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海濤
摘 要:舞蹈不僅能凸顯出生命的活力,還能夠表示出人類在精神方面的內涵。舞蹈是藝術家基于生活而提煉加工出來的產物,不僅在構思上能夠創造出動態式的真、善、美,還能夠帶動人在情感方面的活動,促使人們的精神世界能夠更加豐富飽滿。與此同時,舞蹈這種美的表現形式,在社會文化領域有著不能撼動的地位,所以在高校中進行舞蹈教育,能夠讓學生在掌握舞蹈方面知識理論的同時,還能幫助學生塑造形體,提高審美情趣、審美能力與藝術氣質,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
關鍵詞:舞蹈教育;文化建設;思想道德;審美能力;知識結構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經濟的迅速攀升,我國在各個領域中都出現了變革與優化要求,尤其在各個階段的教育中,明確提出了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注重培養綜合素質強的人才,學校要引入多元化教育課程,助力素質人才培養。素質教育從根本上來說,就是學生在創造方面與實踐方面的能力養成。舞蹈教育是高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學生在創造、實踐方面能力的關鍵途徑,因此,本文重點從思想道德、審美能力、知識結構、文化建設等方面研究舞蹈教育在高校大學生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一、思想道德層面
舞蹈作為人類發展過程中最為古老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它承載了人類對情意的表達,不僅能夠滿足人們在身心方面的本質性需求,還能夠愉悅身心、連接感情、陶冶情操以及健美肢體。在高校中進行舞蹈教育,能夠讓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得到良好培養[1]。
首先,進行舞蹈教育能夠陶冶學生情操,引發學生對美的追求。其次,舞蹈教育是凝聚學生集體精神的有效途徑。舞蹈教育注重集體教學、集體排練與集體表演,因此統一性與規范性較強,能夠在幫助學生養成嚴格紀律觀念的同時,凝聚學生的集體精神,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意識。最后,進行舞蹈教育,可以幫助學生養成堅強的意志品格。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少不了基本功的練習。練過舞蹈的人都知道,基本功的練習是非常艱苦的,一旦學生能夠良好地度過這個艱苦的階段,自然潛移默化地就學會了吃苦耐勞,形成了堅強的意志品格。這種品格的養成,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是具有重要意義的[2]。
二、審美能力層面
德育、體育、智育、美育都是人性健全的關鍵,德國著名哲學家馮·席勒曾明確表示:“若想要將人轉變為理性之人,那么唯一的辦法就是讓這個人變成懂得審美的人。”要想將人變成懂得審美的人,唯一的辦法就是展開美育。而舞蹈教育在所有藝術教育中最為特殊的優勢就在于有很高的審美性。為此將舞蹈引入高校教育之中,不僅能夠使其發揮同其他體育項目在健身與競技方面的價值,還能夠使其充分釋放其他項目不能相比擬的且契合現代生活的藝術性魅力。教師在進行舞蹈方面的實踐教學時,可以發現舞蹈能夠讓身體變得動感,因此其帶來的美會呈現在節奏上、造型上、表情上以及性格上。與此同時,通過舞蹈教學,學生的形體能夠變得更加勻稱和諧,在體態方面也會更為剛健與優美,不僅能夠滿足學生追求美的愿望,還能夠變成別人的審美客體[3]。
大學階段的學生大多都處于青年中期,在身心方面的發展不僅敏感且較為易變,在形體方面也比較可塑。對大學生展開舞蹈教育,不僅能夠嚴格約束學生的身體姿態、行為舉止,還能夠修飾、矯正與改善學生的不良姿態,使其形成優美形體。
除此之外,舞蹈包括獨舞與團體舞,其中團體舞可以將形態美、動作美、音樂美、服飾美以及姿態美有機結合,再通過集體的配合、整體的變化,以及契合的音樂,為觀者帶來十分震撼的動態畫面,使觀者在欣賞中獲得美的感受。由此可以得知舞蹈教育能夠有效提升大學生在文化藝術方面的修養,提升大學生審美能力[4]。
三、知識結構層面
