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旺次仁
摘要:農牧地區,包蟲病是一種常見的畜間疫病,致死率很高,一旦發病會給養殖戶帶來巨大的損失。2016年阿里地區與西藏自治區同步啟動畜間包蟲病的防控工作,在過去幾年內在縣、鄉、村3級動物防疫員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一定的成績,但是工作開展中的發現一些問題有待解決。該文結合現階段對包蟲病防控工作現狀問題的分析,探索相關的防控改進措施,以期能夠為阿里地區畜牧業的健康發展做出一些貢獻。
關鍵詞:畜間包蟲病;現狀;防控對策
中圖分類號:S855.9文獻標識碼: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1.23.067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nimal Hydatid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in Ali Region,Tibet Awangciren
(Anim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 of Ali region,Ali Tibet 859000,China)
Abstract:Hydatid disease is a common zoonotic disease in farming and pasturing areas. The mortality rate is very high.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ydatid disease among livestock was started in 2016 in Tibet,and som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past few years with the unremitting efforts of animal epidemic prevention officers at the county,township and village levels,however,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to be solv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hydatid disease air- defense,the paper explores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order to make some contribution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animal husbandry in Ali area.
Keywords:hydatid disease in livestock,current situation,control strategy
0引言
包蟲病又稱棘球蚴病,是由棘球屬絳蟲的幼蟲引起的,具有一定地方流行性和自然疫源性的動物源性疾病。2016年阿里地區七縣均為包蟲病感染一類區,犬感染率為8.04%、家畜感染率為28.82%。阿里地區七縣均為主要分布地。2020年阿里地區除措勤縣外其他6個縣如期實現了國家、自治區“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犬感染率為1%、家畜感染率為0%。該病病死率極高,也被稱為“蟲癌”。現階段,包蟲病防控工作初見成效,但是還是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本文主要分析畜間包蟲病防控存在問題及對策。
1畜間包蟲病防控存在問題
1.1加強宣傳不到位
阿里地區是我國西南邊疆地區,通常較邊遠或相對貧窮的地區包蟲病感染較為嚴重。環境惡劣、群眾文化程度不高、觀念較為落后,不能充分認識到包蟲病的防控知識及帶來的危害,同時不能全面配合相關行業部門開展防控工作,為包蟲病的防控帶來困難[1]。包蟲病控防工作注重是防源頭,也就是家畜及犬的免疫接種及驅蟲工作,此項工作不能被當地群眾持續堅持,導致一些地區沒有明顯的防控效果。
1.2基層動物防疫專業隊伍薄弱
基層動物防疫專業技術人員面臨多方面的問題,如鄉鎮的農牧綜合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雖然按照編制人員配備到位,但人員抽借調頻繁,從事動物防疫工作的人員欠缺,不合理的高、中、低人才結構,較為明顯突出的斷層問題;極度欠缺防控的設備設施,陳舊老化的設備過多;實驗室生物防護及安全等級過低、村組級防疫人員薪資待遇不高等問題。
1.3傳染源控制困難
