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剛
摘要:草原保護與建設的基本目標是維護草原生態環境,嚴格杜絕人為破壞草場生態環境的行為。同時,全面促進草原建設的實踐工作有益于助推當地經濟的發展,確保農牧民能依賴草原的天然生態資源實現致富目標。近年來,一些地區的農牧民由于過度索取草原生態資源,造成草場生態平衡遭到明顯破壞。該文重點探討了草原保護與建設中的缺陷難題,結合草原保護與建設的總體實施目標探索完善與優化思路。
關鍵詞:草原保護;建設;現存問題;改進對策
中圖分類號:S812.6文獻標識碼: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1.22.051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Grassland Protection and Construction
LIU Gang
(Grassland Station of Xinjiang Nilka County Forestry and Grassland Bureau,Yili Xinjiang 835700,China)
Abstract:The basic goal of grassland protection and construction is to maintain the grassl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o strictly stop the man-made destruction of the grassl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t the same time,the comprehensive promotion of grassland construction practices is beneficial to boosting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suring that farmers and herders can rely on the natural ecological resources of grasslands to achieve their wealth goals. In recent years,the ecological balance of grasslands has been significantly damaged due to the over-exploitation of grassland ecological resources by farmers and herders in some area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eficiencies in grassland protection and construction,and explores the ideas of improvement and optim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overall implementation goals of grassland protection and construction.
Keywords:grassland protection,construction,existing problems,improvement countermeasures
0引言
天然草場資源是農牧行業生產所必需的基礎物質資源。草原在自然生態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草原本身具有地域氣候調節、水源涵養、人文歷史因素承載及經濟社會發展支撐等重要作用。
1草原保護與建設工作實例
新疆伊犁尼勒克縣位于新疆北部,中天山西段,伊犁地區的東北腹地。全縣草場總面積共6 776 km2,其中,可利用面積6 130 km2,牲畜存欄總量達96.85萬頭(只、匹)。其中,唐布拉草原位于尼勒克縣境內,是喀什河上游峽谷地帶的草原景觀統稱,名稱來源于唐布拉大峽谷。近年來,尼勒克縣草原生態管理部門全面著眼于草原建設、保護實踐工作,近5年已經達成4.67萬hm2圍欄建設覆蓋面積、6 000 hm2退化草場補播面積、7 666.67 hm2毒害草防除覆蓋面積,充分展現草原保護與建設工作的良好成效。
2草原保護與建設工作存在的問題
2.1草原生態保護的體系機制缺失
體系機制缺失給草原保護工作帶來較大難度,當前階段,草原保護工作機制正在逐步形成,趨向合理化,但草原保護工作的運行管理機制未得到健全[1]。如很多地區的草原生態管理部門對開發草場資源給予高度重視,卻對草原的良好生態狀況維護工作重視程度不夠。草原生態保護的科學實施保障機制缺失將會明顯阻礙草原生態保護的各項實踐舉措推進。
2.2退牧還草工作實施難度較大
退牧還草是草原保護工作中基礎性與關鍵性的組成部分,全面開展退牧還草工作有益于鞏固維持草場生態鏈條的平衡性,防止由于過度放牧造成的草場退化。從總體來看,退牧還草工作的宣傳力度還不夠,在客觀上會讓農牧民產生錯誤認識,阻礙了退牧還草工作在各個層面上的順利推進。在推行退牧還草工作時,某些地區的草原建設保護部門基礎資源匱乏,無法保障參與退牧還草的人員獲得必要的補貼扶持。
