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彩芬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我國在不同行業上都有了新的進展,教育行業開始受到廣泛關注,在新的教改以后,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都有了新的改變。傳統的教學手段主要以照本宣讀為主,無法達到預想的教學效果。所以在新的教育變革的帶領下,教學要具有創新理念,以學生為主體,培養他們對語文閱讀的興趣,這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求教師在以后的教學中要不斷引導學生閱讀,讓他們對閱讀產生良好的興趣愛好,從而激發學生們對閱讀的積極性。本文作者主要是針對當前小學生閱讀興趣的不足進行了分析,同時也對如何培養學生對閱讀的積極性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興趣引導;積極性;策略
《論語》中有這樣的一句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理解就是人如果對某件事感興趣,他就會沉醉于其中。現實生活也是如此,人們都有自己喜歡的事物,并為之努力。在教學中培養孩子們的閱讀興趣愛好,需要循序漸進推進。閱讀可以讓人們拓展知識面,能夠提高人們的自身素質。而閱讀的培養最好階段就是小學時期,教師在教學中要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對閱讀的興趣,良好的教學環境會讓學生更加的熱愛閱讀。
一、現今我國小學生閱讀存在的缺陷
(一)以往的教學,忽視對學生對閱讀興趣的培養
在過去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仍以照本宣讀,強行灌輸的方式教學,這根本不能培養出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反而到起了反作用,造成學生閱讀只是為了完成學習任務而閱讀,有的甚至還會對閱讀產生反感。可以看出,傳統的教學教師沒有把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放在首位,只是考慮學生短期內的學習成績,卻忽略了這樣的教學會讓學生失去對閱讀的樂趣,無法培養學生個性。而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會因此沒有改變,甚至還會下降。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教師在日后的教學中反思。
(二)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起主導作用
傳統的課堂主體主要以教師為主,而新的教育變革以后,新的教育理念誕生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將在日后的教學中體現。這也要求我們的教學課堂的主體應以學生為主,然而,我們的教師還是有部分沒有真正理解新的教學理念,經常在課堂上以“很好”“不錯”等一些詞語對學生籠統評價,無論學生的回答如何,都給予獎賞,這就會讓學生對自己的回答有了肯定,卻沒有意識到自身的不足之處。
(三)小學生的閱讀相對單一
作為小學生,他們的識字量還不夠。然而每個學期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課本只有一本,這就降低了小學生的閱讀范圍,從而造成課堂上學生對閱讀感到枯燥無味。為了能夠獲得更好的閱讀效果,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引進一些課外的內容,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從現階段來看,還是有很多地方的小學生的閱讀拓展面存在問題,從而影響學生對閱讀的樂趣,同樣也影響到了學校的教學品質。
二、以趣引導,激發小學生閱讀積極性的建議
(一)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讓其在互動中學習
小學生需要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教師在課上要給予他們足夠的思考問題時間,比如說課本中的某個問題,教師可以讓學生間互相辯論,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同時,課堂的學習氛圍也很重要,教師要學會因勢利導,讓學生在課堂上盡情的思考和辯論,讓他們撞出智慧的火花,為我們的課堂增添生命活力。
例如,我們在教學《藺相如》這節課時,我先讓學生自我閱讀,并相互討論文章中每個人物的特點,同時還要求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將故事演出來。經過一陣激烈的辯論后,我選取了幾組學生分別上講臺將他們所理解的人物和故事情節演繹出來,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掌握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也能夠提高學生在學習閱讀中的興趣,而在相互辯論中,還能夠加深他們對文章內容的理解,還能讓他們智慧的火花再次相撞。如此,教師才能夠更準確的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做出客觀的評價,從而也提高了教學效果。
(二)融入多元化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新課改理念的不斷推進,新的教學模式不斷創新,比如說現在的情景教學、小組合作教學、多媒體展示教學等。每個不同的教學方式都有著自己的優勢和價值,都會獲得很好的教學效果。所以我們在日后的教學中,針對不同的內容,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同時也要在運用中不斷改進其中的不足,才能夠在真正的教學中獲得更大的收益。
例如我在教學《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文章時,在課上我將課后準備好的唐山大地震的視頻資料播放給學生們觀看,學生對唐山大地震中的情景感到害怕。學生對地震的災難有了初步的了解以后,我將要學習的課文帶入到主題中來,讓學生仔細閱讀這篇文章,同時讓他們感受下這位年輕的爸爸是如何經過三十八小時救助自己的孩子及孩子的伙伴的,并讓他們從中找出哪些詞語描繪出父親的偉大。通過情景教學模式的帶入,讓學生不僅對父親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讓他們對閱讀產生了興趣,進而激發他們對學習的積極性。由于學生對本堂課的情感未盡,我又為他們留了課后作業,讓他們搜集一些關于地震的資料,第二天課堂上展示,這也是為了提高他們課后閱讀的獨立能力。
總之,在新教改以后,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已經成為教師教學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這并非易事,需要我們教師要循序漸進的推進,才能讓我們的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更加豐富他們的知識面,真正實現新課改的教學理念。
參考文獻:
[1]張曉君.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改革策略分析[J].名師在線,2019(04).
[2]李玉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情境創設策略[J].學周刊,2018(19):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