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階段是數學學習的關鍵時期,有效的學習方法能夠為學生成績的提升帶來保障.“共享式學習”作為一種新穎的學習方法,被廣泛應用.“共享式學習”就是把個人的知識感悟與他人一起分享的學習形式,在“共享”的學習中,學生既是參與者又是構建者,實現了師生、生生之間的信息交流,凸顯了互動的狀態,在對話中實現了共同進步.文章對于高中數學課堂中“共享式學習”的有效性,做一個簡單的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高中數學;共享式學習;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1)27-0040-02
收稿日期:2021-06-25
作者簡介:施建華(1980.9-),男,江蘇省啟東人,本科,中學高級教師,從事高中數學教學研究.
基金項目:本文系南通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專項課題《核心素養下的高中數學“共享式學習”有效性研究》課題(課題立項號:QN2020010)研究成果.
實現高中數學課堂“共享式學習”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師把教學目的轉化為學生怎樣實現有效學習上來,積極引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通過自學、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一步步地實現有效的學習.教師需要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靈活轉換學習方法,通過優化教學的形式,實現“共享學習”的有效性.
一、“共享式學習”的概述
“共享式學習”泛指一切以合作、共享為手段的教學模式,以提升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成績、培養學習能力為主要目的,主要表現在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共享交流、教師與教師之間的教學共享等方面.
然而,“共享式學習”的應用,也引發了不同的探討.一方面認為“共享式教學”是教育改革創新的發展走向;另一方面,提出“共享式學習”有很多弊端,其中包括:忽略學生的個人差異、忽略教師在對話中的地位、忽視課堂教學的組織等.但可以肯定的是,這種教學方式的改變一定是國內教育發展改革的必然趨勢.
“共享式學習”可以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平等學習的機會,使學生能夠在參與學習、體驗合作的基礎之上,對知識內容產生深層次的理解,并讓每一個學生能夠展示自己的才華,為他們提供展現自己的機會.“共享式學習”將合作競爭與個人行為結合到一起,并通過組合的形式優化全局,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必要保障.
二、高中數學課堂“共享式學習”的應用策略
1.營造濃郁學習氛圍,順利實現共享學習
“共享式學習”需要師生雙方敞開心扉,實現深度的交流互動.首先,教師需要利用多媒體、生活化的教學工具營造濃郁的課堂教學氛圍;隨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按照性格、喜好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分組,設置有效的問題,讓他們在合作交流中共同解決,不斷提高學習效率,增強解題能力.高中教師需要與學生建立平等友好的師生關系,加強師生間的互動交流,促使學生“敢于質疑”“勇于提問”,推動“共享式學習”的有效實施.
例如,在《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和直觀圖》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中,教師通過多媒體創設情境,配合著音樂,朗誦蘇軾的《題西林壁》,學生陷入了其中的意境.隨后提問學生詩句的含義,教師將詩句背后的意義進行解讀.
教師:廬山是一座龐大的山脈,從各個角度各個位置看到的山都是不同的.這也反映了事物是有不同面的,從不同角度可能會看到不同的視覺效果,要想清晰地了解事物的整體,就需要從多個角度觀看物體.本節課我們會對不同的幾何事物進行分析,在初中階段,可能大家已經對不同的幾何體進行了學習,那么你們能畫出這些幾何體組合在一起的幾何體三視圖嗎?
隨后教師通過多媒體展示幾組空間幾何體圖片,讓學生通過畫圖的形式進行解題.學生先是以自主探究的形式解答題目,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設置提問環節,最后教師公布正確答案并且進行講解,增強學生空間幾何思維.
2.借助問題導向作用,發散學生數學思維
高中數學知識的內容相較于初中數學知識難度更大,抽象性更強.因此高中教師在開展“共享式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抓住學生好奇心強的這一特點,結合每一章節的內容,設計具有探索性的問題,促使學生通過合作交流進行解決,遇到難度較大的題目后,通過師生探討的形式進行交流解決,達到共享學習的目的.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二《空間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系》的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對平面圖形的知識進行復習,讓學生回顧原有的知識內容,為后面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師:平面圖形的基本元素有哪些?
學生:點、直線.
教師:它們都有哪些特點?
學生:首先,它們都是原始概念,點沒有大小、面積、厚度的限制,直線具有無限延伸的特點.第二,點一般用大寫英文字母表示,直線是用小寫英文字母表示.第三,如果能將點看作元素,那么直線就是點的集合.
教師通過大屏幕投影出棱柱、棱錐、棱臺的圖片.
教師進行提問:構成空間幾何體有哪些基本元素?
學生很快得到答案:點、直線、平面.
教師引入課題:什么是平面?點、直線、平面之間有什么樣的位置關系?平面有什么性質?這就是我們這堂課要研究的問題.
在課前導入環節,借助問題導向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通過“共享式學習”師生互動的形式,讓學生學習到點、直線、平面的相關知識,為后續的學習打下基礎.
3.賦予均等學習機會,促使學生共同進步
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共享式學習”,就需要為每一位學生提供公平的學習機會,不能差別對待尖子生和后進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學習活動中,通過獨立思考后,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實現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另外,教師需要對本班的學習狀況進行了解,依據每個學生的學習特點,作好分組,這樣才能通過有效的分組,加強后進生學習的信心.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二《空間直角坐標系》的教學中,教師在課前導入環節先創設問題:我們先來復習一下數軸的內容,如果學校西邊大約200米的位置有一座圖書館,怎樣才能確定圖書館的位置呢?隨后學生根據問題作答,畫出了數軸,用50米為一單位,確定了圖書館的位置.隨后進行小組討論,確定空間直角坐標系的位置.根據復習,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進行回顧,在復習舊知識的基礎上學到了更多的新知識,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人們對事物的認識程度而發生改變的.
隨后給學生講解鏈接模塊的知識:笛卡爾的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通過笛卡爾的夢讓學生參與到數學問題的思考過程中,讓每個學生都能通過思考獲取新知,都能夠獲得均等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建立點與坐標關系的概念,從二維到三維進行過渡,突破重點難點,讓學生體驗科學家探究問題的精神,一步步培養他們勇于探索的美好品質.
第三步,讓學生嘗試畫圖.在直角坐標系中,給出一些點,讓學生寫出這些點的坐標,這樣就能讓學生鞏固之前所學的坐標知識,并根據實際反饋的情況做出糾正.還可以給出另一坐標系上的點,讓學生寫出坐標的具體數據,再根據點的坐標,描述這些點的共同特征,先學習普通點的坐標,再學習特殊點的坐標,讓學生研究特殊點的特殊性,符合學生學習規律,能夠更加簡單地掌握知識內容,這也有利于學生總結規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師組織學生開展了合作交流的學習活動,讓每個同學都發揮自己的優勢,圍繞教材的知識點,通過對話、提問等形式,師生深入互動,一起深入探索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具體內容,幫助學生由淺及深地掌握知識點,配合以同桌互動合作學習的形式,進一步提升學習技能.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習效率,還把每個人的長處發展到了極致.
綜上所述,“共享式學習”體現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動態信息交流,讓學生在體驗與交流的同時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其間還通過教師在課堂中的引領,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同伴交流、合作學習中感受到了數學學習的趣味性,進一步提高了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熱情與興趣,使學生獲取終身學習的有效策略與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教師在數學教學模式中創新了教學途徑,成功地打破了傳統教學的模式,增加了學生對數學的熱愛,為將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錢琳.高中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途徑[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0):165.
[2]高云.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數學小組合作教學策略分析[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7):281.
[3]蘭婷.新課標下如何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J].中國新通信,2020,22(05):187.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