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試圖探討思維導圖輔助下的課文復述法對高中生的英語口語水平的影響。思維導圖輔助下的課文復述法是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借助思維導圖的可視化的優勢復述課文的方法,在復述課文的過程中,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得到鍛煉。思維導圖輔助下的課文復述法對高中生的英語口語水平有什么影響?高中生對思維導圖輔助下的課文復述法有何看法?實驗結果表明,思維導圖輔助下的課文復述法在提高高中生的英語口語水平方面作用明顯,該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可為高中英語口語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思維導圖輔助下的課文復述法;英語口語水平;高中生
【作者簡介】魏念種,安徽省宿城第一中學。
一、研究背景
目前,筆者就所執教的高中生的英語口語現狀進行了調查,發現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參差不齊。確切地說,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存在比較大的差距。教師和學生在英語口語上花費的時間較少,師生對英語口語的重視程度也不夠。基于此現狀,筆者嘗試通過提高學生的英語語感來改變這一現狀。眾所周知,復述課文是一種培養英語語感的有效方法。然而,在復述課文時,相當一部分學生采取的復述方式簡單、機械,部分學生甚至把復述和背誦混為一談,長此以往,用復述英語課文來提升英語口語能力的方法收效甚微。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高高中生的英語口語水平,豐富相關的研究內容, 2017年版新課標提出,高中英語課程的具體目標是培養和發展學生應具備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等學科核心素養,而口語表達能力是語言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思維導圖是學生思維品質的重要表現方式之一。思維導圖輔助下的課文復述法是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借助思維導圖的可視化的優勢復述課文的方法,在復述課文的過程中,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得到鍛煉。
二、研究意義
課文復述是指學生在學習、理解課文的基礎上使用自己的單詞以口頭形式表達的過程。這種表達是一種語言材料,已經被大腦處理以具有創造力地進行再現。這是一項基于理解的創新,而不是簡單或機械地重復原始材料。復述是一種基于文本但高于文本的創造性訓練,屬于重新創造。它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語言知識,加深他們對課文的理解。復述文字是培養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通過結合文本內容,教師設計復習活動,指導學生英語的內化和使用,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思維能力和文化意識,全面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因此,實施文本重述對改善英語口語的現狀具有重大意義。
思維導圖是一種視覺工具,起源于上世經60年代。 當時的英國大二學生托尼·布贊想要獲得一本關于大腦的書,以及如何在圖書館中使用它來提高學習效率,他讀了很多書,并廣泛閱讀了偉大思想家的筆記。在此期間,托尼·布贊將他的研究理論應用于教學中,結果相當令人滿意。杜銳針對高中英語教學產出低的現狀,提出了一種簡單有效的復述文本輸出策略。結合教學實踐,他總結了七種文字復述的腳手架,包括邏輯圖、表格、漫畫圖、地圖等,并提出了注意點。通過以上文獻回顧,筆者發現復述練習是提高學習者口語能力的有效方法,并且復述練習中使用了不同的方法。
三、研究過程
為了檢驗思維導圖輔助下的課文復述法對高中生的口語水平的影響,筆者選取筆者所在中學高二年級的一個班級進行實驗,實驗班采用思維導圖輔助下的課文復述法進行教學,而對照班則采用思維導圖以外的傳統課文復述法進行教學,研究的數據來自口語測試和訪談。思維導圖輔助下的課文復述法的操作程序如下圖所示。
基于知識可視化理論和圖式理論,筆者把實驗班的教學案例展示如下:
教學對象:實驗班的56名學生。
教學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科書中的大多數單元都是基于主題的,而第三單元中的“旅行”主題則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選擇該文本是因為它是敘述性的。文章介紹了王坤和王偉沿著湄公河騎自行車旅行,將他們的旅行經歷與課文中的特定內容結合起來,更有利于學生復述課文。這樣,學生第一次復述會更容易,可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并激發他們復述的欲望。
教學輔助:鉛筆,橡皮,記號筆或彩色鉛筆,以及一張A4紙,課文。
教學方法:思維導圖輔助下的課文復述方法。
教學程序:
步驟1:復述前準備繪制思維導圖(10分鐘)。
