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菁

□甘
【摘? ? 要】初中道德與法治這一科目的創設,不僅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構建起初步的道德與法治理念,同時也影響著初中學生的個性與思想意識發展成長,影響著初中學生對于日常生活實際的認知與情感態度。因此,道德與法治教師應該不斷革新教學思維,轉變教學方式,重視學生實際能力的提升,培育全面發展的人才。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
中圖分類號:G63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27-0054-02
Analysis of the Life-oriented Teaching Strategies in the Moral and Rule of Law Classe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Chengguan Junior High School, Wushan County, Tianshui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LI Jing
【Abstract】The creation of the subject of ethics and rule of law in junior high schools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help students build up the initial concepts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but also affect the development and growth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ersonality and ideology, and affect their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attitudes in actual daily life. Therefore, teachers of ethics and rule of law should continue to innovate their teaching thinking, change their teaching methods, pay attention to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cultivate talents with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Keywords】 Junior high school;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Life-oriented
日常生活中蘊藏著無窮無盡的教學素材,各個學科都與生活實際具有緊密的關聯。因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能單單停留在口頭教學上,而是應該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將知識形象化、直觀化,促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掌握知識。基于此,下文將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措施進行分析與闡述,旨在為教師提供些許建議與思路。
一、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道德與法治這一學科的主要目的就是對初中學生的身體與心理成長發育起到有效的推進作用,促使學生可以在未來的學習與生活中學習怎樣面對他人與集體,在未來走向社會以后也可以完善把控好社會關系,并處理好道德問題,培育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與行為意識,幫助學生形成價值觀、人生觀,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因此,在道德與法治這一科目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整改優化自身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學會將日常生活中的元素有效引入,實現道德與法治課堂的生活化,引領學生用心去感悟,從而對周邊的事物與生活產生熱愛之情。
道德與法治如若經由生活化教學形式則可以讓學生將實際與知識有機結合,提升學生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上的生活化教學策略
(一)收集生活素材,完善課堂教學
初中階段的學生因為正處于青春期階段,具有較為強烈的好奇心理與探索心理,喜歡一切新鮮有趣的事物。因此,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實際教學進程中如若一味對照教材進行講授,將會很難有效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產生抵觸心理。不僅教學素材十分有限,教學氛圍也無法有效形成。在新課程標準下,道德與法治教師應該有意識地收集并總結與教材內容相關的生活素材,創設生活化課堂,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緊密相連,這樣在充盈教學內容的同時,還可以起到激發學生學習動力與增進學生對知識的感悟的作用,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
例如,教師在向學生講授人教版初中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網絡改變世界”這一課程時,就可以在實際教學進程中向學生引進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的“快手”這一視頻軟件,同時應用手機與學生一同拍攝快手短視頻,教師與學生共同操作進行視頻剪輯以后發布到軟件之中,并經由多媒體技術大屏幕向學生展示播放,共同討論其他人為視頻的點贊與評論,促使學生可以切身體悟互聯網與人們日常生活之間緊密的聯系,了解網絡為人們的生活帶來的便捷,并同時提高學生自身正確應用互聯網的能力、牢固把控互聯網自我保護的水平,從而可以抑惡揚善,享受健康綠色的互聯網世界。
(二)創設生活情境,革新教學方式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的課堂中進行生活化教學,教師就應該為學生創設有效完善的生活化情境,促使學生設身處地感受道德與法治的知識學習與道德與法治的知識氣息。生活化教學情境的有效創設,是生活化教學進程中的重要組成,其不僅可以有效引領學生回味日常生活、深刻體悟日常生活,還可以有效帶領學生在生活情境中積累學習經驗、把控道德與法治的相關知識。因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教師也可以依據實際教學內容主題為學生再次展現日常生活情景,革新優化學生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學習感悟,同時高效提升學生對于提倡生活中實際出現的問題的處理與解決能力。
例如,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向學生講授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讓友誼之樹常青”這一課程時,就可以通過互聯網在網絡平臺中尋找一段一對好朋友在吵架爭執的視頻,并經由多媒體技術大屏幕向學生展示。在學生觀看完畢以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幾個相應的問題,如:“同學們,在你們的心中,你們覺得好朋友應該是怎樣的?你有自己的好朋友嗎?你與他之間發生過怎樣的故事呢?如若你的好朋友犯了錯誤,你會揭發他還是會幫他隱瞞呢?”等等。通過這種生活化問題的提出,以及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引領,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學習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問題的思考與探索。在學生討論完畢以后,教師可以點名讓學生進行問題的回答,并且讓其他學生對其進行點評,或者提出相反的意見,最后經由教師總結歸納。在學生進行分析、討論的進程中,可以切實有效幫助學生解決在日常生活中交朋友的相關問題,也可以讓學生深刻了解真正的朋友的內在含義,實現道德與法治課堂的事半功倍。
(三)布置生活化作業,鞏固學習成效
所謂生活化教學,不僅是一種有效的課堂教學方式,更是教師最終的教學目標。任何一門學科的教學都要回歸生活,實現學生可以應用學過的知識,處理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實際問題。因此,教師在為學生布置課堂作業與課后作業的進程中,也可以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出發,引領學生應用自身所學到的知識處理生活中遇到的現實問題。在鞏固復習課堂中學習的知識與學習成效的同時,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實際應用水平,實現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教師在向學生講授人教版初中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愛在家人間”這一課程時,就可以為學生布置一個課堂作業,讓學生寫一寫自己想對親人說的心里話,在寫完以后學生可以選擇公開念一念,也可以選擇收藏在筆記本中。在課堂教學結束以后,教師可以趁熱打鐵,為學生布置一個課后作業,也是一項與日常生活相關的生活化作業,即引領學生應用課后時間,為自己的父母做一頓簡單的晚飯,從食物材料的準備到烹飪,再到洗完收拾桌子等都經由學生自己負責,同時,讓學生將自己進行晚餐制作與制作成果通過照片的方式記錄下來,形成文字類型的感悟。從而在實際實踐作業的帶領下,使學生深刻感受到家人平時對自己的付出,并通過這一實踐作業的機會,拉近學生與家人之間的關系,促進與父母之間的交流。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有效增進課本中的知識與日常生活之間的距離,也可以有效激起學生對于家庭與家人的愛。
三、結語
綜上所述,生活化教學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來嶄新的、高效的教學方式,將其合理應用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可以從實際生活的角度幫助學生更加完善地理解掌握相關知識,從而在充盈教學課堂,革新教學方式,鞏固教學成效的同時,顯現出道德與法治教學的良好作用,引領學生將學到的知識完善應用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方面,切實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有效推進學生的學科思維與綜合素養發展進步。
參考文獻:
[1]鞠志剛.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究[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0(07).
[2]董愛霞.生活化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實踐策略[J].新課程,2020(14).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