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麗麗
摘要:《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教學應該以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經驗為基礎,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啟發式和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教學的重點,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來說,由于基礎等方面的不同,學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在教學時且忌一刀切,否則課堂就變成了中等生的課堂,優生得不到提高,差生得不到進步。因此實施分層輔導,對不同學生在教學設計、課堂教學和作業布批等方面進行差別化對待,可以提高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自信,讓數學課堂展現出共同提高的良好前景。
關鍵詞:小學數學;分層輔導;提質增效;策略
引言:
小學教育是教育的基礎,而數學更是小學生思維的基礎和創造力的來源。小學學生的學習由于習慣和能力的不同,每個學生之間的學習方法、學習思維以及學習效果都有著很大的差別。在農村學校的教育中,由于學習資源的匱乏,學生學習素質的不同,更加迫切地需要分層輔導。通過分層輔導,學生才可以獲得更精準的指導,課堂教學地效率才能更準確地提高。
一、在課堂教學中,分層輔導的必要性
古有孔老先生提出的“因材施教”,今有科學精準的“分層輔導”,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自身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學生亦是如此。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多元化的聚集體,分層輔導,就是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為學生制定不同的目標和學習方法,以達到每個學生都能獲得一定的進步的結果。
分層輔導是在教學地過程中,將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分為不同等級,然后按照等級教學地方法。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不強迫每一位孩子都做到最后一題。分層輔導是在對學生學習能力、智力因素、學生綜合素質進行充分分析和了解的策略。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都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所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有不同的發展。”面對這一要求和學生自身的差異,必須實施分層輔導策略。
實行數學的分層輔導,本就是教師教學過程地策略。在班級內,不同的學生會因為不同的特性而尋求到屬于自己的方法,而這種方法會為他人的思路產生啟迪。同時,這種方法本身的多樣性特征于教育而言十分重要,可以進一步地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靈活應變各種難題的能力還能夠擴寬視野,這是衡量學生思維的標準,也能更深層次地挖掘出學生的潛力。對于課堂教學,這種方法更利于對于題目的解答。[1]
二、分層輔導,提質增效策略的實施
在分層輔導前,首先,教師要充分了解教學任務和目標;其次,要充分了解本班級學生的情況。由此,才能更順利地進行分層輔導。
1、綜合評價分層,提升進步效率
在進行教學前,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能力、綜合素質以及性格特點進行分析和把握,通過觀察、測試、談話等方式,明確地了解個體差異性,將學生分為A、B、C等的不同層次。將A層學生安排到一起,互相促進學習氛圍,提升他們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學習能力較差的C層學生,教師應給予更大的幫助,解決一些需要基本掌握的知識。這樣可以快速的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所成長,有所收獲,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學習效率。[2]
2、教學方法分層,提升教學效率
對于C層學生,教師應設計符合他們的教學內容,像是在農村教育中,學生不一定見過特別高科技的事物,教師就應該切換一種學生可以聽懂的語言。教師應該認真分析研究教材,盡量使用具體形象的描述,通俗化的語言讓學生樂于接受。如:有彩色粉筆6盒,白色粉筆是彩色粉筆的3倍,白色粉筆有多少盒?學生很快說出用乘法計算。問學生用乘法計算的原因,他們通過審題后說出一句話:“實際上是求6的3倍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計算。”四年級的孩子在遇到問題時,會對自己身邊的事物更熟悉,因此,在遇到問題時,也應該通過簡單的語言啟發訓練,使學生用身邊的語言理解復雜的數量關系和題意,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審題、讀題能力的提高,也培養了學生分析、概括問題的能力。
3、作業布置分層,提升完成效率
1.我會做,用簡便算法法計算下面幾題。(必做題)
281-16-81
343+27+57
7200+40+9
12X21-12X14 1200+25+4
4X90+4
2.運來面柏和大米各400袋,陽粉規袋25千克。大米每袋重35千克。運來面粉和大米一共多少千克?(必做題)
3.我會思考(選做題)
600000/125/5/2/8
222 x 99333x3334
999+99+9999
學生根據自身情況,完成自己可以完成的任務,大大提高自身的成就感,作業完成率也大大提高。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只需要講解必做題,對于選做題,只需要講解給A層不懂的學生,這樣可以解學課堂時間,有能夠因材施教,提高問題的解決率。
三、精準考核,分層評價
在對考核評分進行分層時,教師也應根據學生的作業情況給予不同的點評。有些教師會出像AB卷、探討題以及附加題等等,這些都是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所進行的,是分層考核評分的重要措施。[3]另外,教師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也應有相應的話語。對待A層學生,因為其自身已經很優秀,聽到夸獎的話較多,所以教師在進行點評是,應將夸獎的比例減少。對于C層的學生,不能有過多的偏激的話,一味提出問題,而應該給予相應的建議和鼓勵。
小學生正處于興趣培養的階段,教師的評價對于學生的積極性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根據不同學生給予不同的評價,精準評價才精準輔導。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在小學教育中占領著重要地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實際情況,考慮到像在農村教育中的特殊性、學生學習能力等因素,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 廖雁仙.探討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教學策略[A];2018年“教育教學創新研究”高峰論壇論文集[C];2018年
[2] 馬才紅.淺議小學數學分層異步教學的實施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9年08期
[3] 錢琳琳.小學數學分層異步教學的實施策略.[J]新課程學習(社會綜合),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