首先,學生確定重點。
基于對課文的理解,學生把課文中提到的信息用直線和圓形結合在一起。老師指導學生找到句子和段落之間的內在聯系。找到諸如“夢想”和“計劃”之類的項目并不難。繪制思維導圖時,把要點繪制在紙的中心。
其次,學生用線條、圖像或符號根據文章的主要思想將要點進行劃分。一般來說,思維導圖中有幾層,并且繪制了多個大分支。最接近思維導圖的中心的線最粗,向外延伸的線會更細。學生找到關鍵詞,并嘗試用圖像或符號替換單詞。關鍵字可以是單個單詞或短語,學生嘗試將其轉換為符號、小圖標等。關鍵字寫在行上方,行的長度等于單詞的長度。復述的重點應包括時間、地點、人物和主要情節。
再次,學生繪制思維導圖并使用上述工具為其著色。不同的分支可以使用不同的顏色。每個分支使用不同的顏色,使學生可以一目了然地查看有關不同主題的相關信息。
步驟2: 復述課文(10分鐘)。
在借助思維導圖重述文本的過程中,學生必須通過聯想在思維中成像,即以思維導圖為圖片,并以思維導圖為線索。
首先,學生用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通過每個分支將課文復述給他們的伙伴。
其次,在復述時,學生會按照層次進行學習,并通過適當的連詞將它們放入完整的句子中。
再次,學生與伙伴交換自己的思維導圖,然后嘗試理解課文復述中的不同思維導圖。(提示:復述課文時,學生會盡量忠實于原始含義。)
步驟3:復述后討論(5分鐘)。
當所有學生都完成復述后,老師會挑選出一兩個課文復述和高質量的思維導圖來呈現。此外,老師在每個小組中對他們的復述進行評論,并指出他們在復述中的優勢和劣勢。如有必要,老師會給他們一些建議,例如復述方法、語言的組織等。
總而言之,思維導圖將最初無聊的抽象文本變成一幅圖片,生動地顯示了整個圖片,從而大大減少了學生復述文字的難度。經過三個月的復習之后,學生對他們英語口語現狀的態度有了積極的變化,原因是學生可以使自己充滿邏輯地組織內容,擁有足夠的詞匯量,掌握更多的語法規則并獲得練習的環境。
四、研究結論
經過三個月的實驗,筆者使用社會科學統計軟件(SPSS)對口語測試成績進行了配對樣本七檢驗。
利用配對t檢驗去研究實驗數據的差異性,從表1可以看出配對數據呈現出差異性(p<0.05) 。具體分析可知:
實驗班的前測和后測之間呈現顯著性(t=-17.721,p=0.000),實驗班前測的平均值(4.29),會明顯低于實驗班后測的平均值(5.34)。
該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
1.口語測試成績顯示,實驗班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有顯著提高。
2.訪談的結果表明,實驗班學生對英語口語的滿意度更高,學生愿意用英語交流,并從中獲得更多的信心。思維導圖輔助下課文復述法的應用提高了實驗班學生對英語口語交流的興趣和熱情。實驗班學生大多對思維導圖輔助下的課文復述法表示贊賞。他們認為,學生的思維模式清晰可見,可以更生動地理解課文的結構,并且在復述過程中學生的英語口語更加流利和有條理。此外,學生們還建議教師應該更多地關注英語口語水平較低的學生,并為他們提供更多用英語表達的機會。
五、本研究對英語教學的意義
筆者將對該研究提出一些建議:
首先,思維導圖是一種生動有效的工具,可以幫助學習者組織思想和觀念,從而形成邏輯表達。思維導圖的主要缺點是繪制時可能需要很多時間。由于學生可能覺得很難繪制思維導圖,教師應參與繪制思維導圖的活動,因此可能會影響文本重新輸入過程,更不用說英語口語水平地提高了。
其次,英語口語教學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應特別注意材料、方法的教學,學生的參與。眾所周知,如果材料太簡單或太復雜,學生可能會感到無聊。 思維導圖輔助下的課文復述方法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方式的有效途徑。
最后,研究者應注意英語口語水平較低的學生在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的情況。為了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老師應該花一些時間來訓練學習者使用思維導圖的能力。
總而言之,要進一步研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對于接下來的研究者來說仍然是空白。作者認為,思維導圖輔助理論將得到充實,并將通過進一步的研究在英語教學的其他領域得到充分應用。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東尼·博贊(Tony Buzan).思維導圖:提高語言智能的十種方法[M].張霞,譯.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
[3]田亢.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英語課文復述活動設計探究[J].英語畫刊(高級版),2020(16):80-81.
[4]甘嬋.基于框架圖的課文復述訓練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與探究[J].中小學課堂教學研究,2020(10):27-31.
[5]杜銳.課文復述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14(6):8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