,保持輕柔的聲音來演唱,在輪唱當中,注重不同聲部間的和諧,確保音樂作品的完整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