2.3草原保護與建設工作缺乏科學規劃
草原保護與建設工作具有內在聯系,草原管理保護部門應針對以上兩項重點工作擬定規劃,用科學規劃的方法來約束執行人員,避免草場生態惡化。然而實際上,草原保護與建設領域的管理工作體系機制尚未達到合理程度。草原生態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如果存在盲目開發草場生態資源的傾向,勢必會引發草場退化及草原生態鏈破壞等不良影響[2]。
3草原保護與建設改進對策
草原保護與建設的全面開展必須依靠科學合理的體系機制支撐,否則會出現盲目利用與開發草場資源的傾向,過度消耗的寶貴草場自然生態資源。近年來,嚴格維護草原生態環境的舉措已經得到管理部門重視。在建設草原及保護草原的實踐過程中,草原生態管理部門可在以下方面加大重視。
3.1合理優化、健全草原保護與建設體系機制
草原保護與建設措施必須同步推進,草原生態管理部門必須將其作為長期實踐工作,避免流于形式。草原生態管理部門應盡快完善現行的管理體系機制,盡快恢復草原生態鏈的完整性與平衡性。
在實踐中,管理部門工作人員必須深刻認識到現行管理體系機制完善與優化的必要性,用靈活與正確的工作方法來應對草場生態惡化現象,全面修復遭到人為破壞的草場生態體系[3]。管理部門對草原建設與保護的全過程必須要適度增加物質成本投入,充分確保當地農牧民得到必要的扶持補貼,提高農牧民參與的熱情。
草原生態保護和恢復是一個長期性的艱巨任務,如果試圖通過短期的補償性項目全面實現預想的減畜目標和草原保護恢復目標是不現實的,因此必須長期堅持、持續發力,才能取得成效、不斷擴大和鞏固成果。草原牧區的經濟欠發達性和生態保護效益的外部性決定了由國家政府和相關省區進行生態補償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因此要進一步明確草原生態補獎政策的長期延續性,根據實際需求科學核算和合理增加草原生態補獎經費。政府部門應當在現有補助標準基礎上提高至少一倍的草原生態補獎經費,建立和完善直接通暢的補償資金轉移支付體系,確保補償資金按時足額補償到位。積極開展重點草原地區草原國家公園試點工作。目前應當選擇典型和代表區域開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堅持生態保護優先、自然修復為主,突出保護修復生態。嚴格生態保護紅線規劃,實行最嚴格的保護。創新生態保護管理體制機制,建立資金保障長效機制。
3.2全面推行退牧還草工作
退牧還草工作應納入法規與法律監管的范圍內,依靠法規監管與控制的方法來推行以上生態保護工作。很多草原地區正面臨過度放牧帶來的草場生態危機,客觀上展現了退牧還草的緊迫性。從立法體系健全與調整的角度來講,立法部門應針對退牧還草的重要實踐給予嚴格限定,禁止農牧民私自占有土地資源和草場生態資源。
在此前提下,草原生態監管負責人必須嚴格檢查草場生態保持情況。監管部門應對農牧民進行耐心教育,運用現行法規引導其從事正確行為。監管部門對于隨意挖掘與開采草場生態資源的行為人應予以教育批評,要求其停止過度索取草原自然資源的行為。草原管理保護機構要全面增加宣傳力度,消除與杜絕過度索取草場資源的現象,運用嚴格監管及強化宣傳等方法來恢復草場良好自然環境。各個地區的農牧民應自覺遵守現行法規,增強對草場生態平衡維護保持的意識。
3.3因地制宜確定草原保護建設科學規劃
草原保護與建設規劃都要科學合理,其中關鍵前提是制定因地制宜的草場生態監管保護規劃。在因地制宜的重要思路指導下,草原管理保護部門就可以給出適合當地草原生態保護的最佳實施規劃,避免在確定草原建設與保護規劃的環節中出現偏差。監管部門應針對隨意放牧、采伐草場自然資源、非法占有草場資源等現象及時查處,增強各項監管工作手段的實施力度。
3.4建立冬春季飼草料存儲和保障體系
科學應用補飼技術,有效減緩氣候風險對牧戶生產經營的波動影響,提高牧戶飼養水平和效率。發展天然草原節水灌溉和優質人工草地建植技術,提高飼草料生產能力;建立區域、縣域和牧戶多層級、“飼草+互聯網+供應鏈金融+連鎖”的飼草料儲存和運銷服務體系,提高保障能力;建立草原旱災和雪災等災害預警體系,提高災害和飼草料短缺預警能力。多措并舉培訓提高牧民非牧和兼牧生計能力,加強牧民非牧經營基礎設施平臺建設,引導和幫助牧民進行多元化生計選擇,實現牧區良性循環發展,推動牧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4結束語
當前,草原保護及草原建設仍存在較多缺陷,主要表現在草原生態保護體系機制不完善,草原保護與建設工作規劃不夠科學、退牧還草工作開展難度大等。為了從根本上改進與調整,草原生態管理建設部門在開展工作時必須側重優化健全草原保護建設體系機制,因地制宜確定草原保護建設規劃,同時還應全面推行退牧還草工作。
參考文獻
[1]楊彥東.新時期草原保護與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21(7):228-229.
[2]王愉峰.淺論草原監測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1(3):106-107.
[3]索南拉毛.草原保護與建設存在問題及對策[J].今日畜牧獸醫,2021,3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