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男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作為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在大學生群體中傳播的重要橋梁。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素質能力,直接關系大學生“三觀”的構建,是引導大學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的關鍵。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意識形態宣傳和建設的主陣地,是新時代宣傳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主渠道,是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武器,是發揮育人功能的重要載體。本文研究獨立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素質能力,以便更好地培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推動獨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實施,擔當好大學生的引路人。
關鍵詞: 獨立學院? ?思想政治理論課? ?教師素質
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政課的意見》指出:“提高高等學校思政課教育教學質量和水平,關鍵在教師。”[1]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教師是承擔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利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的重要中堅力量。思政課教師的素質關系著思政課教育教學質量和水平,關系著大學生“三觀”的構建,是引導大學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的關鍵。獨立學院思政課教師的素質備受關注,因此,對思政課教師素質能力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一、一些獨立學院思政課教師素質的狀況
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將思政課教師的主體素質歸結為:思想政治素質、道德素質、文化素質、能力素質和科研素質[2]。近年來,國家宣傳部、教育部陸續出臺了一系列關于加強思政課教育教學的相關文件,思政課教師素質總體上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提升。大多數思政課教師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樹牢“四個意識”,增強“四個自信”,積極踐行“六個要”“八個相統一”。然而,由于藝術類獨立學院的特殊性,思政課教師之間的素質差異較大。主要表現為:
1.政治素質過硬,但缺乏政治為主導的知識結構和能力。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指出:“要大力提高高校教師隊伍思想政治素質。”[3]近年來,在全國大思政建設背景下,獨立學院高度強調加強思政課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思想理論上,以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為指引,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教師的頭腦,加強思想理論學習;在實踐上,定期舉行思政調研和研討,加強對思政課教師的專業培訓和考察,提高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另外,獨立學院思政課教師能及時捕捉到黨中央、國務院、宣傳部、教育部等發布的重要信息,并能將所捕捉到的信息快速傳遞給大學生。面對復雜的國際形勢,思政課教師能保持高度的判斷力和辨別力,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在政治立場和原則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然而,由于獨立學院思政課教師學識背景的差異性,導致在思政課教育教學中難以形成以政治為主導的知識結構,就課講課或者就自己擅長的領域無限發揮的現象司空見慣。
2.專業素質差異較大,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不足。
近年來高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隨之不斷壯大。獨立學院由于特殊性,雖然在思政課教師的聘用上采取專兼職相結合,但由于教師專業背景各異,在教師隊伍中,接受全日制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占比不足,為了滿足學校教學的要求,有些非思政教育專業畢業的教師加入思政課教學中,導致思政課教師在知識結構方面差異較大。對于思政課的理解和把握存在不足,導致教學質量和水平懸殊。加之,由于教師之間專業素質差異較大,部分教師對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理解和把握匱乏,在授課中觀點不明確,概念模糊,照本宣科,難以將理論與現實、國內外重大熱點問題相結合,空洞說教,單一化教學,課堂教學缺乏活力,難以將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精髓真正傳播給學生,難以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
3.政治情懷深厚,但國際視野狹窄。
習近平同志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思政課老師情懷要深,保持家國情懷,心里裝著國家和民族。”[4]獨立學院思政課教師擁有深厚的政治情懷,對國家和民族擁有深厚的情感,能夠將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與教書育人的神圣使命緊密結合,扎根于教育事業,做到“利于國者愛之,害于國者惡之”[5]。但由于獨立學院思政課教師的受教育程度和專業背景相差較大,一些教師主要以政治學科專業為主體,較少接受國際關系理論的學習,國際視野狹窄,世界情懷不深,僅限于將自身了解和把握的理論傳播給學生,難以結合課程理論和實踐進行中外比較和融合,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世界故事。在教育教學中,難以運用世界的眼光教育學生,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
4.科研與教學脫鉤,科研素質弱化呈上升趨勢。
錢偉長院士說:“大學必須拆除教學與科研之間的高墻,教學沒有科研做底蘊,就是一種沒有觀點的教育,沒有靈魂的教育。”[6]科研是教學的“源頭活水”,教學是科研成果轉化的重要途徑之一。思政課教師對思政熱點和焦點問題的關注和研究,將最前沿的學術研究成果應用到思政課堂教學中,將原有課程知識與最新研究內容、動態、成果之間的“斷層”接縫,增強課堂教學的吸引力。然而,獨立學院一些思政課教師存在科研與教學脫鉤的現象。思政課教師善于發揮專業優勢,忽視教學與科研的有效結合,或者難以找到教學與科研的契合點,科研能力弱,長此以往,教師難以將最前沿的學術研究成果充實到課堂中,課堂缺乏吸引力。另外,部分教師在科研方面閉門造車,科研成果零星狀態,難以支撐教學理論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難以讓學生真正做到真信、真懂、真學,難以筑牢馬克思主義理論理論陣地。
