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亞
(河北外國語學院,河北石家莊 050091)
設計健美操課堂的教學活動時仍然要與傳統的健美操教學一樣,依據健美操運動的教學目標、教學對象和教學內容等基本情況來設計。本研究將健美操教學活動的設計分為了三個部分,即:課前(導學)、課中(導教)和課后(導練)。
(一)課前教學活動設計
1.課前教師的準備工作
(1)教學內容設計。在理清健美操教學內容所屬類別的基礎上,根據學生每節課要達到的認知目標、技術目標和情感目標等進行優化設計。在課堂實踐教學中貫穿相應理論知識,形成一個完整地健美操技術和理論知識并存的課堂教學體系。
(2)確定運用的網絡教學平臺,發布課前的教學任務。在上課前教師要提前建立好班級QQ或微信群,以便能夠及時上傳為學生制定的導學案和相關教學視頻學習資料。
(3)導學案的編寫要將健美操技術知識與理論知識相融合。教師在編寫導學案的過程中要根據本節課的內容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
2.課前學生的準備工作
上課前學生要主動地學習和觀看,教師下發的本節課導學案的內容以及教學視頻,并且學生還要根據自身的情況掌握好自主學習的進度,不能過快也不能過慢。對于導學案或相關視頻中不會的地方要來回地進行學習和觀看,實在學不會的知識、技能,可以在QQ、微信等教學平臺上與同學或老師進行交流探討,也可以留在課堂上,由教師進行講解。
(二)課中教學活動設計
課中教學活動主要是以健美操教師的引導、指導、點評、重難點的講解和學生的展示、鞏固練習為主。課前學生觀看和自學了教學內容,讓教師在課堂上有了充足的時間來組織學生進行鞏固練習,不僅增加了學生的練習次數,而且為教師在課堂上能夠關注到每個學生提供了更多的時間。
1.健美操的教學方面。教師通過學生們課上進行的個人或小組的健美操展示成果,能夠準確地掌握學生的自學情況。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自學情況有針對性的糾正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產生的錯誤動作和解決學生在自學過程中產生的疑惑。
2.健美操的技術動作方面。在課堂上教師可以任意選取一名或一組學生進行自學技術動作的展示。通過展示不僅可以了解學生們課前的自學情況,更有利于教師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
3.學生獨立學習方面。在布置教學任務時教師要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布置的教學任務難易程度要適中。課前學生要圍繞教師導學案中布置的教學任務,積極主動地進行自主探索,課中、課后通過學生的多次鞏固練習,熟練地掌握本節課的健美操基本動作。
4.小組協作方面。在每學期開始上課前,教師都會隨意地將學生進行小組的劃分,然后從小組中選一個學習、能力等各方面都相對較好的學生做組長,以便教師對小組的管理。每個小組的成員都會在小組長的組織和領導下,通過相互合作探討、互相幫助協作,來共同進步。
5.課堂評價方面。在健美操課堂中根據學生自主學習完成的情況以及展示的質量情況,采用教師評價、自我評價和學生互評相結合的評價方式。學生們通過觀看各個小組的展示來起到相互學習和一同進步的教學目的。
(三)課后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順利結束后,由教師給學生布置課下鞏固練習的健美操課后作業,學生提交作業,教師對學生的作業進行檢查和評論。課下作業是鞏固所學知識的重要手段。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掌握情況適當的布置課下的作業,并時刻關注學生提交的視頻作業情況,及時對作業加以點評。
學生的課堂采用課前導學、課中導教、課后導練的步驟進行教學,具體操作程序。
(一)課前:導學
課前的導學是指學生在上課前,教師先將本次課的教學任務和內容以問題和視頻的形式提前布置下發給學生,讓學生提前進行預習和自學。學生在導學案的指導和引導下,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索和實踐學習。學生通過完成教師布置的導學內容,對本節課要學習的新知識和新技能進行獨立學習和了解。
學生可以通過教學平臺、互聯網或者其他新媒體自行搜索導學案中的內容和自學本次課所學的技術動作要領及相關知識。通過學生課前的自學能夠達到在腦海中初步形成連貫的技術動作。
(二)課中:導教
課堂中的導教是指教師在課堂上針對學生課前發現的問題和展示環節的情況,進行針對性的集中教學和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問題。對于學生能夠通過自學或同學之間、小組之間的討論交流能夠自行解決的問題,只做適當指導、點撥和引導,從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和促進健美操課堂教學的質量以及效果。
