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微雅 張晗
摘? 要:隨著生活審美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關注設計中的情感因素。服裝設計應嚴格遵循情感文化設計基本理念,將消費者的整體情感文化需求與服裝設計有機結合。本文在前人相關研究結論基礎上,對情感因素在服裝設計中的體現進行了研究分析。對當代職場社會經濟背景下的中國年輕上班族人群形象的定位,從他們工作活動方式、生活方式、娛樂活動方式、情感上的表達方式等進行深入分析。將情感因素在服裝設計中的表現,通過系列設計作品進行應用實踐。
關鍵詞:情感因素;服裝設計;設計應用
現代社會迅速發展,人們的精神生活水平日益改善,然而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卻逐漸減少。情感化的設計開始被人們所重視。現代設計在滿足人們日常需要,審美認同的同時,還需要挖掘人們的內心情感,滿足精神需求。如今的設計需結合人們的需求和情感,加強設計中的情感因素已成為未來服裝設計的主流。
一、研究背景
隨著21世紀我國科技的不斷進步,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在人們的精神生活水平日益得到改善同時,人們的工作壓力也在不斷增大。“996”這個詞在近幾年頻繁出現,它泛指工作時間從早上9點到晚上9點,每周工作6天的工作節奏。但是打工人們對996并不買賬,紛紛在各種社交平臺上表達自己的看法和不滿。
在北歐國家瑞典,所實施的工作時間普遍是6小時制。從上司到下屬,對待工作的態度都與中國截然不同,很少加班,下班后不處理工作等現象在瑞典是很普遍的事。員工是公司最重要的財產。更多的工作時間不能代替更短的工作時間。員工工作6小時,工作效率甚至比競爭對手高。縮短工時,產能也不會下降,這是瑞典人民贊同的工作節奏。
二、研究目的
在中國文化傳統中,服裝可以體現人們的情感態度。古代的服裝多用顏色和圖案來表達不同含義,例如水波紋有海納百川的吉祥寓意,蝙蝠紋有生活幸福的寓意。近現代服裝的變化迅速,改革開放前的服裝樸素,顏色款式單一;改革開放后服裝迅速發展,服裝也不僅僅是為了保暖防風,更多的是為了體現穿著服裝人的內心情感,個性特點。“我們很難找出任何種東西是比服裝更具體、更富有意義,而且與日常生活的關系更密切,也沒有任何東西是比服裝更容易被認為理所當然地存在著的”美國服裝社會心理學家蘇珊·凱瑟曾說。在人們追求個性的時代背景下,服裝也出現了許多新的風格,從以前的古典風格,優雅傳統風格,到如今的賽博朋克風格,Y2K(千禧文化)風格,都體現出人們越來越頻繁的運用服裝來展現自己的情感態度。研究情感因素在服裝中的應用,不僅是對當今“996”工作狀態的一種反應,更是對工作壓力給人們帶來的身心影響的一種思考。本文以年輕上班族的角度出發,圍繞當今的“996”上班現狀,從人們的內心情感的視角下,以及對流行趨勢的分析,研究當下人們的情感因素在服裝設計中的體現,試圖為現代服裝設計的發展貢獻一點小力量。
三、情感因素及情感因素在服裝中的體現
(一)情感因素的概念
情感是人們對外部事物作用于自身情緒與身體反饋。如果人們非常喜歡某個設計,這就說明該設計真正做到了滿足人們的需求。然而這種觀念在服裝中得到應用較少。服裝的功能性和人體工程學的設計被大多人認為是較為重要的。然而,服裝設計中的情感因素觸及到多方面,它注重消費者和設計師兩個方面的情感,體現了服裝設計過程中的一種人本主義。可以看出,服裝情感化的本質是滿足人心靈與身體的需求。服裝設計中情感因素的概念,并非普通的生活概念,而是設計作品對購買者的一類情感暗示所導致形成的情感歸屬感,此類情感不是客觀存在,而是屬于幻想出現的主觀現實。
(二)情感因素在服裝設計中的體現
服裝情感作為服裝心理的一部分,扎根于人們內心深處,形成每個人獨一無二的特色。2019年GUCCI的秀場,靈感來自于米歇爾·福柯提出的“圓形監獄”理論。他認為現代人的生活都在被監視著,無論是思想,意識,亦或是行為模式,無一不在被監視著。就連如此自由的時尚圈,大部分人的穿搭也在受著穿著模式和行為舉止的規范。種種都限制了大家對身份和外貌的看法和詮釋。在忙碌的上班族中,女性的弱勢體現的更明顯了。女性受到先天的各種限制,比如體力不如男性,不如男性一樣能接受長時間的加班;比如需要受到生理期以及孕期哺乳期的限制,需要在上班時請假,可能會耽誤工作等。因此,女性在工作中的焦慮更大。許多服裝設計師也在女裝中體現出上班族女性的堅韌。著名的服裝設計師高田賢三,KENZO所創建的品牌,能在他們的設計中看到女性的地位。20世紀時,時尚先鋒香奈兒女士是最先把男裝穿到自己身上的設計師,她打破了性別對服裝的束縛,為之后服裝的變革埋下了一顆小小的種子。
