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斌岳
【摘? ? 要】不斷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是小學數學教師都在追求的教學目標,教學效率與教師使用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有著直接的關系,也受學生學習態度的影響。本文結合對小學數學教學現狀的分析,探討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27-0030-02
On th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Chaisi Primary School, Baimiao Hui Village, Kongtong District, Pingliang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HAI Binyue
【Abstract】Continuously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is the teaching goal pursued by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Teaching efficiency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teaching mode and methods used by teachers, and is also affected by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s. This article combines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to explore way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Keywords】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Efficiency; Strategy
一、小學數學教師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教學模式過于僵化
數學是一門與日常生活聯系緊密的學科,認真開展教學活動對于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有著重要意義,可以使學生利用數學思維來展開對問題的思考和分析。但是在很多數學教師開展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教學模式存在過于僵化的問題,沒有對學生的數學思維進行培養,導致很多學生無法利用數學思維來思考數學問題,嚴重影響了數學教學有效性的不斷提升,需要教師認真反思并加以改善。
(二)課堂教學趣味性不足
小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能否產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直接關系到教師的教學效率。但是很多教師并未重視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他們在教學過程中習慣了按照自己對數學問題的理解和認識來開展課堂教學,由于教學內容枯燥無味,導致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無法得到激發,這在目前也是影響數學教師教學效率的主要原因。
(三)缺乏對學生解答數學問題方面的指導
數學作為一門應用性極強的學科,學習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更好地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但是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習慣于讓學生死記硬背教材中的理論知識和教師解決問題的方法,由于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不注意對學生解答數學問題進行系統全面的指導,導致學生很難靈活運用數學基礎知識來解答實際的數學問題,這在目前也是制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主要原因。
二、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特征
(一)師生之間能夠進行良好的互動
構建小學高效課堂是每一個小學教師都在追求的目標,借助對高效課堂進行的分析可以發現高效課堂開展過程中,師生之間能夠進行良好的互動,在互動中師生之間可以加深了解,這對于教師更好地指導學生學習能夠發揮出非常積極的作用,使課堂教學取得理想效果。
(二)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心理變化
小學數學高效課堂還具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征,那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經常關注學生學習的情況,也非常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變化。教師只有做到了這一點,才能從學生的表情、動作中分析出學生對章節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情況,對于教師更加有針對性地做好對學生的指導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
(三)注重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對小學數學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集中體現在教師更加注重對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這與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也有著密切聯系,因為核心素養培養目標與構建高效課堂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理解和掌握小學數學基本知識點,不斷提升小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所以構建高效課堂要緊緊圍繞培養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開展各項教學活動。
三、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策略
(一)積極運用多媒體設備開展課堂教學
為了不斷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不斷提升,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運用多媒體設備開展課堂教學。多媒體教學與傳統的教學活動有很大不同,能夠借助形象生動的資料展示使學生在腦海中形成深刻的印象,同時也能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注意的問題。由于多媒體教學具有非常強的趣味性,因此小學生會對數學知識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教師只要將趣味的教學課件與教材中的知識點結合起來,就能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更好地展開對數學知識的學習,便于學生更快地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知識點,并在理解的基礎上靈活運用知識點來解決生活中的各種數學問題。
(二)積極做好教學情境的營造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學情境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對小學數學教師營造教學情境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在平時不斷加強對小學數學教材和學生的研究,注意從學生日常生活中尋找教學素材,利用學生最熟悉的場景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情境,將數學知識巧妙地融入教學情境中,以此做好課堂教學的導入,使小學生能夠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并借助教師系統全面的指導,積極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教學活動,在營造教學情境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或游戲教學法做好對學生學習的引導,使課堂教學取得理想的效果。
例如:在講解“圓的周長”這一節知識的過程中,為了幫助學生更快融入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就可以積極借助生活中的案例引導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一個圓形的水池,讓學生探討計算圓形水池周長的方法,學生就會提出直接用尺子測量的方法。教師對學生的測量方法表示認同,同時提出另一個問題讓學生思考,“如果圓形的面積非常大,大到無法用尺子測量了,應該怎么辦?”學生就會感覺無從下手,由此教師就可以引出本節課所要教授的主要內容,圓周長的計算公式C=2πr,并借助公式的變形使學生掌握計算圓的直徑、半徑的方法,以此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當學生掌握了問題計算的方法之后,教師可以結合學校圓形的花壇,引導學生借助對花壇半徑的測量來計算花壇的周長,同時也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尺子測量來驗證公式的有效性,以此加深學生的印象,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積極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為了不斷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小學數學教師要多使用小組合作教學法,利用這種教學法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教學活動能夠充分激發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認真展開對章節知識點的學習,教師只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做好引導,幫助學生解答合作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就能使學生快速理解本節課的重點知識,同時學生在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個人的自主學習能力也能得到不斷提升,學習積極性也能得到增強。
以扇形統計圖知識點為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在小組合作學習開始之前,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統計知識的用途,并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討論自己見過的各種統計圖。在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對統計有了初步認識之后,教師積極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學生在課后運動的畫面,就可以組織各個小組結合對畫面的觀察,統計出畫面中各種體育項目的參與人數,在學生完成統計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繪制條形統計圖,并指導他們運用自己所學的數學知識來計算參與各種體育項目的學生在總人數中所占的百分比。當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通過教師提供的案例對統計方法有了初步了解之后,教師就可以引出本節課所學知識點:扇形統計圖的概念和繪制方法。教師先要向學生介紹扇形統計圖的原理,讓學生明白統計圖其實就是用圓來表示一個整體,各個百分比就是扇形圖的一部分,教師就可以結合學生計算出的各個體育項目所占百分比來引導學生繪制扇形統計圖,學生可以借助小組合作學習展開對扇形統計圖的學習,在親自動手繪制的過程中,學生數學學習能力就會得到不斷提升,同時也能夠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四、結語
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對教師的教學活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教師不斷加強對學生的研究,積極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利用好多媒體教學設備,積極借助問題做好對學生學習的引導,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還要注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開展課堂教學,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成千瑞.關于提高小學數學教育效率的策略探析[J].學周刊,2019(05).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