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紅娟
【內容摘要】初中是學生初步接觸和學習地理的階段,地理課程作為初中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生興趣的養成、地理基礎的建立、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等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地理課程在為學生傳授相關知識的同時,還發揮著提高學生人文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作用。因此,初中地理課堂的效率和質量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初中地理生本理念高效課堂
地理課程在初中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教學實踐當中,由于學生的基礎較為薄弱、傳統教育理念、不合理的教學設計等因素的影響,地理課程的課堂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將根據初中階段的學生特點和地理學科的特性,針對當前初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重點探究如何基于生本理念,打造高效的初中地理教學課堂。
一、打造初中地理高效生本課堂的基本原則
1.堅持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在生本理念下,學生應該在學習活動中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教師的教學設計以及具體教學活動的展開,都應當圍繞著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學習需求。
2.注重對學生興趣的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推動力。學生在初中階段才初步接觸地理課程,在學習的初期階段,難免會感到課程內容較為復雜和抽象。如果沒有興趣的支持,課程學習的難度很快就會使學生產生抵觸情緒,學生要么覺得自己根本就學不會,沒有必要在地理課程中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要么對地理課程的內容感到無聊,逐漸放棄對課程內容進行深入理解。
3.以“引導式”的教學方式替代“灌輸式”教學
初中階段學生的課業壓力較大,許多教師為了幫助學生節省時間,選擇“灌輸式”的教學。這種教學方式雖然在表面上可以加快課程進度,但其實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和主觀能動性。對于教師所講的內容,學生未必都能在第一時間反應和吸收,如果教學進程過快,學生就沒有了思考和理解的時間,需要在課下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學習效率反而下降。
二、當前初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學生對地理課程內容不感興趣,課堂積極性不足
在初中以前,大部分學生幾乎沒有接觸過地理方面的系統教育,在地理方面的基礎非常薄弱,因而在學習過程中,會感覺難度較大。同時,地理這門學科的特性就決定了,課程當中會蘊含一些較為抽象、枯燥的理論內容,這些內容通常還出現在學生學習的初期,消耗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剛接觸地理課程的學生主觀地認為,地理學習就是無聊的。
2.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溝通,課堂氣氛沉悶
初中是學生自我意識快速發展的時期,良好的師生關系和課堂氛圍,是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然而在教學實踐當中,部分教師受傳統錯誤觀念和自身性格的影響,刻意拉開與學生的距離,在課堂中和課下與學生交流時表現得過于嚴肅,導致學生因為對教師“權威”的畏懼,不敢與教師交流,甚至在遇到無法理解的知識和難以解答的題目時,不敢向教師尋求幫助,而選擇用不懂裝懂的方式進行遮掩。
3.學生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學習自主性較差
初中時期,許多學生還未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處于試錯階段。但部分學生不愿意自主思考,不愿意去試錯,就無法找到地理學習的訣竅,一直堅持錯誤的學習道路,學習效率長期無法提高。部分教師未能及時發現和糾正學生的這些問題,長期下來,導致學生在地理學習和習題練習中,習慣性放棄,并因為學習成果難以看到,逐漸喪失學習興趣和學好地理的信心,故而在課堂當中表現得十分消沉、低迷。
三、基于生本理念構建初中地理高效課堂的策略探究
1.采取生活化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由于對地理缺乏系統、客觀的了解,受社會錯誤觀念和功利主義的影響,許多學生認為學習地理沒有用,在心理上輕視地理這門學科。上述這些因素都造成了當前初中階段許多學生對地理課程缺乏興趣,嚴重影響了課堂效率和課堂質量,是教師亟須糾正和扭轉的一種普遍性問題。一定程度的抽象性和復雜性是地理學科的自身特性,無法改變或者消除。但這并不代表著教師要放任這些問題拉高地理學習的難度,給學生的學習帶來障礙。因為一旦學生對課程喪失興趣,教師的課前準備即使再充足,課堂教學質量也會大打折扣。因此,要想打造高效的地理課堂,教師就必須從學生的興趣著手,引導學生逐步建立起對地理課程的興趣,讓學生在興趣的支撐下,全身心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從而感受到地理課程的魅力和學習地理的樂趣。初中地理與實踐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教師可以通過對地理知識進行“抽象——具體——抽象”這一加工過程,降低地理知識的學習難度,即采取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將抽象的理論知識具體化,將復雜的理論知識簡單化,以使學生可以更加輕松地學習和理解相關知識。在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的選擇上,教師應當擺脫經驗主義的影響,通過合理的機制,及時與學生溝通和交流,并獲得教學反饋,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來制定教學計劃,而非以自身的教學經驗作為課堂教學的基礎。同時,在帶領學生進行課后復習和鞏固時,教師也要充分考慮學生對于課程內容的具體掌握情況,對難點、重點、易忘點,以及學生存在的普遍性問題進行重點強調。這種教學模式,可以用生活實踐,引起學生對地理現象和地理知識的共鳴,降低地理課程的學習難度,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興趣的推動下,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配合教師所布置的各項學習任務,切實提高初中地理課堂的教學效率。
