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巧云
摘 要:班主任是班集體的靈魂,更是塑造班集體“靈魂”的工程師。高職院校的班主任,面對的是青春期可塑性最強,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正在形成的大學生,他們不僅是班級工作的管理者、協調者,更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和激勵者。
關鍵詞:高職院校;班主任;大學生;成長
德國教育學家斯普朗格認為:“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僅傳授已有東西,而是要把人的創造力誘導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喚醒’。”高校班主任不僅是班級工作的管理者、協調者,更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和激勵者,因此,班主任工作責任重大。
一、培養學生增進知識并有效思考,幫助學生成長
(一)幫助學生轉變學習觀念
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大學教育實行專業劃分,專業是學生的謀生之本。作為班主任就要對學生進行引導,徹底轉變學習觀念,走出“要我學”的被動狀態,樹立學習是能力的儲備,是生活和工作的一種需要的意識。大學生在大學期間要主動學習,將知識、技能、心理素養轉化為能力,提高綜合素養,為明天更好地生存和為社會貢獻。
從功利學習變為終身學習。很多學生急功近利,關注學科是否能立竿見影為其帶來回報。“有用”,就學得認真、積極;“無用”,則漫不經心,或根本不學。班主任要讓他們明白,學習是積累的過程,“厚積薄發”。在信息時代,掌握受益終身的學習方法,遠勝于死記硬背知識。終身學習以實現自身技能不停地“升級換代”,從而持續提升工作能力與生活品質。
(二)幫助學生培養自主學習習慣
現代課堂教學中,教師努力創設讓學生有動腦思考、動手操作、動口表達的時間與空間。班主任要了解任課教師的教學風格,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要讓學生懂得,學習不能僅限于知識表面,更應該鉆研其思想內涵。參與各種活動,目的是讓外部活動逐漸內化為自身內部的智力活動,從而獲取知識,發展智能。還要引導學生課堂上要跟著教師講課思路(大學教師除傳授知識,還會將本學科前沿知識或學術爭鳴的問題拿到課堂上),大膽質疑,主動與教師討論,以啟發思維,促進思考;課外要做足功課:復習、預習、大膽假設,將自學的問題,帶到教室與老師交流,日積月累,就形成了思考的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將成為一生進步的動力。
一個人的能力是學習的積累。進入大學,學習不要單純地追求學歷,而應該注重讓自己學到什么,拓寬知識面。課堂學習內容是局限的,養成自主讀書的習慣。“書籍是人類進步的臺階”。一切成功人士的背后,都 有大量書籍的支持。書,無疑是最便捷、最無私的導師。讀專業書籍,了解本專業的理論、新知識和新技術,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和專業技能;讀經典名著、雜文類的書籍,借鑒他人的生活經歷、知識經驗來提高自身軟實力。總之,多讀書,將一切信息轉化為自己的能量和能力,從量的積累,到質的變化。為自己的成長和成功而讀書。
二、教給學生具備發展的專業知識技能,引導學生成長
(一)引導學生認清所學專業,培養學習興趣,一專多能
對于大多數剛入學的學生來講,專業對他們來說比較陌生。盡管學校在開課前會進行專業介紹,但對學生而言只是蜻蜓點水或是朦朦朧朧。所以班主任也應給學生進行相關專業的指導。班主任的引導不是一次性的,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加以更新。可以邀請本專業畢業的校友,結合他們實際講述如何學習;可以請企業人士,為學生做專業講座,使學生對專業有足夠的了解,以及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讓學生目標明確,從以點學習,到全面學習,掌握一專,培養多能。
(二)以就業為導向,引導學生參與各種技能活動,提高動手能力
高職教育的顯著特點,是對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班主任要有“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的教育理念,引導學生。職業院校為了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都會開展豐富多彩的職業技能競賽,以促進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提高。學生進校后,由于對未來職業的認識不足,思想仍停留在學科學習上,對職業技能競賽活動不太感興趣,不珍惜實踐機會。班主任要大力宣傳、動員和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技能競賽活動,教育學生重在參與,參與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和積累的過程,更是成長的過程。只有參與了,所學的知識才能更好地消化鞏固,才能在解決問題中融會貫通,“舉一反三”,達到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目的;只有參與了,才有和對手競賽的機會,才會有感悟,有反思,才能真正提高。
隨著社會的發展,判斷好學生的標準已改變:不在于你能掌握多少知識,而在于你能否會利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工作中會觸類旁通,能及時應變。班主任在教育幫助學生時,要認清只有既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又具備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職業技能,才能受到社會的歡迎,才能在就業市場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三、激勵學生以健康心態面對人生,引領學生健康成長
生命的價值取決于個人的創造,無論每個人的背景、經歷如何,最終都會走向成熟,都要承擔社會責任。班主任對于這些方面給予更多的指導和教育,讓學生們懂得即使他們不能改變天氣,卻可以改變心情;即使不能改變事實,卻可以改變態度;即使不能改變過去,卻可以改變現在;即使不能預知明天,卻可以更好的把握今天,把握現在,把握眼前的一切。態度決定一切,不同的心態在同一種狀態下可以達到不同效果。想要有更好的發展,就必須要堅持以一個陽光的心態去學習、去生活、去待人處事,讓人與事都能感受從你體內發自內心的陽光。讓這種陽光散發著五彩,點亮心靈,照亮前進的路。
古語云:“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所以做事一定要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志存高遠,并為之努力奮斗,才有可能登峰造極。拿破侖也有一句經典名言:“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兵”。正因為你想當將軍,才會很好的去表現,才會爭取立功,才會不斷積極進取。思想是行動的指南。作為班主任要引導學生,樹立優秀的理念,培養自己做優秀事的習慣。優秀的事不在乎大小,而在于持之以恒。“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成功與失敗、卓越與平庸往往就差在那么一點小事上的處理。要有追求卓越的思想,要有持之以恒的習慣。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卓越屬于優秀的奮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