在久遠的時期,人們都善于用舞蹈來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可以說舞蹈就是另一種語言。亞奎斯·巴贊曾明確表示過:舞蹈是契合人們本性的,在舞蹈中這種本性能夠得到良好展現,因此人就會感受到快樂。舞蹈不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單獨所有的,而是不同國度、不同時代、不同民族在歷史長河的發展中形成的,不同的舞蹈種類都有著自己的故事和傳奇色彩。
例如,探戈起源于美洲中西部的民間舞蹈探戈諾舞,在風格特點上主要表現為:莊嚴、平穩、干凈、灑脫和豪放。據說探戈是情人間的秘密舞蹈,女士們會穿著長裙,男士們的腰上會佩帶短劍,在雙人共舞的時候要時刻防備被人發現,因此跳探戈時是不能帶有任何笑容的。學生在進行舞蹈學習的時候,還要了解舞蹈的起源、故事以及各個國家的歷史文化與風土人情,這在很大程度上拓寬了學生們的知識層面,優化了學生們的知識結構。與此同時,進行舞蹈學習過程中,學生還可以掌握不同舞種在實際表現時的動作特征[5]。
又如:在進行華爾茲的實際教學時,由于華爾茲是由宮廷舞演變的,所以教師會讓學生了解不同的宮廷舞在風格方面的不同特點,并且進行相關舞蹈的學習,強化學生在舞蹈音樂和舞蹈詞匯等方面的理解。因為作為一個舞蹈演繹者,若不充分了解音樂以及詞匯等舞蹈元素,勢必不能演繹出舞蹈最為核心的內涵。華爾茲,也叫慢三步,英文名waltz,用圓舞曲伴奏,可以說華爾茲為舞廳舞里面生命力較強的一種自娛舞蹈形式,舞步多不斷旋轉、滾動與滑動。華爾茲有快慢兩種演繹形式,不過不管哪一種華爾茲,旋轉都是演繹主調,并在旋轉的過程中輔以復雜多樣化的舞步。在跟著三拍子類型舞曲滑行的時候,重心會呈現出升降起伏的變化,就像連綿起伏的波浪一般,加之靈巧且輕柔的擺動、旋轉與傾斜,使得整體舞蹈不僅莊重典雅、華麗多姿,還十分舒展大方、飄逸。在進行此舞的學習時,學生還會學到禮儀方面的知識,如:衣著應該整潔大方,在同舞伴共舞時哪些動作表示了尊重等。這一系列的禮儀規范,都會讓馬上要步入社會環境中的大學生受益終身[6]。
四、文化建設層面
隨著時代的發展,素質教育全面推進,使得現階段高校校園文化呈現出了新局面與新特點,高校不僅面臨著時代發展機遇,也面臨著時代變化帶來的挑戰。為此各個高校要抓住時代發展機遇,轉變文化建設觀念,注重開展舞蹈教育,正視時代挑戰。各個高校可以通過創建舞蹈方面的俱樂部、組織舞會、開設舞蹈學習班,以及開展校園文化節、運動會表演等方式,將舞蹈教育融入學校的各個層面之中,以此豐富校園的文化建設,陶冶學生的情操與藝術思想,鍛煉學生的意志,塑造學生的品格,強化學生的體質,增強學生的社交水平,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與此同時,舞蹈也是一種體育文化,在高校中開展舞蹈相關活動,還能夠豐富學生在大學期間的日常生活,釋放學生的天性[7]。
五、結語
本文著重從思想道德、審美能力、知識結構、文化建設等方面研究舞蹈教育在高校大學生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在高校中進行舞蹈方面的教學,不僅對我國全面深入進行素質教育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還有助于健全學生的人格,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在如今全面深入進行素質教育的時代下,各個高校在舞蹈教育方面應結合素質教育,選擇更為契合的舞種展開教學,讓舞蹈教學充分發揮素質教育作用。
參考文獻:
[1]羅希.高校舞蹈教學與大學生藝術素質教育探析[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20(增刊1):149-151.
[2]張阿南吉亞.高校舞蹈教育中的審美教育研究[J].青春歲月,2020(14):178.
[3]王星陽.重視藝術教育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研究[J].商情,2020(43):187.
[4]李迪.重視藝術教育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研究[J].商情,2020(13):163.
[5]陳慧.學生藝術美感視閾下的高校體育舞蹈教學[J].大觀,2020(4):130-131.
[6]楊琛.淺析美育對于高校舞蹈專業學生素質教育的作用[J].中外交流,2019(24):34-35.
[7]洪戈.舞蹈教育對當代大學生素質培養的意義[J].長江叢刊,2019(23):20,46.
作者單位:
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