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順霞



摘 要: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適應新時代下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文章作者采用文獻資料法、調查法、實驗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以實驗學校五年級148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對實驗班的學生進行一學年的拓展訓練教學,對對照班的學生進行傳統體育教學,并對實驗前后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和群體意識進行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班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明顯優于對照班學生,并且進行拓展訓練后的學生整體體質健康狀況有較大幅度提升,實驗后,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學生在體質健康得分方面有顯著性差異(P<0.05)。實驗班學生身體素質在速度、力量、耐力、靈敏度方面有顯著提升,明顯優于對照班。實驗后,與對照班相比,實驗班愿意積極參與群體活動的學生顯著增多,不愿意以及拒絕參與群體活動的人明顯減少,而且有較強的合作意識。將拓展訓練融入小學體育教學,符合新時代的教育特點和學生的發展方向,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拓展訓練;小學體育;實驗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24X(2021)31-0034-02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堅持健康第一,實施學校體育固本行動。” 拓展訓練是實現有效體育教學的新興教育模式。拓展訓練活動融入體育教學是以體育元素為基礎,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為主要目標,其具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作用。拓展訓練兼具知識教育和社會實踐的雙重作用,對促進學生全面性發展具有獨特的價值。
學校體育教育主要是通過體育活動使學生的身心達到健康標準的一種活動。拓展訓練的特點是通過訓練促進參與者的心理素質、思想意識、身體形態不斷提升,通過訓練使參與者各方面都達到健康狀態,使參與者在學習和人際交往中都能擁有較大的優勢,從而獲得身心健康。
拓展訓練融入小學體育教學中,是依托校園基礎設施,以體育教育內容為基礎,運用體驗式教學模式讓學生參與訓練,從而使學生的運動技能和協作能力都得到提升,最終實現身心健康。拓展訓練是基于體育教學內容,通過體驗式教學讓學生擁有協作意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為學生后續的發展奠定基礎。
一、 研究目的
新課改的要求是根據學生未來發展需要而提出的,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實現全面發展。拓展訓練活動的設計必須基于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貫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一方面,拓展訓練要求自然化,實現陽光體育;另一方面,拓展訓練項目種類豐富,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設計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拓展訓練在形式、內容、教育效果上都應以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為依據,讓學生能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并在與同伴的合作中提升協作能力。隨著社會的發展,個人獨立發展模式已經成為過去,團隊協作是未來發展趨勢。為了讓小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的社會,需要培養其協作能力,而拓展訓練是培養小學生協作能力的一種極好的途徑。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五年級四個班(每個班37人)148名學生為實驗對象和調查對象。其中,筆者將148名學生分為實驗班和對比班,各74人,分別進行一年的拓展訓練教學和傳統體育教學。在實驗前后,對148名學生進行群體意識的調查。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搜索中國知網數據庫,分別查閱以“拓展訓練”和“小學體育教學”為關鍵詞的文獻資料,了解小學體育教學研究現狀和拓展訓練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情況,從而為本研究奠定理論基礎。
2.調查法
通過對從事拓展訓練的專業教師以及小學體育教師進行咨詢和訪談,了解拓展訓練的發展情況,及其所具有的優勢和融入小學體育教學的方法。筆者對學生和家長也進行了訪談,掌握了學生和家長對拓展訓練的看法,從而記錄下來成為本研究的依據。
通過對實驗前后學生的群體意識進行調查,即學生參與群體活動的意愿以及合作意識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實驗前后的群體意識情況,為實驗前后學生群體意識對比提供數據支撐。實驗前后各發放148份問卷,實驗前回收146份問卷,有效問卷為145份,回收率98.6%,有效率為99.3%;實驗后回收145份,有效問卷為145份,回收率97.8%,有效率100%。
3.實驗法
本研究以五年級四個班(每個班37人)148名學生為實驗對象,分為實驗班和對照班,各74人。實驗前對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和群體意識進行差異性檢驗,均無顯著性差異。
實驗時間:一學年。
實驗干預:實驗班和對照班都由該校體育教師對其進行體育教學,但采用的教學方法不同。其中,實驗班采用拓展訓練教學,對照班進行傳統體育教學。
實驗方法:按《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對實驗前后學生的體質健康測試指標進行統一測試,并將實驗前后的實驗班和對比班的測試數據進行對比,從而得出拓展訓練對實驗學生身體素質的影響情況。
4.數理統計法
運用Excel辦公軟件 和 SPSS17.0 軟件,對回收的問卷進行整理,并將問卷調查數據和實驗測試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從而得出拓展訓練融入小學體育教學是否對學生的發展有效。
三、結果與分析
拓展訓練具有豐富的練習內容、有趣的練習形式和良好的練習氛圍。這些特點極大地提升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從而使運動效果得到保證。長時間的訓練后,學生的健康狀況得到了較大幅度的提升。
(一)實驗前后學生身體形態的結果統計
對拓展訓練實驗后學生的身高體重進行測試得出的BMI數據進行對比,結果顯示拓展訓練對學生身體形態的影響較小,P>0.05,如表1所示。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處于該階段學生的身體形態發展與運動關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