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婉梅 歐陽友全
摘要:創新創業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建設創新創業型大國的重要舉措,意識形態教育尤為重要。本研究對思政元素如何融入創新創業教育進行路徑探索,提出“四位一體”的課程思政建設路徑,有效提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服務我國創新型大國戰略實施。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四位一體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3315(2021)6-129-002
一、引言
課程思政是高校進行立德樹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馬克思主義思想、共產主義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方式,是大學生群體實現“四個自信”的重要途徑和手段。課程思政從發展到現在僅僅四五年的時間,理論與實踐路徑研究還未形成統一認識。有學者認為課程思政是一種課程觀,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專業課程課堂,實現全方位立德樹人的目的[1],還有學者認為課程思政是一種“隱性思政”,與“顯性思政”——政治理論課程,共同實現育人目的[2],還有學者將課程思政視為一種理念,這一理念注重知識傳播與價值引領的同向同行,知識傳播中蘊含價值引領,價值引領中凝聚知識傳播[3]。目前,我國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與各類課程教學存在“兩張皮”現象,在育人方面還存在不同程度的“錯位”和“缺位”現象。因此,學者開始對不同專業課程如何實現課程思政進行路徑探索,使各類專業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協調育人。朱強等基于“財務管理專業”探討從體系構建、師資建設、組織保障等實現專業課程思政建設[4];崔戈在“大思政”的格局下探討外語專業的課程思政建設,提出通過資源庫建設、示范課建設、教學指南建設以及師資隊伍建設構建課程思政[5];馮亞青等以化工類專業課程具體課程為例,從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實驗教學四個方面,全面融入思政元素[6];劉笑等基于全員育人的理念,對就業指導類課程如何融入思政元素進行路徑探索,提出“三個目標、三個導向、三個關系”的融入理念,將教書育人理念充分融入課堂教學[7]。
基于以上學者研究發現,課程思政注重知識傳播與價值引領,實現“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的同向同行,是一種全方位的育人理念。從已有的專業課課程思政建設研究發現,創新創業教育需要高校、政府、企業、學生四者相互作用、相互支撐,才能形成良好的創新創業教育氛圍,才能有效提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因此,本研究基于“四位一體”進行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建設路徑探索,全方位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更好地服務我國創新創業型大國重大戰略實施。
二、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的必要性
創新創業教育作為我國高等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學校一直注重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培育,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思想政治素養。學生在就業創業過程中,由于不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容易走錯路或者遇到挫折后退縮不前,導致就業創業失敗。因此,如何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入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顯得非常重要。
首先,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有助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目前我國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整體低下,成功比例過低。在創業過程中,學生容易受市場當中一些急功近利思想影響,做出有損國家利益、人民利益的事情,也容易因為一點點挫折而否定和懷疑自己。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有利于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有利于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及改革創新精神,有利于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時學會利用馬克思主義思想來武裝自己,判別正確道路并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其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有利于國家培養一批政治素質過硬的創新創業人才。大學生在創新創業過程中,容易越過職業道德過分追求個人利益,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將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引導大學生根據社會需要,將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相連接,在實現個人理想的同時推動社會進步。這一培養模式有助于提升大學生的家國情懷、職業道德,為國家培養一批政治素質過硬的創新創業人才。
最后,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有助于培養一支具有堅定理想信念的教師隊伍。一支具有堅定理想信念的教師隊伍在知識傳授的同時,能夠用自身的言行舉止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培養大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行業操守。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要求教師結合課程內容,創造性地將“中國故事”“家國情懷”“職業道德”等思政元素融入創新創業教育課堂,同時能夠教學相長地提升教師隊伍的政治理論素質。
三、基于“四位一體”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建設路徑探索
要提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形成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需要構建一個全方位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這一體系包括學校、政府、企業、學生四個子系統,只有這四個子系統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支撐,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8]。
