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鵬輝
【摘要】隨著教育的發展,高考的不斷改革。在新的時代中“實驗教學”已經是最為熱議的詞,在教育中體現的淋漓盡致,而實驗教學一直都是高中生物的不可或缺的教學,是推動高中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只有將高中生物的理論知識和實驗互相結合,將高中生物的實驗教學通過“新高考”背景的系統學習,才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知識面,因此更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將新型教學手段良好的運用到高中生物實驗中,提高教學的實效性,那么如何改革與創新高中生物教學方法,將實驗教學融入其中呢?希望本文能給讀者一些啟示,更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關鍵詞】新高考? ?高中生物實驗教學? ?教學改革
【正文】隨著新課程的改革日漸推進,社會對生物教育也越來越關注,而高中生的教育則作為重中之重,如何在“新高考”的標準下增強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如何幫助學生增強對生物的理解,則是教師需要討論的問題,為了提升學生的整體發展,教學方法的實驗化在高中教學中顯得地位超然,它已經不僅局限于對學生的知識傳播,更多的則是關注學生能夠把生物知識也就是課堂上所學到的用到現實中,解決實際問題,學生會有更強烈的求知欲,也能夠增強學生學習生物的信心,有利于學生成績的提高。
一、當代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現狀
1.1忽視實驗的重要性
生物是一門以實驗和知識兩部分組成的學科,高中生通過生物實驗,可以發現其中的相關規律和新奇現象,既加深了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同時也開闊了自己的眼界,培養相應的實驗精神。但是在現在的高中生物教學中,絕大多數生物教師都已經不再重視生物實驗,只是給高中生觀看實驗視頻就認為實驗課結束了。不少教師采取純知識教授,并布置大量的練習題來帶動知識點,將生物實驗的課程完全取消,甚至認為生物實驗占取了高中生有效的學習時間,影響了高中生在實驗中學習到的能力,這些都與“新高考”所提倡的教學完全相反,嚴重影響了學生未來的發展。
1.2 將生物實驗的生活性忽略
生物實驗與生活緊密相關,許多生物實驗現象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特別是高中生物實驗中的遺傳學和細胞學,可以說生活是高中生最大的生物教師,然而在高考的緊張壓力下,高中生物教師比起讓學生在生活中得到生物實驗知識,更希望學生能夠抓緊有效的時間去提高更多的分數,忽略了生物實驗與生活的實驗,依然采用著教師講、學生聽,教師自己人為的將生物實驗知識與生活聯系扯斷,只是就題論題,給學生講這個實驗的選項為什么正確,卻不會告訴他們這個選項聯系了生活中什么現象。
二、基于“新高考”理念的高中生物教學實驗的方法
2.1基于“新高考”理念,培養實驗生物氛圍
當身邊有著生物文化不斷地滲入,那么在不知不覺中高中生就會對生物產生濃厚的興趣,為了創造這種氛圍,首先在生物實驗上,教師應該先從概念入手,設置懸念,以提問的方式詢問學生這節實驗探究的是什么,另外教師要重視高中生在生物知識的實際體驗和獲得途徑,可以合理的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傳播有趣的生物實驗視頻,在校園里,學校可以建立知識廣播站,在學生的課余時間,可以在學生跑操時、在學生就餐時、學生下自習的路上播放生物實驗的幽默現象,緩解學生壓力,增強學生的知識量。在樓道的兩旁可以設置宣傳欄,將路易斯、達爾文等生物學家的平生趣事介紹做成小櫥窗為高中生展示,制造生物氛圍。
2.2基于“新高考”理念,合理運用教學模型
在新高考的背景下、在高中生物實驗中,教師為學生構建一個實驗模型可以讓學生更加直白的了解到這節實驗所學的生物知識,知道這節實驗探尋的是什么真理,另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自己來動手操作實驗模型,增強學生的實驗能力,用實驗模型代替看實驗視頻,加深學生對生物知識的使用,教師要教會學生實驗探索的公理是什么,這樣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無論使用怎樣的生物模型,學生都能更好的解決問題,教會學生學會用類比法去比較,也可以運用實驗的方法,通過在實驗中對生物過程的初步分析、計算和推理,找出其中包含的規律,將生物知識轉化為現實生活中的具體物件。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生物必修二《DNA分子的結構》時,生物教師就可以制作一個分子雙螺旋結構,然后用不同顏色的模塊來區分嘌呤和嘧啶,而之前的氫鍵則可以用小木棍來代替,在上課時讓學生仔細區分,并在黑板上畫出類似的結構,這種方法可以增強學生對DNA分子結構的認識,同時讓學生用灰色的筆在DNA分子雙螺旋結構中標注哪一片段可以是基因,然后側面補充關于DNA分子的其他知識,以此來增強學生的生物實驗能力。
2.3基于“新高考”理念,小組合作
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組工作來開展。首先生物教師要了解學生的生物水平、對知識的把握程度等,然后再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這樣的分組方式能夠確保各個小組之間差異越來越小,同時也利于小組合作學習方法的實施,而適當的實驗競賽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動力,因此在日常的教學中,生物教師適當的展開一些實驗競賽,這樣做既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也可以培養高中生的合作意識、促進了高中生之間的競爭關系,加深了對知識內容的理解。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生物必修一《分子與細胞》時,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然后在實驗室中分別觀察不同的細胞結構,就像觀察口腔上表皮細胞、植物細胞、動物細胞以及各種微小的藻類,各小組分工合作,記住下自己觀察到的細胞結構,然后互相比較細胞之間的不同和相似,來增強學生的生物實驗的動手能力,每個小組之間也要相互比賽,看看哪一個小組所觀察到的更為準確,所補充的知識更為詳細,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細心的指導學生的實驗操作,保證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
【結束語】綜上所述,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改革體現了當代對教育的重視,符合“新高考”的教學思想,也體現了高中生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生物教師應該轉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創造新的教學模式,一切的課堂教學方法都要傳達出以“新高考”為核心,加強實驗教學,以學生的未來發展為起點,加強對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教會學生生物思想,讓學生理解學習的真正內涵,讓他們自主學習,更加健康的生活,建立良好的三觀,而不是成為為了考試而學習的機器,增強他們的實驗能力,為適應時代洪流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劉賽男.核心任務驅動的單元教學設計——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學教材《生物的進化》為例[J].基礎教育課程,2021(18):56-63.
談雅琴,展敏芝.江蘇省梁豐高級中學生物學科發展創新中心——強化實驗操作,培養拔尖創新人才[J].教育家,2021(35):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