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香梅
【摘要】當今的教育更加科技化,這不僅體現著人類的智慧,而且也關乎著教育發展的趨近完善,那么基于新媒體技術的背景,小學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上所面對的問題也有很多,下面就來研究下基于新媒體技術的小學數學說理課堂教學策略,凸顯課堂教學的智慧同時,也讓教師所提供的數學教育更加完整,彰顯教師的獨特設計,全面提高學生的課堂體驗感,讓學生適應說理過程,具備數學思維,并掌握數理。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思考
【正文】何為說理課堂?說理課堂指的就是教師帶領學生體驗陳述數理的過程,在體驗這一過程中學生會懂得數學的思考過程,并在這一橫向的過程中掌握具體的數理,具備良好的解題思路以及數學技巧,最后具備良好的數學思維以及技能。
一、結合多媒體,讓學生學會讀題找題干
教師在開始說理的時候,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讀,這里的讀要求教師跟學生一起讀,那么在讀的過程中需要找到題干的關鍵詞,只有學生找到這些關鍵詞,他們的理解才會通透,所以一開始的時候,教師需要教會學生學會讀提倡題干,平時在學習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以讓他們對概念進行朗讀,確定其中的關鍵詞,并從關鍵詞入手去理解。還有就是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也可以教給學生審題的技巧,也就是學會讀題找關鍵詞,前期步驟完美搭建之后,后邊對具體的講述會更加方便。
例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學習中,教師一開始就可以直接為學生展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圖片,現為她們提供圖片印象,然后直接插入轉換具體的知識概念,教師再來讓學生大聲朗讀概念,讓學生找到具體的關鍵詞,可能學生不理解什么是關鍵詞,教師可以先為她們做出示范,隨即開始具體的說理,好比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有四個直角,教師再來結合圖片幫助他們吸收這兩個知識點,在吸收之后再來訓練他們,給出幾組圖形并標有邊長度,讓學生進行辨認,讓他們說出自己的思考過程,教師并糾正。
二、多給學生機會讓他們體驗說理
與讀題同樣重要的是讓學生參與說理,等到教師帶領學生體驗一定的說理過程之后,先讓教師給學生整個思路,學生在面對數學問題的時候,這需要學生自己思考,回顧教師所提供的具體的技巧,再開始讀題以及開始整個思考。這一過程的培養并不容易,是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就需要多位學生設定機會,讓他們廣泛的參與,其中體驗說的過程,這種機會可以廣泛鍛煉。他們的思維發展又能夠靈活讓他們可以用已經學過的知識點,讓他們獨立面對數學問題的解決。
比如:進行訓練“平行四邊形實際應用題”的時候,教師可以提前準備一些有關的應用題,在課堂上用ppt展示,讓學生拿出練習本開始練習,在設置的過程中要注意基本的問題,字體大小以及題與題之間距離問題等,總之一切都要便于學生開展練習,先讓他們參與讀題—找關鍵詞—分析知識點—確定解題思路—具體解答,給出足夠的時間先讓他們自己解決,教師不需要過多的干預,時間結束之后再來讓學生進行說理,把自己的讀題—找關鍵詞—分析知識點—確定解題思路—具體解答這一過程全部托盤而出,學生在說的過程,就是回顧他整個解答的過程,也會幫助其他學生解決自己的問題,隨后教師再來具體的分析,對學生的進步與不足進行嘉獎。
三、提供系統的方法總結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每一次都會體驗到不同類型的問題,但是這些類型題雖然在課堂上得到了解決,也便于學生理解,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后,學生對于這一類型題就會忘記具體的解決方法,究其根本有兩個原因,第一學生沒有良好的梳理能力,第二教師也沒有為學生提供系統的方法總結,所以教師在面對這一數學問題方面,要為學生提供系統的方法總結。
比如:學習完“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知識點后,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準備一些相關應用題,準備一張卷子,以競賽的形式考驗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并與第二天給出專業的講解,先為學生梳理具體的知識點,回顧一遍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在運用知識點上只掌握基礎知識點好不不行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就需要帶入特定的情境之中,教師就要開啟讀題—找關鍵詞—分析知識點—確定解題思路—具體解答這一過程,對于具體的方法還是要教師提供系統的梳理,與知識點的銜接上有哪里不同,學生找不到具體的解決方法的原因都可以分析一遍,最后再來提供相關試題的解決思路跟方法,教師可以制作成表格狀,并結合試題輔助性理解運用。在此之后,教師也要強調學生,學會梳理知識點,對于自己經常錯的試題總結下來,記錄在錯題本上,每一天都翻閱查看,以此來強化對知識點的理解運用。
【結束語】總而言之,教師在開展說理的時候,要考慮學生的理解能力跟學習能力,找到合適的速度并結合信息科技多媒體,共同為學生提供更便捷的數學課堂,只有學生懂了他們對數學才不會畏懼,學習也會更有動力,掌握具體的數學知識也更好。
【參考文獻】
[1]胡煥青.新媒體新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融合的策略[J].數學教學通訊,2021(07):55-56.
[2]熊芬.基于新媒體技術的小學數學說理課堂教學的策略[J].教育信息化論壇,2020(12):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