(一)基于學校視角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建設路徑探索
目前,國內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建設隨機性較強,缺乏系統性、完備性,高校作為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主干,首先需要解決課程思政建設過程中存在不足,通過構建與創新創業教育有關的“資源庫”“教學指南”及“師資隊伍”,為創新創業教育的思政教育提供標準化素材及教學指導。其一,通過深度挖掘創新創業教育課程中蘊藏的德育資源,構建與創新創業教育契合的思政資源庫。這里的資源庫可以從“中國故事”“家國情懷”“職業道德”三個模塊建設,其中,“中國故事”素材可以來自央視網等關于中國經濟發展的最新解讀及相關視頻資料;“家國情懷”素材可以來自人民網等關于“舍小為大,舍家為國”等的感人事跡;“職業道德”素材可以來自中國工會新聞網的相關視頻及網頁報道,如疫情下的“逆行者”——鐘南山,等等。其二,形成一套比較完整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素材使用的教學指南。根據每門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選取資料庫中相關的思政素材,形成每門課程配套的教學內容、教學指南及教學指導方針。
最后,構建一支具有較強思想政治教育意識的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可以定期組織專業課老師就“中國故事”“家國情懷”“職業道德”等議題進行探討,提升專業課老師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識。
(二)基于政府視角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建設路徑探索
作為參與者和協助者,政府是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系統中的重要一環,能夠在政策制定、資金支持、輿論導向、服務體系、部門協調等多方面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8]。因此,為了更好地服務高效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建設,政府可以通過政策上支持、鼓勵、引導高校教師開展課程思政研究,同時對已經開展的課程思政給予資金傾斜以及職稱評定鼓勵,定期對開展課程思政效果明顯的單位、個人給予通報表揚。其次各省市政府結合當地情況出臺系列文件,對具備“家國情懷”“職業道德”等的大學生創業項目給予優惠政策,加大大學生創業專項資金,擴大市場準入門檻。同時加大宣傳具有“四個意識”“四個自信”的創新創業教育典型思政案例,培養大學生群體就業意識、創業精神、社會責任感,同時堅定“四個自信”“四個意識”的創新創業道路。
(三)基于企業視角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建設路徑探索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也是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的動力源泉,企業在創新研究上的投入,將首先影響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決心,在行動上督促大學生群體不斷提高創新創業能力。另外,鑒于高校教師隊伍存在自身實踐經驗的不足,高??梢赃x取比較有代表性的企業直接參與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建設研究。對于成功的企業家,其本身在創新創業方面就擁有非常豐富的經驗,因此是一個活的、行走式的創新創業思政案例。企業通過與高校合作,進行訂單式培養,有利于學生根據市場需求獲得創新創業能力。這里的合作方式可以是合作辦學,可以是簽訂實習基地,學生通過實習接觸企業,獲得相關創新創業經驗,也可以是企業家作為兼職教授到高校舉辦講座傳授創新創業經驗。
(四)基于學生視角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建設路徑探索
創新創業教育的最終落腳點在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最佳的效果是學生接受了創新創業觀念,并勇于去實踐創新創業[8]。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有利于實現個人價值,且能夠更好地服務國家、服務社會。然而受傳統思維影響,大部分的家長并不支持孩子創業,認為“學而優則仕”。在校大學生普遍安于現狀,缺乏創新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素質。高校在進行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研究中,需要有組織的向學生群體宣傳創新創業成功案例,系統性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在教育過程中融入創新創業理念,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樹立創新創業意識,提高學生創新創業的綜合素質。除此之外,創業的偏見根源在于創業風險,需要有效的消除相關人群對于創業風險的憂慮,保護星星燃起的創業之火苗。高校及政府可以通過創業知識的傳授、孵化場地的給予、創業資金的支持等減少甚至消除大學生創業初期的風險,如建設更多的大學生創業孵化空間,提供更多的大學生創業資金支持,包括可能的減租減稅等。
基金: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FJJKCG20-149);福建農林大學教育教學改革校級一般項目(YB2020040)
參考文獻:
[1]高德毅,宗愛東.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從戰略高度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J]中國高等教育,2017(01):43-46
[2]陸道坤.課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問題及解決思路——基于專業課程思政的探討[J]思想理論教育,2018(03):64-69
[3]邱偉光.課程思政的價值意蘊與生成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 2017(07):10-14
[4]朱強,謝麗萍,朱陽生.財務管理專業“課程思政”的理論認識與實踐路徑[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06):67-70
[5]崔戈.“大思政”格局下外語“課程思政”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9(07):138-140
[6]馮亞青,陳立功,張寶,閆喜龍,徐加良.化工類專業課程思政與教學改革探索——以“精細有機合成化學及工藝學”為例[J]中國大學教學,2018(09):48-51
[7]劉笑,劉江華,唐麗坤.就業指導類課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實踐探索[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22):55-56
[8]王長恒.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培育體系構建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2012(02):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