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占英

【摘? ? 要】隨著我國教育領域的不斷改革,新課改的推行要求小學數學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在教學突破系統知識的傳授方式,要秉持“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教學原則。作為一門邏輯性、抽象性較強的學科,數學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具有較高要求。基于此,本文就如何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進行了探究,并提出了一些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26-0026-02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Cultivation Methods of Mathematical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Zongdan Primary School, Majiaji Town, Weiyuan County, Gansu Province, China) YANG Zhanying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reform of the education field in our country,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requires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and in the teaching method of breaking through the system of knowledge, it is necessary to uphold "Teaching people to fish is worse than teaching people to fish." Teaching principles. As a logical and abstract subject, mathematics has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explores how to cultivate the self-learning ability of mathematics for the upper grade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reference.
【Keywords】Senior grade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training
由于受到傳統教學觀念影響,部分小學教師在數學教學中過于注重自身的權威性,要求學生在學習中按照教材以及自己設計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導致學生在學習中無法體現自主性,進而影響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并降低了其學習的效率和質量。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體現學生的學習地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個性化發展,加強其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從而促使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得到發展。
一、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習自主性
自主學習能力不僅展現了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也體現了學生是否具有自主學習的意愿。因此,在小學高年級教學中,想要培養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能力,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魅力,使學生具有自主學習數學知識的意愿。而興趣是驅使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要動力,只有具有良好學習興趣,學生才會具有自主學習的欲望,才會主動地學習。由于小學生普遍對未知事物具有較強興趣,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中運用新奇的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前時期,各種教學方法百花齊放,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靈活運用合適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比如在課前新課預習階段,教師可以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讓學生結合教學視頻高效預習;而在課前導入階段,教師則可以以多媒體開展教學,先向學生展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動畫視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再導入新課,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而在課堂教學環節,教師則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如情景教學、游戲教學的教學方式,并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進行自主探究、協作學習,通過良好的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在課后作業布置階段,教師可以選擇以實踐性較強并具有生活化的方式布置家庭作業,讓學生將學習與生活相關聯,以此提高作業的趣味性,并讓學生能夠學會主動探究,提升其對數學知識的探究欲,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二、加強基礎知識積累、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作為一門抽象性、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小學高年級數學需要學生真正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這一能力的提升還需要學生有豐富的數學基礎知識。由于數學基礎知識包含有數學計算能力、數學定理、法則與公式等方面的內容,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好引導作用,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嘗試自己推理公式,利用多種方法計算、解題,夯實學生的數學基礎能力,真正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加強思維引導、挖掘自主學習潛力
數學知識學習的過程其實是學習者不斷思考與探究數學知識原理的過程。由于每個學生都是一個不同的個體,因此他們的學習能力具有一定差異性。數學對于小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學習難度,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或多或少的會遇到一些學習問題,如果教師不能及時幫助學生突破這些問題,那么便會導致學生喪失學習信心,并阻礙了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基于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僅需要注重知識的傳授,也要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思路、明確學習重難點,以此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自主學習習慣。例如在小學高年級“圓柱的表面積”這一章的教學中,由于學生是第一次在學習中接觸立體圖形,因此難以找到學習思路,對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留意學生的學習過程,在學生遇到問題時及時給予幫助,避免直接給出答案,要引導并啟發學生將圓柱表面積的“面”拆分開來,分層兩個圓形和一個四邊形的面積,從而引導他們將以往學習過的平面圖形計算方法運用到立體圖形表面積計算過程中。如此一來,學生既掌握了圓柱表面積計算方法,也明確了類似題目的計算思路,同時通過教師引導,也充分獲取了學習信心。因此,這一教學方法不僅能夠有效挖掘學生的自主學習潛力,也綜合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合理選擇教學模式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選擇的教學模式與教學質量具有直接聯系,因此良好的教學模式更有助于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根據教學目標,設計與落實合理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在教育現代化發展的過程中,“翻轉課堂”與“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開展要求學生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翻轉課堂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合理調整,將課堂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是重視以學生為主體,注重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
在實踐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主要建立于信息技術基礎上,因此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靈活運用信息技術。比如,教師可以結合教學目標,就教材內容與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策略,讓學生通過課前預習進行自主學習,并結合教學視頻展開課外自主學習活動,使學生在預習中快速掌握新課內容,掌握數學公式和相關數學概念,更好地將其運用于數學難題解答過程中。比如在進行“質數與合數”這一章教學時,由于這一課知識比較抽象,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明確學習重點,并加強教學內容的引導性與探究性,傳授學生高效學習技巧;此外,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教師要有針對性地設計分層學習任務內容,使學生能夠結合教學視頻,通過自主學習明確“質數與合數”的概念。又如,教師在課堂上可以設置搶答環節,要求學生通過自主探究,計算出每個算式的乘數與被乘數是否互為倒數,并對最后倒數的性質進行總結,并將結論舉手告訴教師。學生通過自主探究,能夠快速得出:若兩個數相乘等予以,那么這兩個數互為倒數,且1的倒數為1,0沒有倒數。如此一來,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課堂專注力。
五、結語
綜上所述,想要有效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要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并加強學生的基礎知識積累,挖掘其自主學習潛力。在實踐中,教師要靈活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在教學活動中要注重引導學生發展數學思維,使學生掌握數學思想方法,為提升其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奠定基礎,進而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玉梅.如何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能力[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論壇(重慶會場)論文集.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20.
[2]楊建榮.發展數學素養 提升學習能力——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素養有效策略的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7).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