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政府與民眾來講,公共管理存在一定的藝術價值,公共管理的藝術價值主要是借助公共管理的方式表現的。因此,只有不斷對公共管理中的藝術形象進行完美塑造,才能展現藝術價值。
關鍵詞:公共管理;藝術價值;提升策略
中圖分類號:D6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1)15-0-02
公共管理就是對公共事務進行管理,并展現出一定的藝術價值,藝術價值主要表現在外在形象、行為以及精神上。公共管理能維持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從而展現出藝術價值。
1 公共管理藝術價值的定義
1.1 管理人員的素養
公共部門與私營部門都會推動社會發展,而且兩者沒有明顯的界線,在管理的過程中存在一些相似之處。因此,對私營部門的管理也應該給予關注,看其是否體現出了藝術性,并從私營部門藝術管理過程中提取科學合理的部分運用到公共管理中。公共管理的藝術性主要體現在管理人員的素養上。管理人員對公共事務進行專業化管理,呈現出廣泛性與深入性的特征。管理者在對公共事務進行管理時應該注意分寸,不斷提高藝術水平。對以往的管理進行評價,主要表現在門難進、臉難看的管理手段上。因此,公共管理的問題主要還是體現在藝術性上,藝術性管理對公共管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管理的過程中應該體現出藝術性,解決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1]。
1.2 強化政府服務效果
公共管理的藝術性還表現在提高政府的服務水平上,只有進行藝術性管理才能優化服務形象。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群眾對管理者的期望越來越高,對公共管理的藝術性要求也相應提高。評價公共管理的標準與以往存在差異,效果、質量、人性化等方面都成為評價公共管理的指標。管理者在進行公共管理時應該體現出藝術性,推動公共管理工作順利實施,強化政府服務效果[2]。
2 公共管理藝術價值的展現
2.1 外在形象
藝術在傳統的表現手段中,如在繪畫、雕塑中都呈現出一種永恒的特點——形式。形式與特定的形狀存在一定的關聯,如彎曲的線條、球形等。無論是自然界,還是社會中的人造物,形式美都會以特殊的風格展現,如蜂房、動物群、建筑物、人體造型等。藝術價值外在形象追求內在價值。公共管理的藝術價值主要可以借助人員的形象和建筑物的特點表現。建筑物的外部特點可以展現出公共管理的藝術價值,政府建筑物的風格可以展現出政府的內涵。管理者的衣著、行為舉止以及辦事效果都可以展現出藝術價值,讓民眾看到其良好的形象。
展現公共管理藝術價值的形式是多元化的,不僅展現在行為上,還展現在言語上,涉及具體形式,如便民設備、公共建筑等。多種方式的建筑美可以加深人們的印象,公共管理的藝術性可以借助具體的形式展現出來[3]。政府的建筑物與其他建筑物在功能方面是不同的,但構造存在相似之處,外觀與公共管理的藝術價值有緊密的關聯。公共管理的藝術價值主要表現在建筑物的外觀、結構以及人員形象上。公共管理建筑物的外觀與藝術價值有非常緊密的關聯,獨特的建筑風格可以傳達出政府的藝術形象,如美國白宮將立法機關、行政機關與司法機關分別設計,表現三權分立,可以讓人感受到莊嚴穩重的藝術美。建筑物的藝術價值與政府的形象存在一定的關聯。
在結構設計上,如果組織結構中的管理者都可以專業、有創造性且充滿熱情地工作,那么這個組織結構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展現出藝術美。如果組織結構能夠激勵員工具備企業家的觀念或者行為,那么每個員工都可能成為企業家;相反,如果組織結構激勵員工奉行官僚主義,那么企業中的每個人都可能奉行官僚主義。這種激勵企業家的結構可以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展現出藝術美。在人員形象上,管理者的外部形象可以展現出公共管理的藝術價值,從而讓群眾感受到藝術美。
2.2 行為表現
