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子霞
摘要:在小學教授高段數學問題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關鍵和復雜部分。如何提高學生解決高段數學問題的能力是許多小學數學老師思考和探索的問題。為了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應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養成學生的考試習慣,指導學生解決問題的思想,并開發學生進行數學應用的機會。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段;應用問題
小學高年級的應用問題是一個學習的主要困難,需要教師投入大量時間進行解釋。但是,由于學生的理解和應用技能偏差,教學質量往往較差,這使得學生難以充分運用所學知識來正確解決所遇到的問題。由于抽象和模塊化問題的特殊性,許多學生在面對文本問題時感到無助,并害怕應用問題,這對教學質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一、當前發展小學數學高段應用問題的問題
(一)單人訓練模式
在目前的課堂上,教師的教學方法過于傳統,過于注重解釋書面知識。在通常由教師進行的課程教學中,老師主要依靠課外練習和家庭作業使學生練習知識,這樣學生不僅不能交流,而且也太嚴格。教學時教室的氣氛很重要,對于大部分的學生來說,數學并不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結果,教室中的老師過于占主導地位,并且不鼓勵學生的學習氛圍,隨著時間的流逝,許多自律能力差的學生將對學習數學失去興趣,因此改善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將至關重要。
(二)不重視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
在小學數學課上,許多老師只是簡單地按照書本內容講課,而忽略了學生運用解決問題的思想的教導。許多高段應用程序問題本身都是基于現實生活的部分,但是當教師向學生解釋應用程序問題時,僅根據理論知識提供一種解釋,并且沒有將應用程序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因此,當學生解決應用程序問題時,問題思考能力太有限了,學生只接受機械化的問題解決方法和公式,如果面臨全面的應用問題,學生將很難解決,這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二、在小學中應用問題的解決策略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教學中,教師應向學生提供如何學習的方法,分析問題含義,解釋定量關系以及找到切入點進行指導,以便學生學習掌握常見的解決問題的策略,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養成良好的學生解決問題的習慣
良好的解決問題的習慣將對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產生積極的影響。第一,使用草稿時,請嘗試使草稿保持整潔,以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這對于進一步的學生考試非常有用。第二,耐心地復習問題的習慣。養成復習問題的習慣尤為重要,因為閱讀問題是解決問題的首要條件。在復習問題時,學生應養成理解問題的準確性和獨特性的習慣。養成這種習慣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總結,應用數學語言和表達數學語言的能力。第三,養成解決問題的想法的習慣。老師經常鼓勵學生嘗試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些方法可以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同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交流,大膽表達意見,然后理解和掌握基本的解決問題的技巧。
(二)閱讀策略:粗讀,細讀和精讀
應用問題之所以難以學習,主要是因為學生不理解問題,也不知道問題的含義,教師應指導學生重讀問題。粗讀意味著閱讀題干,清晰閱讀并大致理解問題的含義;細讀意味著使用筆來描述關鍵字,句子和數據,刪除不正確的信息,并提取合理的信息,說明問題的含義;精讀意味著澄清定量關系并找到解決方案。
(三)正確識別問題并描述解決問題的想法
未能找出問題含義的學生可能不會立即找到正確的方法。在這一點上,教師應從較淺到較深處提出逐步的問題,以便學生逐步思考問題的答案,直到找到合理的解決方案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為止。例如:構建學校校園項目時,團隊B可以在10天內完成項目,而團隊A在15天內完成,現在兩個團隊已經合作了7天,其他項目將僅由B團隊負責, B團隊還需要幾天可以完成?這個問題的文字描述似乎并不廣泛,大多數學生都知道總工作量被認為是1個單位,但是要快速列出計算公式并不容易?,F在有必要確定問題1:A和B合作的日常工作的有效性是什么。問題2:每天A的作用是什么?問題3:B的日常影響是什么?問題4:兩個團隊在7天內做了多少工作?問題5:單獨由B完成的剩余工作量應如何在包含x的公式中表示?學生逐一回答問題,逐步闡明解決問題的思路,遵循問題滲透和分析的方法,并鼓勵學生大膽解決問題的思路,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打破思維定勢,靈活變化
學習應用問題的學生通常僅限于機械復制,使用的模型和公式會形成思維定勢。為避免這種現象,教師應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優化思維過程,學習了解全局,靈活地進行更改,并智慧地解決教學過程中的問題。例如,添加輔助元素是方法之一。示例:在牧場中,草每天平均生長,這片草可以喂27頭母牛6個星期,或者23頭母牛9個星期。那么21頭母牛可以吃幾周呢?這個問題很難用常規思維解決。題干很簡單,但數量關系卻很復雜。教師應幫助學生了解整體情況,從幾個變量中找到不變量,并添加輔助元素。假設草地上最初的草數量為1,每周增加的草數量為a,這可以在x周內養活21頭奶牛,則根據每周恒定放牧牛的數量寫兩個方程,首先找到一個,然后將其替換為“查找x”。
口頭上,對于大多數小學生來說,解決小學應用數學問題的答案令人頭疼。數學老師應找出小學應用問題的根本原因,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解決應用問題的興趣,養成學生復習問題的習慣,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的思想,加強數學和生活之間的聯系,使學生了解具體的應用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回答觀念,調動學生回答問題的熱情,并提高在應用程序中回答問題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戴林潔.淺議如何培養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解答能力[J].讀寫算:教師版,2016(32).
[2]李佛佑.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探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9):156.
[3]陳蘭芳.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引趣”策略的探討[J].文理導航(中旬),2010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