在學習人教版七年級地理《氣溫的變化與分布》這一節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在本周留心感受一天當中的氣溫變化,注意一天當中,什么時候氣溫最高,并記錄下來,看看其一周當中,是否有明顯的變化。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感受和記錄與同學們進行分享,比較一下大家的記錄結果是否一致,然后再引出“一天當中的最高氣溫大概出現在午后2時左右”這一知識內容,并為學生講解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
2.加強師生互動,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
教師與學生是課堂氛圍的主導者,其中,教師又對學生的狀態有著重要的影響。實踐證明,輕松、明快的教學氛圍中,學生的主動性更強,能夠完全沉浸在教師的教學當中,知識的學習和理解速度都會大大提升,相反,如果課堂氣氛過于嚴肅、沉悶,學生則更愿意處于沉默的狀態當中,被動地聽講,學習效率明顯下降。學生不敢、不愿發言,課堂氣氛自然沉悶,這顯然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同時,這種情況也會導致,教師不能及時獲取教學反饋,無法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甚至長期以后,教師的教學活動與學生的學習需求是割裂的。因此,教師要提高自己的親和力,在教學活動中,有意識地與學生進行互動,盡可能帶動學生的情緒,讓學生將注意力投入在課堂當中。另外,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也要與學生保持平等的地位,允許學生犯錯,用“鼓勵式”的教育,替代“懲罰式”的教育,讓學生大膽開口、暢所欲言。尤其是在一些學生容易犯困的時節,適當的玩笑并不會對課堂效果產生負面影響,相反,還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
在《地圖的閱讀》這一節時,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互動,幫助學生鞏固本節知識。由教師拿出一張動物園的地圖,選擇一個出發點和目的地,在全班范圍內隨機指定,被指定的學生要根據這一節所學習的比例尺、方向等知識,說出從出發點到目的地應該怎樣走,并指定下一個目的地和回答問題的學生,該學生要在上一位學生所處的位置上,說出應該如何到達新的目的地。學生也可以自行選擇地圖,邀請教師和其他同學一起辨認和分析。
3.巧設問題,引導學生的思維發展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教師意識到了“灌輸式”教育的弊端,但是具體如何擺脫這種錯誤觀念的束縛、形成正確的教學模式又成了新的問題。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采取問題教學法,用合理的問題設計,將復雜的知識進行解構,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分層進行學習。這種教學模式為學生留下了充足的思考空間,在有效降低學習難度的同時,也讓學生深度參與到了知識的推理、分析、總結當中。學生不需要再額外花時間去思考,當堂就可以將知識牢固掌握。另外,學生對于課堂所述內容印象深刻,在復習階段稍加回憶即可,為其學習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可以將學生從緊張的課業當中解脫出來。由于學生還處于地理學習的初期階段,在實際學習當中,學生缺乏學習自信的現象非常普遍。有些問題,學生明明可以自己解決,但離開了教師的指導,學生就不敢去思考和推理,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越答越心虛,最終選擇半途放棄。在教學中設計問題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如果問題過于簡單,學生不需要思考就可以得出答案,那么就無法起到對學生思維的引導作用,如果問題過于困難,學生根本沒有頭緒,教學效果也會大大下降。教師要擺脫以往的教學觀念的束縛,以“引導式”教學代替“灌輸式”教學,不僅要“講過”,還得給學生“講會”。引導學生自己去思考,讓學生學會根據現有的材料,總結和推導正確的結論。
在學習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人口》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列出中國、印度、美國、印度尼西亞等人口數量較多的國家,讓學生比較這些國家的具體人口數量,并試著分析中國人口的特點。通過對數據的觀察,學生很容易就可以發現,中國的人口是最多的,從而引出“人口基數大”這一重要特征。在分析人口基數大的優勢和劣勢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想一想,哪些因素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如交通、居住、醫療等,通過不同的場景模擬,讓學生感受人口數量的具體影響。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地理教師可結合巧設問題,引導學生的思維發展、采取生活化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等策略,憑借各類教學活動的開展,構建高效的生本課堂。
【參考文獻】
[1]郭影.初中地理教學中如何構建高效生本課堂[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20(20):1-2.
[2]張興玲.探討初中地理教學如何構建高效生本課堂[J].考試周刊,2020(28):153-154.
[3]麻江容.淺談初中地理教學如何構建高效生本課堂[J].中外交流,2019,26(13):224.
[4]孟磊.初中地理教學如何構建高效生本課堂[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9(3):144.
(作者單位: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洛門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