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永安
愛因斯坦說:“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于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嚴正的朋友。”人生在世,誰也離不開朋友。學會交朋友,也是一種必備的生活能力。特別是剛上學的一年級學生,如果在學校有自己的好朋友,那么,對待上學這件事就不會有太多為難的情緒。相反,因為有朋友,這對于他們來說,校園就是一個具有極大吸引力的地方。同時,如果學生之間都能以誠相待,友好相處,就會大大減少學生之間的矛盾,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這樣也會大大減輕教師的工作量。
從長遠來看,培養自己開朗的性格,能融洽地與別人交往,對于處理工作之后的人際關系也是大有益處的。那么,如何幫助一年級的小學生學會交朋友呢?筆者通過多年實踐經驗,總結以下幾點:
一、從“自我介紹”開始
筆者曾多次教過一年級學生,遇到過很多有“上學恐懼癥”的學生。他們或是又哭又鬧,不肯放開父母的手,或者愁眉苦臉地坐在座位上,一副孤單無助的樣子。有的學生雖然看起來很開心,但卻不懂得如何和同學相處,經常被同學“告狀”。
針對這些情況,每當開學初,筆者都會鼓勵學生依次到講臺上進行 “自我介紹”,說說自己的年齡、性格、愛好或特長,也可以說說自己的家人,還可以講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只要是愿意與大家分享的事情,只要有助于讓別人了解自己的事情都可以說一說。
一年級學生剛入學,周圍的一切都還很陌生。所以,他們要到講臺上面對同學做自我介紹的時候會膽怯。此時,筆者會一次次鼓勵和訓練學生大聲說話,因為大聲說話也能提高勇氣,直到學生能夠做到聲音響亮為止。
當然,因為每個學生都是與眾不同的個體,每個學生表達的內容各不相同。相同的是,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全班學生的熱烈掌聲,這是一種最珍貴的鼓勵,可以大大增強學生和別人交朋友勇氣和信心。
二、情境演示:怎樣交朋友
一個人從小到大,有很多未知的事情需要學習。有的教師經常會滿腹牢騷地責怪學生不懂這個不懂那個。其實他們忘記了,自己也曾做過小學生,很多事情,學生們確實是不知道的。我們經常會口頭告知學生要學會交朋友,要友好和同學相處,但是具體應該怎樣做呢?這就需要實操演練教教一年級的學生了。
首先,筆者先找幾個性格開朗一些、比較愛表達的學生到講臺上做示范,然后一步一步地提醒學生每一個環節要注意的事項。比如,用什么樣的表情和語氣跟別人打招呼;與人說話時要注意什么;如何表現出對對方的關注等。當然,還要演示各種突發狀況。比如,當別人侵犯了你,你要說什么?做什么?如果不小心傷害到了別人,就要鞠躬敬禮,誠懇地向別人“道歉”。
筆者還會提醒學生要學會與朋友“分享”。比如,分享快樂,分享煩惱;當學生忘記帶某種學具的時候,也可以大方地分享;當別人獲得榮譽或者得到教師的表揚時,不要嫉妒,要向別人學習優點,學會微笑著為他人鼓掌祝賀,這本身就是一種高尚的修養和情懷。
三、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組成學習小組、工作小組,學習交朋友
團隊的力量是強大的。在接受某項任務或是參與某種競賽活動的時候,團隊成員需要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任務,在這種情況下,朋友之間的默契就非常重要了。因此,利用小組合作的形式一起學習和工作,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關于小組成員的安排,可以個性化。比如,筆者會提示學生說:“請你去找你的一個好朋友來討論完成這項任務”“請你去找另外不同的兩個好朋友去合作交流”……不讓學生固定只和幾個同學在一起活動,要經常讓他們變換一下團隊,去找不同的同學交往,學會跟不同的人做朋友,這樣更能鍛煉學生的膽量和勇氣。有時也會有委屈,此時,筆者會多想辦法開導他們,這樣才能交到更多的朋友。筆者也會引導他們,人有的時候承受一些委屈也不是什么壞事,當我們走入社會的時候,必定會經受無數的委屈,如鳳凰涅槃一般。
四、開展多項“課間游戲”,在玩耍中交友
課間只有十分鐘,有時休息的場地又很小,再加上學生之間的陌生感。所以,經常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和放松就要上下一節課了。課間休息時間是非常重要的時段。怎樣才能讓學生充分利用課間休息的十分鐘既放松了精神,減輕了壓力,愉悅了身心,又能交到好朋友呢?或者說讓學生能充分享受到和朋友一起玩樂的幸福呢?
于是,筆者讓學生自己討論課間玩什么?怎么玩?還讓家長幫忙出謀劃策,多方尋找“最佳課間活動項目”。沒想到,家長們非常積極參與這項活動,給筆者提了很多建議,還以紙質打印的方式詳細告知具體活動要求和步驟。學生更是開心,因為他們的父母沒有總是提醒他們學習,居然支持他們“好好玩”了。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分鐘。
從此以后,課堂學習效率極大地提高了。因為筆者明確跟學生說:“上課就用心學,下課就開心玩。該干嘛干嘛。如果課堂上學習狀態不好,那就要下課時間延遲補課,如果全班學生上課狀態都非常好,老師絕不拖堂一分鐘,打鈴就下課,下課喝水、上廁所、做游戲玩樂……”你能想象得到筆者班學生課間活動的場景嗎?三五一小群,或者七八個一大群,他們各自找到情投意合的朋友一起做著各種游戲活動,場面熱鬧壯觀,根本不用教師再去操心他們交朋友的事情了。
五、家長交友,帶著學生多搞課外親子活動
剛入學的學生需要互相了解認識交友,剛入學的學生家長當然也需要彼此多溝通,交朋友,共同參與班級各項活動。同時,當學生發生矛盾和沖突的時候,有時甚至是“嚴重”的安全事故時,如果家長們平時就有很多良性的互動,平時的溝通就很順暢的話,復雜的事情就變得簡單了。大家都各退讓一步,彼此包容理解一下,什么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了。所以,每個學期,筆者都會鼓勵家長們多多聯系,同時帶著學生們一起組織課外親子活動。因為學生們在學校的時間,大多數是學習的狀態,交往也不是很密切。如果家長們能在課余時間都帶著自己的孩子出去郊游,一起享受美食,欣賞美景,一起做游戲,這將是家長和學生們無比快樂的時光。
朋友是我們漫漫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盞明燈。有的朋友,可以毫無遮掩地向他敞開心扉傾訴;有的朋友富有同情心,當你悲傷、痛苦的時候,他能鼓勵你;有的朋友,只是跟他在一起就很開心……友情之重要,不言而喻。因此,教師和家長要多向學生講授一些交朋友的重要性,引導他們重視友情,結交正真、嚴正、知心的好朋友。
責任編輯? 吳華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