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原版繪本是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課外讀物之一,越來越受到家長和老師的關注。如何在小學英語課堂高效的使用原版繪本是小學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本文探討了如何解決原版繪本在中國小學課堂語言點和學生年齡差的問題以及如何解決學生對繪本蘊含的文化意識缺失的問題。
關鍵詞:繪本;語言點;文化意識
一、中國英語繪本教學的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英語在我國占據了很重要的地位。掌握英語是國家打開國門,個人獲得更多發展機會的必要條件。因此,在早年學習英語的基礎上,國家越來越重視英語教學的質量。在2001年《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更是明確規定了從小學三年級起必須開展英語課程,一些一二線城市更是在一年級就為學生設立了英語課程。其中,要求根據小學生不同的年齡階段特征和認知發展,培養與之相匹配的英語閱讀技能。由此,英語繪本閱讀在中國越來越普遍。
然而,學校英語課程中學生的閱讀時間和閱讀量有限,而且涉及到考試壓力,課堂內閱讀完全不能滿足掌握閱讀技能所需要的量。再此之上,教育者和家長都意識到加強學生英語閱讀的重要性,爭取一切課內外的時間讓孩子閱讀。市面上隨之出現了許多不同種類的外語繪本,其中最主流的是直接從外國引進的英語原版繪本。
二、如何讓繪本更適應課堂
(一)語言本身
大多數有名的外國繪本編寫的對象是以英語為母語國家的孩子。因此,在語言上,國外三歲孩子的讀物的可能在國內需要六歲孩子才能理解。例如:繪本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故事內容為變換不同的動物以及重復功能句:xxx, what do you see? I see a xxx looking at me. 重復的句型中涵蓋了九種基礎色和九種常見動物,讓孩子掌握基礎顏色和動物的同時,學會用顏色來描述動物。繪本本身顏色鮮亮,啟蒙階段的孩子能被圖片上的動物所吸引,但是內容上他們還不能消化。在學習語言本身的層面上,國內小學階段一二年級的孩子學習這本繪本時,可能就會覺得故事情節比較單一幼稚,缺乏吸引力。因此,教師和家長需要在此基礎上進行拓展練習,比如變換動物和顏色的搭配,增加對相同顏色不同物體的提問,使學生能達到用顏色來描述除動物外的實物。除此之外,還可以拓展動物叫聲的學習。
(二)文化差異
外國原版繪本本身也會涉及很多當地的文化背景知識。對于中國學生來說,這一塊也是無法深入理解和體會的(王薔,2020)。因此,需要老師在課堂開展時,給與足夠的背景知識導入,從而學生才能更深層次的理解故事,體會故事中人物的心理變化和故事發展的起伏。比如:Lulus Christmas語篇講述了一個名叫Lulu的小姑娘為了圣誕節所做的一系列準備以及她自己對圣誕節的憧憬。圣誕節對于很多學生來說是不陌生的。圣誕老師,圣誕樹,馴鹿是孩子們眼中圣誕節的代表事物。可是,圣誕節西方人都吃什么?他們是怎么慶祝圣誕節的?以及為什么他們要過圣誕節?這幾個問題可能只有少數學生能回答。所以在學習繪本之前,要給學生搭建足夠的腳手架。讓學生感知到圣誕節在西方人眼里的重要性,從而達到情感共鳴。這樣一來,學生在學習本繪本時才能對Lulu所做所想有深入的理解。在給與足夠的文化背景知識梳理后,學生能在掌握語言層次知識的同時,將繪本本身反應的文化與本國文化進行鑒別和對比,比如圣誕節和春節的對比。發現文化差異后,學生能形成新的、多元化的文化意識,從而提升學生的國際理解能力和對異國文化的包容性。
因此,大多數原版閱讀不能直接用于中國學生。選擇適當的繪本是培養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首要條件。原版繪本教學需要分析學生學情和繪本本身。了解學生在一定年齡階段的心理需求和認知能力。做到不完全拘泥于繪本本身,給學生創設更多的情景去運用繪本上的語言知識。除此之外,了解繪本所隱射的文化情感脈絡,給學生補充足夠的文化背景知識,從而讓他們能在學習時產生情感共鳴和文化輸入。綜合以上,繪本學習應該讓學生掌握到繪本中顯行知識-語言點和隱形知識-文化或情感信息。這樣的繪本學習才是有意義的。
參考文獻:
[1]王薔,敖娜仁圖雅. 2020小學英語分級閱讀教學:意義、內涵與途徑。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楊芳. 2019在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J] 基礎教育研究教改研究(24)23-24。
[3]霍文保. 2016. 小學英語繪本教學新思路探索 [J] 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6):34-37
作者簡介:張卉芹(出生年月 1988.07.16),女,?籍貫 四川省都江堰市,學歷:碩士研究生,單位:成都市蒙彼利埃小學 主要研究方向:小學英語繪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