四、當代上班族人群形象的定位
(一)工作方式的定位
當代社會環境背景下的工作通常是“996”的工作模式,長時間的996讓那些初入職場的年輕人,從充滿熱情與希望,逐漸的缺少活力,麻木工作。很多人在經歷了社會的磨礪之后放棄了夢想,明白自己是一個平凡的人,沒有偉大的理想也能過正常的生活,所以要接受自己的平凡。只有那些依然熱愛生活,堅定追求夢想,對自己有清醒認識的人,才能源源不斷地有動力去努力工作,不斷進步,最終取得自己的成功。
(二)生活方式的定位
據調查,當代上班族主要有睡眠不規律、飲食不規律、鍛煉不足、缺少交流等危險的工作方式。這些危險的工作方式雖不會在短時間內體現,但是通過長時間這種危險的工作方式,會給人們的身體帶來不可挽回的結果。過著“996”工作節奏的“打工人”,生活方式也非常不健康。早九點晚九點的上下班時間,加上路上的交通時間,導致上班族們普遍過著晚睡早起的生活。“上今天的班,睡昨天的覺,花明天的錢。”這是對當代年輕的上班族最貼切的形容。
(三)娛樂方式的定位
上班族的娛樂方式分多種。一種是希望下班之后能立刻飛奔回家休息,度過玩手機的悠閑時光;另一種是下班后會有許多聚會,用喝酒蹦迪,卡拉ok,逛街等來充實自己的下班時間。選擇不同娛樂方式的上班族他們在日常所選擇的服裝也會不同。喜歡宅在家休息的上班族通常會選擇比較舒適的服裝去上班,而喜歡休息時參加熱鬧活動的上班族通常會選擇比較有個性,有設計感的服裝,舒適度在他們選擇服裝時并不排在第一位。
(四)當代上班族人群的情感表達方式
忙碌的現代社會使上班族下班后感到疲倦。他們沒有過多時間和親人聊天,也沒有時間和志同道合的朋友打交道。許多辦公室職員覺得他們對親人有所虧欠。據中國社會科學院不完全統計,全世界因情感問題而患精神病的上班族在世界上的比例是80%以上,辦公室員工的“情感空白”成為世界職業研究會的研究課題,其實不是辦公室員工沒有時間去處理情感問題,而是他們的工作方式造成的。現代上班族對自己情感的表達主要呈現兩種極端:1、壓抑;2、爆發,如果要解決辦公室員工的“情感苦惱”問題,一方面,需要國際和國家相關組織盡快制定合理可行的方案。另一方面,上班族需要分析自己的具體情況,想辦法解決問題,這樣才能在下班后走出“情感困惑”。
五、情感因素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實踐——以當代上班族人群形象為例
《I AM LATE》系列設計通過對當代上班族人群的調查與研究,找到關于當代上班族的苦惱和困惑,再結合服裝流行趨勢等,將上班族的情感因素融入服裝設計中。通過閱讀書籍、檢索雜志論文和收集網絡信息資源,從多方面分析了當代上班族的特點。通過多種設計方法、繪制效果圖和成衣制作的具體形式來完成這一設計。在結構上,主要對西裝不同部位進行拼接重組。在面料方面主要采以西裝面料為主,結合其他材料或面料進行搭配組合,在裝飾方面增加了許多亮眼的珠片設計,并運用了不同面料增加質感和層次感。不同面料的拼接結合,可以創造出多種質感的造型視覺感受,可以應用于服裝的各個部位,呈現出一種不同于普通上班族服裝的個性化、鮮明的新風格。
六、結論
雖然大部分人現在正處于“996”的工作節奏中,成為了工作的“奴隸”,但值得慶幸,科技的發展,社會的變革帶來的巨大變化,人們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展現個性,表達情感。在未來,時代所流行的服裝或許會放棄傳統的中規中矩的設計樣式,更加關注人們內心復雜而細膩的情感體驗,并將進一步強化服裝的人文色彩和情感表現力,以實現服裝的長久性趨勢,考慮到功能和形式以及情感因素的應用。
參考文獻:
[1][美]蘇珊.凱瑟.李宏偉譯.《服裝社會心理學》[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0
[2][美]唐納德·諾曼.設計心理學3:情感化設計[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3]馮漢宇.試析現代服裝設計語言中的情感化體現[J].質量與市場, 2020,(02)
作者簡介:
張微雅(1999.11-)女,江西宜春人,本科在讀,江漢大學設計學院服裝設計學生,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
張晗(1984.12- )女,江蘇江都人,碩士研究生,江漢大學,服裝設計教研室主任,講師,研究方向:當代染織服裝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