二、獨立學院思政課教師素質建設和提升的必要性
思政課在獨立學院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是加強和鞏固馬克思主義理論在獨立學院意識形態領域的重要保障。獨立學院思政課教師需要以學校實際為基礎,在思想政治素質、道德素質、文化素質、能力素質和科研素質等方面勤練內功,把馬克思主義理論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時代主題、思政熱點等相結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高素質能力。良好的教師素質對加強和改進獨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思政課教師的素質建設和提升,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基石,關系意識形態的鞏固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
1.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落實立德樹人的需要。
習近平同志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指出:“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4]大學生是國家未來的希望,是國家的棟梁,青年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問題需要能講好思政課的教師,引導他們樹立正確價值觀念和價值取向,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思想鑄魂育人,將愛國主義情懷貫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終,幫助和引導大學生增強四個自信,樹牢四個意識。思政課教師的素質能力,是直接影響立德樹人實效性,影響思政課建設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一步,是彰顯獨立學院軟實力的一面鏡子。
2.實現思政育人,培養全方位多能力高素質人才的需要。
思政視域下,教什么樣的書,怎樣教書,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的問題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永恒課題和終身任務。思政課教師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引路人,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作俑者,思政課教師的素質至關重要。獨立學院由于學校的辦學性質和學科專業設置方面有別于其他公辦學院,對思政課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嚴峻的挑戰。不僅需要德才兼備、素質優良的教師隊伍,還需要理想信念堅定、職業能力高超的思政課教師,迎合獨立學院的辦學特色,迎合大學生人才培養的需要,迎合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就業能力、創業能力,培養全方位、多能力、技能高超、思想遠大、意志堅定的高素質人才,推動思政教育事業穩定、持續向前發展,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服務。
3.提高自我價值,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的需要。
思政課所包含的五門課程,從政策的頒布到落地實施,從課程的設置到教學體系的形成,從教學內容到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提升,從教師的教到學生的學,各個環節緊密相扣,是全國所有課程中受黨中央、國務院、教育部、宣傳部等關注度最高的課程。要強國必須強思政教育,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是宣傳和鞏固主流意識形態的搖籃,是貫徹和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政策的堡壘。思政課教師必須在政治、道德、理論、科研、教學等方面不斷提高素質,更好地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內化為看家本領,提高教書育人的價值,使之講透、講深、講實,外化為大學生優良素質的源頭活水。讓大學生從中了解和把握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培養大學生愛國、愛黨、愛社會的優良品質,為獨立學院思政課守正創新奠定基礎。
4.提高思政課教學實效性,充分發揮思政育人主渠道作用的需要。
獨立學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徑之一是充分利用思政課,發揮思政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因此,思政課教師要站穩講臺,守住馬克思主義理論陣地,僅靠專業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獨立學院的學生在諸多方面有自身的特征,思政課教師應該結合獨立學院學生的實際進行教學,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魅力的展現是檢測和評價思政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有利舉措。因此,思政課教師需要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素質、道德素質、文化素質、科研素質,不斷提高教學能力、創新能力、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為思政課堂注入新的活力,增強思政課的實效性。
三、獨立學院提高思政課教師素質的幾個維度
獨立學院思政課教師由于專業背景復雜,教師間的素質差異較大。思政課教師要想理直氣壯地講好思政課,站穩思政講臺,扎根思政教育事業,必須不斷提高素質,具備過硬的政治素質、淵博的理論素質、廣博的文化素養和視野、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質及強大的科研能力和較高的教學水平。這需要思政課教師努力從政治、專業文化、思想道德、教學與科研等四個維度提高素質,增強課堂教學活力和實效性。
1.將“六個要”厚植于思政課教學中,提高思想政治素質。
習近平同志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對全國思政課教師提出了“六個要”的要求: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8]。這是思政課教師上好思政課的前提和基礎,也是思政課教師提高思想政治素質的必然要求。思政課教師應具備堅定的理想信念,堅定的政治立場和原則,面對挑戰和困難,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和敏銳的辨別力;心系國家、民族、社會、教育,將愛國主義情懷、家國情懷融入思政課堂教學中;關注國內外時事,關注思政熱點和焦點,關注教育重點和難點,以新的知識視野、國際視野吸引學生;嚴格要求自己和學生,做到“三講”,講政治、講紀律、講規矩,用淵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高超的專業學識和強大的人格魅力、教學魅力感染學生,增強學生的獲得感,提高思政課教學的有效性和實效性,讓思政課成為真正的“金課”。