公共管理的藝術價值可以展現在日常生活中,管理人員在管理的過程中應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在承擔自身職責的過程中展現出藝術美學價值。管理者應在行政行為中恪守文明規則,用傳統美德約束自己的行為,從而在行為表現中展現出藝術價值。公共管理的藝術價值還展現在辦公與執法的過程中。管理人員應該時刻嚴格要求自己,端正自己的辦公態度,在執行公務的過程中,做到文明執法,并對群眾表現出應有的尊重,滿足群眾的合理需求,并努力讓自己的行為得到社會的認可。在行為表現上,遵守規章制度,這樣可以展現出美德,正確行使自己的權力,展現出行為美。管理者在執行公務時應該遵守規則。遵守規則實際上就是一種美德,管理者應該按照規則辦事,改變以往人治的現象,實現法治,在管理的過程中體現出行為美。管理者在執行公務時還應該體現出程序美。管理者在公共管理過程中要滿足公民的知情權,將政務公開,切忌暗箱操作,讓行政行為運行在陽光下,展現陽光行政的藝術美。管理者在執行公務時還應該體現出參與美。專制地執行公務不能體現出美德,相反,民主地執行公務才能體現出公共管理的藝術美。管理者在執行公務時要提高民眾的參與度,讓民眾積極參與到公共事務的管理過程中,用集體智慧解決公共管理問題,不能獨斷專行,這樣才能得到群眾的認可[4]。
2.3 精神
精神上的藝術價值是管理者在公共管理中的主體,也是藝術價值在公共管理中的表現。如果管理者沒有展現出精神美,那么公共管理就沒有起碼的道德。
公共管理的藝術價值主要展現在五個方面。第一,道德美。道德價值可以讓整個社會更加文明,管理人員在日常管理中應該用高尚的情操規范自己的行為,展現出藝術價值。第二,價值美。價值美要求管理者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維護整個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價值美也是公共管理過程中的美德,價值美要求管理者在管理的過程中體現出公平公正,追求公共管理的共性,維護群眾的切身利益,追求整齊,從而展現出公共管理的價值美。第三,精神美。管理者應該展現出人文關懷,展現出仁厚與助人為樂的一面。第四,人文關懷美。管理者在執行公務時應該展現出樂善好施的一面,展現出管理者的仁厚之心。第五,變革美。變革不僅僅是一種精神,也是一種藝術美,變革被稱為美的因素就是因為審美觀念是流動的、變化的。流動美就展現在管理的變化中,一潭死水并不能展現出藝術美,只有不斷變革,才能展現出動態美,就像弗萊德克森說的那樣,當組織發生改變時,組織才會擁有美麗的時刻。
3 提升公共管理藝術價值的策略
3.1 革新管理機構的藝術形象
只有變革公共管理方式,推動社會發展,才能改變管理者的外在形象,并借助系統的更新,改變以往的機構運行形式,提高政府的辦事效率,展現出政府親民、愛民、靈活辦事的一面。
第一,借助變革完善對物體的形象設計。比如,公共建筑物的顏色、位置都會影響人們的視覺,因此,從建筑物來看,提升政府的藝術形象可以展現出公共管理的藝術美。第二,借助變革完善組織結構形象。變革結構可以改變以往的本位主義等,縮短與群眾的距離,讓服務更加便捷,讓服務效果不斷強化,展現出藝術價值。第三,借助變革展現出程序美。對政府的業務環節進行改造,減少那些沒有創新意義的環節。通過構建“政府超市”“服務答應”等方式向群眾表達關愛。同時,管理者在衣著、行為舉止上都應該展現出藝術美,以提升管理者的形象。通過變革與創新的形式提升政府形象,可以讓群眾在日常的服務中感受到管理者的藝術價值。總之,可以通過變革與創新提升政府的藝術形象,讓政府管理者受到群眾的愛戴[5]。
3.2 提升美德以展現出藝術價值
公共管理的藝術美展現的是政府的美德,而政府管理者的行為會給全社會提供一定的示范,管理者美德的提升應該建立在道德上,不能只注重經濟的增長,忽視傳統文化的傳承。管理者不僅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還應該努力讓社會風氣變得更好。政府要展現美德,應該建立在擁有高尚的道德前提下,不應該只關注效果與經濟,還需要關注政治上的典型,關注社會公正與民主;政府不僅要切實履行自身的職責,還應該具有愛心與責任心,引領社會風氣,展現出崇高的藝術品德。同時,政府美德還應該表現為對“善業”的追求。善業就是政府對群眾表現出樂善好施的一面。善業是藝術價值的本質,也是公共管理追求的目標。政府追求善業,就可以做到公平公正、民主法治與正義,從而展現出藝術美。
3.3 改變行為方法
管理者的行為方法會因為位置的不同呈現出不同的權威性,政策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以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外在表現不僅可以展現出自身的行為姿態,還代表政府的形象。因此,管理者的行為、思維與社會精神面貌存在較大的關聯。要想讓管理者的行為方法展現出藝術價值,就應該做出文明的行為,從而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