課堂上,教師通過小組的展示,對學生課前導學的效果進行全面檢查,并由此來了解掌握每一名學生自主學習健美操的效果,同時對于學生在展示過程中存在的通性問題,要及時做好歸納總結;其次,學生對自己的學習內容進行總結、提煉問題并在小組內或組與組之間進行討論交流。教師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點評、糾錯和技術講解;再次,讓學生分組進行技術動作的交流和練習,此時教師應該在課堂上來回的進行巡視指導;最后,學生進行本節課學習情況的總結反饋,教師進行本節課教學整體情況的總結反思。
(三)課后:導練
下課前教師布置健美操技術練習的課下作業,通過導學案中的作業內容引導學生練習,讓學生達到鞏固、掌握本節課所學的知識的目的。
課上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的健美操技術動作已經有所掌握,所以教師要根據本節課所教授內容的重、難點和學生們在課堂上的綜合表現情況,安排適當的課后作業,幫助學生鞏固和掌握課上所學的內容。鼓勵小組練習和分層練習,對于接受能力弱的學生要激勵他們在課下進行反復多次的練習,最終達到能基本掌握水平;對于接受能力強的學生要加大練習難度和強度,激發他們的創新創造思維。
課堂教學分為七個環節(見圖1),即“回顧”“導入”“自學”“合作探究”“歸納總結”“達標測驗”“創新研討”。課堂教學的七個環節,實現了在課堂上教師以教為主的模式向學生以學為主的模式的角色轉換,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促進學生合作探究、歸納總結、創新創造能力的提升,對推進健美操課堂教學改革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圖1 教學環節示意圖
課堂實施的基礎為“兩備”和“三脈絡”。
兩備:第一,學生開展集智備學。學生們在導學案的引導下,帶著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去圖書館查閱紙質資料或上網查閱電子資料,通過自主學習來完成教師在課前下發的導學案中設置的問題。第二,教師實行集智備課。教師的集智備課不是一名教師自己單獨的備課或者幾名教師一人分一部分,然后再集中到一起的備課,而是集教師們的智慧去備課。
三脈絡:讓健美操知識的脈絡、技能的脈絡、德育教育的脈絡從頭到尾地流淌在教學課堂的每個角落之中。
(一)師生的角色進行轉變。健美操教學通過豐富課堂教學的設計、重建課堂教學的步驟、創新課堂教學的環節、構建課堂多元化的評價體系、改變師生課堂中的角色定位。
(二)小組建設。小組建設是課堂教學的最基本的形式。教師根據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按照各小組內成員之間要具有異質性和小組與小組成員之間要具有同質性的構建原則,對班級學生進行合理分組,使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小組內都會有展示自己的機會,有利于學生自信心的提升。
(三)集智備學。即研究式的集智備學、備課,從學生集體備學,教師集體備課起步。集智:通過集人、集思路、集做法、研究(揪)出其中的規律。備學就是要進行“十備”即:教師一要備課程標準,二要備教學大綱,三要備使用的教材,四要備上課的學生,五要備教學的重難點,六要備導學案,七要備導教案,八要備教學方法,九要備課下作業,十要備教學反思。
(一)學生的學習狀態變了。健美操課堂教學改革后,課堂的角色實現了“反轉”,學生從“綿羊”變成“學狼”,課堂上學生從被動的接受和吸收知識變成了主動地去探索和汲取知識。
(二)教師的教學狀態變了。課改后教師從課堂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出發,進行教學設計,引導學生學會自我學習,教師的角色由講解向啟迪轉變,教師也不再是課堂的主體,而變成了課堂的參與者、引導者以及服務者。
(三)教學質量提高了。課堂進行改革后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越來越強。學生帶著問題、帶著思考進入課堂,教師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教學,使整個課堂變成了師生共同求知、相互交流、互相評論和自我展示的絢麗舞臺。
總之,“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在健美操教學中的運用,培養了學生的創新創造意識、自主學習能力、批判思維和探索精神,有助于學生對健美操知識技能的習得,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有助于終身學習習慣的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