2.勤學修煉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深厚內功,提高專業文化素質。
高校是理論的天堂,思政課理論博大精深,具有巨大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魅力和深厚的理論性,這決定了思政課教師必須具備淵博的理論素質和廣博的文化素養和視野。然而,獨立學院思政課教師專業背景多而雜,部分教師雖然是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但專業知識淺薄,理論功底不深,博士研究生畢業在獨立學院從事思政教育的基本處于零星狀態;部分教師是非思政教育專業,從未接受過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難以系統而全面地講授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巨大理論魅力和豐富內涵講授給學生。獨立學院的思政課教師必須勤學修煉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深厚內功,全面系統學習和把握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科學社會主義,深刻領悟和鉆研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和精華,了解和把握思政研究的焦點和熱點。另外,思政課教師還要系統學習共產黨史、中國近現代史,把握共產黨的歷史發展脈絡,了解中國的國情和當今的國際形勢。思政課教師只有不斷增強看家本領,提高專業文化素質,擁有深厚的理論功底,才能理直氣壯地講好思政課,站穩思政講臺,扎根思政教育事業。
3.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提高思想道德素質。
在多元化背景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大學生樹立正確“三觀”的航標,思政課教師應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提高思想道德素質。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指出:“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3]在獨立學院思政課教學中,教師應該不斷加強道德教育和實踐,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思政課程教學的始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大學生的意識形態,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堅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引領社會主義思想的導向作用,內化為教師和學生的主流價值追求。
4.教學與科研相結合,提高科研素質。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46號文件指出:“思政課教師應當加強教學研究。堅持以思政課教學為核心的科研導向,緊緊圍繞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內涵開展科研。”[7]科研是獨立學院思政課教師的短板,科研成果較少,且與教學脫鉤。思政課教師應該在教學能力和科研素質的提升方面下足功夫,圍繞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以教學為科研導向,以科研促教學,深入研究思政課教學方法和模式、研究思政熱點和難點問題、研究時勢焦點,研究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等,與時俱進地更新知識儲備,將最前沿的學術成果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增強課堂教學的吸引力,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提高科研能力和素質。
四、結語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是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在大學生群體中傳播的重要橋梁,思政課教師必須將“六個要”厚植于思政課教學中,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勤學修煉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深厚內功,提高專業文化素質;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提高思想道德素質;教學與科研相結合,提高科研素質。以高素質、多能力、全方位、寬視野、新思維的思政課教師形象,用淵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高超的專業學識及強大的人格魅力、教學魅力感染學生,調動學生學習思政課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強學生的獲得感,提高思政課教學的有效性和實效性,讓思政課成為真正的“金課”。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宣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政課的意見[Z].教社政〔2005〕5號,2005-02-07.
[2]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Z].教社科〔2008〕5號,2008-09-05.
[3]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Z].2015-01-19.
[4]習近平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EB/OL].中國政府網:http: //www.gov.cn/xinwen/2019-03/18/content_5374831.htm.
[5]每日一習話:“利于國者愛之,害于國者惡之”[EB/OL].央廣網: http: //news.cnr.cn/native/gd/20190331/t201903 31_524561591.shtml.
[6]錢偉長.錢偉長院士論教學與科研關系[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2).
[7]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46號《新時代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規定》[EB/OL].中國政府網: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0/content_5509718.htm.
基金:云南省教育廳科研基金項目《獨立院校藝術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創新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20J1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