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紹春 劉麗云

摘要:高職教育學制改革使得專業課教學時數減少。以遼寧職業學院作物生產技術專業植物保護課程為例,探索學時銳減情況下提升專業課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以保證學生學習效果和學習能力的提高,并為其他學科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教育;植物保護;教學效果;途徑
中圖分類號:G71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4-1161(2021)05-0105-02
近年來國家積極倡導高職院校學制改革,由“2.5+0.5”逐漸變為“2.0+1.0”,縮短學校與企業的距離、教學與生產的距離,提高高職學生的實踐能力。高職教育學制改革使得學生校內教學時數減少,專業課難以達到預期教學目標。為此,本課題研究學時銳減情況下提升專業課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并進行有益嘗試,以同步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術水平和實踐能力。
1 專業學時分配現狀
進行學制改革后,遼寧職業學院作物生產技術專業教學時數設置發生了如下變化。從學院全局安排來看,一是學制由“2.5+0.5”改為“2.0+1.0”,校內教學時數減少416學時;二是綜合實訓和頂崗實習由原來的20學時增加為26學時,校內教學時數減少312學時;三是為了強化學生基本素養和身體素質,近年來增加了安全教育、勞動教育、美育與優秀中華傳統文化、創業創新技術等課程,如軍事理論課由36學時增加到148學時,體育課由64學時增加到96學時(增加一門拓展體育課32學時),增加3周勞動周78學時。
對比分析作物生產技術專業2015級和2020級人才培養方案,結果見表1。
由表1可知:作物生產技術專業2020級校內專業課教學時數與2015級相比,被擠壓掉548學時。2015級核心專業課程為934學時,2020級核心專業課程為604學時,減少了330學時,其中作為核心主干課程之一的植物保護課程由112學時降為48學時。而最初植物保護課程學時曾有過240學時、180學時、120學時,之后降至112學時、80學時、64學時,2020年最后調整為48學時,對比2015級和2020級,降幅高達57.14 %。
2 專業課程改革措施
面對學時銳減的情況,作物生產技術專業以植物保護課程為例進行了教學改革。植物保護課程的主要能力點可以區分歸納為作物病蟲害識別、作物病蟲害防治、作物病蟲害標本制作和農藥配制與施用。學時銳減后,經過反復研討,對課程內容進行精煉,將相應的技能要點融入第二課堂或興趣小組、企業實踐、創業大賽等環節,有效保障了學生相應能力的學習,摸索出一些借得借鑒的經驗。
2.1 精簡教學內容,改變教學方法,向學生自主學習要效果
很多教師在學時壓縮的情況下選擇大幅度減少理論學習,但經過實踐認為這一方法并不可取,因為沒有一定理論支撐的學生,畢業后很難實現自我成長,無法自主進行未知病蟲害學習和防治實踐。為此,通過教學研討精簡教學內容:總論中重點保留病蟲識別、病蟲發生基本規律,將病蟲害綜合防治融入各論教學中;各種作物病蟲害防治內容由最初的重點病蟲害全講改為當地種植作物常見病蟲害各講1~2種,重點讓學生領會如何將基礎理論融入生產實踐,把大部分時間放在講解病蟲害識別上,而發生規律和防治方法放在課后學習和探索中。這樣有選擇性地教學,既能讓學生學會重點病蟲害防治知識,還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2.2 成立第二課堂或興趣小組,向課后時間學習要效果
在有限的學時外,植物保護教研室成立了昆蟲興趣小組和植物病害興趣小組,接納學有余力且對本課程興趣深厚的學生,在課后和周末帶領他們識別常見作物病蟲害、采集并制作病蟲害標本、參加防治實踐等。興趣小組的學生學習效果提高、實踐能力增強,進入企業后獲得了較高的評價。
2.3 充分利用企業實踐教師,向綜合實訓和頂崗實習要效果
由于校內學時嚴重壓縮,第三學年的綜合實訓和頂崗實習變得尤為重要。在這兩個階段內,學生在企業師傅的引導下更多地參與病蟲害防治實踐、積累經驗,校內教師也會分時段進入企業指導。由于這兩個階段的實踐內容與農時緊密結合,學生完全融入生產實踐,有更強的參與感和迫切的探索意識,主動探究能力增強。
2.4 充分運用信息化技術,向先進教學手段要效果
傳統的理論加實踐教學已經遠遠不能適應當前高職教育的要求,應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等先進手段解決田間實踐教育缺乏的問題。遼寧職業學院與超星公司合作建立課程平臺,制作大量形象直觀的課程圖片、視頻,錄制微課、操作錄像,并充分利用網上資源,使教學更為直觀。該平臺既可供教學使用,也可供學生繼續學習使用。在課內學時減少的情況下,讓學生在課前和課后時間自學,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2.5 積極開展技能競賽,向以賽促學要效果
結合專業活動,在校內開展標本制作大賽和病蟲害防治大賽。標本制作大賽要求學生到田間采集標本和人工飼養某些蟲態并制作一套昆蟲生活史標本,學生在活動中提高了識別昆蟲的能力,掌握了昆蟲危害特征和病害癥狀特點,了解了病蟲習性如越冬場所、越冬形態、危害時期、危害部位等知識,標本制作水平也有所提高。病蟲防治大賽要求學生根據田間發生的實際病蟲自己選擇藥劑、配制藥劑并進行防治操作,學生在活動中了解了農藥品種和特性,掌握了農藥配制方法和施用方法。
3 結語
在學時銳減的情況下,作物生產技術專業植物保護課程通過推行多種改革措施,有效提升了教學效果,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的職業發展道路更加順暢,也為其他學科教學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鑒。
參考文獻
[1] 李曉紅,楊賢均,王業社,等.園林植物保護實踐教學的改革探討[J].安徽農業科學,2021,49(3):276-278.
[2] 李燁,張艷紅,王永紅.基于實踐教學模式的園林植物保護技術教學實踐與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8,38(1):168-170.
[3] 陳艷,覃曉春,閆哲,等.植物保護創新創業課堂課程建設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20(36):214-215.
Research on the Way to Improve Practical Teaching Effect of
Plant Protection Course
HOU Shaochun, LIU Liyun
(Liaoning Vocational College, Tieling Liaoning 112099, China)
Abstract: The reform of schooling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duces the teaching hours of specialized courses. Taking plant protection course of crop production technology major of Liaoning Vocation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specialized cours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sharp decrease of the class hours, so as to ensure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 and learning ability,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of other subject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lant protection; teaching effect;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