控制傳染源主要措施是從動物源頭控制包蟲病,吡喹酮咀嚼片和包蟲病基因工程亞單位疫苗能有效從動物源頭對包蟲病進行防控,但對驅蟲后的犬糞做不到無害化處理。我國主要飼養羊地區是青海、四川、寧夏、新疆、甘肅、內蒙古及西藏7個省(區),同時,這些省區也是流行包蟲病的重災區。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底,7個省(區)共有1.7億多頭羊存欄量,其中有1億頭新生羔羊。在牧區存在著游牧或夏季和冬季牧場更換使頻繁使用的習慣,在夏季放牧場極為分散,對家犬月月驅蟲、綿羊的免疫接種工作帶來很大困難,免疫抗體很難達到70%以上[2]。
1.4缺乏完善的國際聯防聯控機制
包蟲病感染分布在世界各地,特別是一些貧困、放牧地區廣泛流行。印度、尼泊爾和西藏接壤,該地區的野生動物會在隨意跨境,由此散播病原,對包蟲病防控帶來一定的影響。防控包蟲病不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要解決的問題,而是與周邊國家都要為之做出共同努力解決的問題,加快建立健全好國際聯防聯控機制迫在眉睫[3]。
2防控對策
2.1加強宣傳
一是培訓專業業務骨干人才。增強培訓業務骨干的工作,幫助畜牧獸醫專業人士、管理者對包蟲病防控知識,進行科學有效宣傳,尤其是要認識吡喹酮咀嚼片和包蟲病基因工程亞單位疫苗,將咀嚼片和疫苗對防控包蟲病的積極作用進行科普,引導牧民如何正確看待包蟲病防控工作,支持防控工作,樹立“人人都是防疫員”思想觀念。二是加大聯防聯控力度。包蟲病是人畜共患病,也是造成阿里地區貧困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精準扶貧的政策指導下,必須加大衛生部門、農牧部門、教育部門溝通銜接力度,通過學校宣傳科普、利用賽馬節、科技五下鄉等機會,設立專門的宣傳展位,派出技術員進行包蟲病防治相關知識宣傳。把畜間包蟲病防治工作列入政策宣講的重要內容之一,切實讓畜間包蟲病防治工作在全社會引起重視和關注,讓廣大群眾深知動物包蟲病的危害,實現從根源上包蟲病防控的目的[4]。三是,發揮墻頭文化增加影響力。不能只依靠專業雜志、電視臺對咀嚼片和疫苗進行宣傳,還要通過墻頭文化來制造一定的影響力。墻頭文化的效率很高,速度很快,群眾宣傳工作的主要陣地就是墻頭文化,提高牧民對于包蟲病的了解程度。
2.2加強專業隊伍建設
加大建設畜間包蟲病防控體系及能力,制定相關的政策引進專業能力強的防控包蟲病人才,同時增強引進專業人才力度,有效緩解嚴重缺乏基層動物防疫員的缺乏、斷層現象。調動動物防疫隊伍的積極性;配備全面的設備及檢查設施;有效提高實驗室安全級別,使安全和健康得到一定的保障。
2.3加快牦牛等大畜的包蟲病疫苗研究和應用
有關企業、公司加快研發疫苗步伐。有關權威部門開辟綠色通道批準對牦牛及大畜使用包蟲病疫苗以此進行免疫[5]。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包蟲病防控成效較為明顯,包蟲病對人類的危害也會隨之降低。
2.4加大基礎建設投資力度
加快投資建設正規的屠宰場、取代目前臨散試屠宰,把屠宰管理規范化,改善屠宰管理滯后的現象。加大牛羊內臟病變無害化處理工作力度。在牧區開展病變臟器回收工作,提高兌現資金,調動百姓的積極性。從根源上解決疫源難控制的的局面。
2.5控制包蟲病的傳染源
野狗、狼、豺等犬科類的動物是包蟲病的最終宿主,綿羊、山羊、牛、豬、馬等則為包蟲病的中間宿主,對于畜牧業,狗是包蟲病傳染的主要媒介,因此,對于包蟲病的防控,也需要從狗著手進行管控。定期進行藥物驅蟲,控制養狗的數量,降低狗感染包蟲病的幾率,繼而從源頭上控制包蟲病的傳播。
2.6嚴格控制包蟲病的傳播途徑
在畜牧養殖中,動物肉制品是主要的食物。而動物內臟是包蟲病蟲囊的主要寄宿區域,要實現對包蟲病的有效防控,需在家畜宰殺后統一處理動物內臟,進行消毒、深埋或者焚燒處理,切斷包蟲病傳播的途徑。如果發現有污染的情況,要采用醫學消殺手段,對污染區域進行范圍進一步排查,以免留下潛在風險。同時,在養殖區域做好環境的管理,定期消殺,且要保證飲用水源的干凈。
3結束語
在畜間包蟲病方面防控存在諸多的問題和亟待解決的困難,相關政府需要給予一定的重視,同時投入經費,讓社會各界力量都能夠被動員,共同抵抗包蟲病的侵害,努力實現包蟲病的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目標任務。在畜間包蟲病防控的過程中,還要考慮到每個縣區包蟲病感染的情況,因地制宜,制定有效的方案,通過加強宣傳教育力度、建立專業團隊,加快牦牛等大畜的包蟲病疫苗研究和應用,加大基礎建設投資力度等有效措施,最大程度上保證畜間包蟲病防控的工作質量。
參考文獻
[1]王輝成.青海省同仁縣畜間包蟲病防治工作現狀與存在問題[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19,46(10):57-58.
[2]賀雪麗.肅南縣畜間包蟲病防控現狀及建議[J].畜牧獸醫雜志,2020(6):39-40.
[3]李世鳳.民樂縣畜間包蟲病流行現狀及防控對策[J].畜牧獸醫雜志,2019(2):83.
[4]汪燕昌.青海省祁連縣畜間包蟲病流行病學調查報告[J].青海畜牧獸醫雜志,2020,50(1):33-35.
[5]張玉芳.互助縣創建畜間包蟲病防治示范縣的做法,成效及啟示[J].山東畜牧獸醫,2020(10):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