要想讓管理者的行為展現出藝術美,應該展現管理者良好的行為方式。第一,管理者在管理的過程中應該體現出文明性。管理者應該追求執法藝術,尊重群眾的權益,杜絕專制行為。第二,管理者的行為應該是規范的。在規則與法律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管理者應該按照規則辦事,不能隨意辦公,要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用制度管理人。第三,管理者在管理的過程中應該展現出人道性。人道性顧名思義就是追求人道、反對霸道,追求人性。管理者在管理的過程中應該秉承以人為本的原則,體現出人的價值,對群眾表現出應有的尊重、關懷,了解群眾的需求和心聲,維護人民的權益。群眾擁有平等的政治經濟權利,管理者應該公平對待群眾,保障群眾的利益,并為實現群眾利益提供途徑。另外,管理者還應該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風,與群眾保持密切聯系,辦實事,凸顯人格,在管理的過程中展現人性美[6]。
3.4 管理者的藝術能力與素養
管理者的藝術能力與素養是指在公共管理過程中展現出來的能力與素養。管理者在日常處理問題時,能力與效率體現著藝術價值,自己的行為習慣也代表著政府的形象,在處理公務時展現出來的責任感與奉獻精神也是管理藝術價值的表現。管理者應該不斷提升道德素養,這樣才能在公共管理的過程中展現出自身的價值。因此,提升管理者的藝術素養,提升處理公共事務的技能是展現出藝術價值的渠道。管理者應該將公共管理看成是一門藝術,從而強化公共管理效果。管理者應該做到為人民服務,將自己的理想與人民群眾的需求整合起來,展現出藝術價值。管理者要具備高尚的情操,才能展現公共管理的藝術美。因此,提升管理者的藝術素養與處理公共事務的技能是實現藝術價值的渠道,管理者應該將管理工作看成是一種藝術,應該像對待藝術作品那樣對待管理工作,在承擔職責的過程中展現忠誠與公正。管理者應該提升自己的文化修養,提高處理工作的技能,在一言一行中展現美,讓群眾在享受服務的過程中感受美,從而給予管理者支持。管理者應該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將自己的理想與群眾的利益整合起來,體現出藝術美[7]。
4 結語
公共管理的質量關系到群眾的利益。管理者在工作中,恰當借助公共管理的藝術方式可以展現自身的素養,只有不斷提升管理的藝術價值,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政府職能,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務。展現公共管理的藝術價值,應該完善藝術形象,提高管理品格,滿足管理需求,全方位提高公共管理的藝術價值。
參考文獻:
[1] 趙迪.公共管理創新思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淺析[J].南方企業家,2018(01):24.
[2] 黃婧俐.公民參與公共管理的有序化[J].青年與社會,2019(03):123.
[3] 倪楓.新媒體對公共管理的影響與建議[J].才智,2018(26):229.
[4] 漆圓方.論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的區別和聯系[J].現代經濟信息,2015(24):109.
[5] 魏熙麟.論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參與[J].風景名勝,2018(11):182.
[6] 劉杰.新常態下公共管理的困境與出路[J].知音勵志,2016(16):275.
[7] 丁杰.新常態下的公共管理:困境與出路[J].北方文學,2017(20):146-147.
作者簡介:向云龍(1988—),男,貴州貴陽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公共行政與區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