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娜
【摘 要】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音樂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與重視,音樂教學也成為了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法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使音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鑒于小組合作學習法對小學音樂教學發展的促進作用,本文結合目前小學音樂教學現狀,對音樂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法的價值進行了分析,并探究了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法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小組合作學習法
隨著現代教育的完善與發展,小學音樂教學逐漸向縱深方向推進,通過對小學音樂教學方式的優化與創新,能夠有效推動現代音樂知識體系的構建。現如今,在新課程改革的大環境下,小學音樂教學已經成為了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手段,如何提高小學音樂教學效率和質量成為了教育工作者關注的重點。雖然現在的小學音樂教學形式已經發生了較大轉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更符合當代的教育環境,但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有待進一步深入探究。其中,小組合作學習法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將其應用于小學音樂教學中,對提高學生音樂參與度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對此,筆者立足于小學音樂教學實踐,在下文中對當今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探究了小組合作學習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及策略。
一、目前小學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課堂教學方式較單一
現階段,雖然一直在強調素質教育,而且教學改革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但仍有部分教師受傳統應試教育影響較深,并不重視對教學方式的優化與創新,依舊會采用單向教學法。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教師先將要學習的歌曲分解成不同部分進行演奏,然后讓學生跟著唱。這樣單一的課堂教學方式,教師無趣地教,學生自然也就無趣地學,硬生生將原本活潑生動的音樂課變成為一堂無趣的課。當學生對音樂學習產生抵觸情緒之后,不管教師再怎么調整教學方式,學生也很難再對音樂學習產生興趣。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教師不了解學生真正需要學習的,在教學中完全是為了教而教。此外,音樂中包含很多的種類,教材中介紹的只是一小部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以教材為基礎,不斷拓展教學資源讓學生了解到豐富的音樂知識。但很多教師通常會按照教材大綱照本宣科,完全成了“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
(二)音樂考核缺乏科學性
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雖然在期中和期末進行音樂考試,但考核的方式卻比較簡單且單一,通常是讓學生選一首已經學過的歌曲進行演唱,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分。這樣的音樂考核方式并不科學,因為考核的分數人為性過高,決定考核綜合素質及能力的主要是學生的音色,音色比較好的學生通常會拿到很高的分數,而音樂相對較差的學生則經常被評為“差”。這樣一來,學生的先天因素成為了影響音樂考核成績主要原因,音樂課堂教學根本無法起到應有的教育作用。除此之外,每個學期的音樂考核成績并不會影響對學生的綜合評價,因為音樂并不是考試中的考試科目,教師組織音樂考核的根本目的也只是為了“走流程”。缺乏科學性的音樂考核,不僅影響了小學音樂教學效果,而且還阻礙了學生在音樂方面的發展。
(三)缺乏良好的課堂氛圍
通過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仔細觀看可以發現,教師在課堂中教得并不積極,學生也只是將音樂課作為“休息課”。大多數的小學音樂課堂都有以下幾個特點:學生注意力不集中、課堂氣氛不夠活躍、教師不考慮學生的感受。這種種問題的來源主要是因為教師調節課堂氣氛的能力不足,沒有正視課堂氣氛對教學效果的影響,導致在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缺少互動,雙方在課堂中似乎只是為了配合對方“完成任務”。當音樂課堂缺乏良好的氛圍之后,即便有些學生對音樂學習充滿興趣,也會受到枯燥氣氛的影響,對音樂學習的熱情逐漸消失殆盡。
二、小組合作學習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價值
(一)構建良好的音樂課堂氛圍
小組合作學習指的是學生在學習小組內,根據相同的學習目標,相互分工、互相配合進行學習。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法,可以有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基礎,將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以此來促進小學音樂教學的順利開展。活潑好動是小學生的本性,但由于教師在學生心目中通常是“高大威嚴”的形象,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問題也會因為挨訓而不敢向教師求助,最終導致知識漏洞越來越大,最終影響了音樂學習效果。學生與學生之間則不會有這種感覺,學生在相互合作中,通過平等交流、相互幫助、相互配合,能夠營造出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當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中學習時,不僅學習效率會大大提升,而且還能在潛移默化之中促進音樂素養的發展。
(二)加深學生對音樂知識理解
小學音樂與其他學科有很大不同,音樂學科中有很多比較抽象的知識,由于小學生的年紀比較小,生活經驗和人生閱歷不夠豐富,理解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通過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幫助教師找到這些教學難點,幫助學生突破對這些難點的理解。因為在小學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在音樂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能夠更明顯地表現出來,教師通過總結與分析,可以更準確地把握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程度,從而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措施,幫助學生突破學習重難點。除此之外,學生在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過程中,通過思維的碰撞,可以激發學生更大的學習熱情,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對音樂知識的自主探索中,在此過程中學生會充分發揮想象力,進而對所學的音樂知識產生更深刻的理解。
(三)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小學教育的價值從來不止于“教書”方面,更多體現對小學生綜合素養及全面能力的培養,為小學生健康全面發展奠定扎實基礎。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明白教學的根本目的并不是讓學生“看知識”,而是讓學生通過思考來“學知識”。通過在教學中對小組合作學習法的運用,可以大大提高教師對課堂的把控力度,加強課堂紀律,讓學生在與教師、與學生的合作交流過程中,增強對音樂學習的自信心,提高對音樂學習的興趣。當小學生樹立起自信心之后,更有利于幫助學生塑造健全的人格,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此外,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還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溝通交際能力,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由此可以看出,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法,對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