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斌
摘 要:游戲化教學適合小學生的特點與心理訴求,在語文教學中引入游戲要注重與語文知識的高度融合。引入游戲的目的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與內化。游戲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使教學更有活力,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語文綜合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路徑
一、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一)對游戲教學的作用認識不足
實際上教師很少使用游戲化教學,對游戲教學法還存在一定的偏見。對游戲教學理論的學習還不到位,即使涉及游戲理論的學習也是處于膚淺的理解層次,更不可能自覺將其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因為傳統的教學觀念還在作祟,認為語文教學就是教師講解學生聽講,這樣才能使學生系統地接受知識,知識傳授的效率才更高。
但這種忽視學生主體學習地位的傳統教學方法,使課堂教學僵化單調,學生被課堂邊緣化,失去了學習興趣。
(二)缺乏對游戲化教學的投入
游戲化教學從設計到實踐都需要教師投入時間與精力,尤其是對游戲教學理論的學習更要花時間去深入理解與內化,進而思考如何將游戲教學運用于具體的教學環節,游戲中也存在一些不確定的因素。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興趣點,才能設計出符合學生心理訴求的游戲學習方案,但教師因為教學負擔過重等困難,對游戲化教學的設計缺乏實用性。
(三)游戲教學活動形式單一
小學生喜歡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新穎別致、多種多樣的游戲活動才能真正滿足其心理需求,但目前游戲化教學形式的單一以及不斷重復的形式,學生對單調乏味的游戲活動會產生厭倦情緒。由于教師在設計與教學過程中投入的精力不足,機械重復的游戲只是起到將語文教學內容聯系起來的作用,趣味性與創新性就大打折扣,效果難以得到保障。
二、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的實現路徑
(一)更新教學觀念,發揮游戲教學的作用
語文教學要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來開展教學,教學設計要緊扣學生的特點而展開。游戲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例如,識字教學歷來是語文教學的難點與重點,但如果讓學生枯燥的記憶與背誦,只能持續很短的時間,如果長時間的機械記憶,學生會在心理上產生抵觸,而運用游戲教學法,如通過猜字謎、兒歌識字、故事游戲識字、接龍識字等游戲教學法,學生會產生學習興趣并樂此不疲地學習,延長了有意注意時間。此外,教師要注意提高自身的游戲設計水平,考慮如何將游戲理論與學生的認知水平結合起來,如何設計新穎別致的游戲強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游戲達到掌握知識的目標。為提高游戲的豐富性,教師可以運用網絡搜集語文教學游戲資源,吸取精華、擇優運用、提高游戲教學的有效性。
(二)實現游戲多樣化,豐富游戲教學內容
保障游戲的多樣性與教學內容的豐富性,學生才能產生興趣。游戲形式的單調往往會導致學生對教學厭倦感的產生。所以,教師要致力于通過多種途徑或渠道進行游戲教學的改革與創新,使游戲教學具有趣味性與創新性,滿足學生的心理訴求,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而在網絡滲透人們日常生活各個領域的今天,實現游戲教學內容的豐富性與趣味性不是一件難事,教師可以通過網絡甄選相關游戲教學資源,與教師一起探討通過網絡優化設計游戲教學活動。要緊貼學生的需求。例如,在學習《金色的魚鉤》一文時,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形式,讓學生通過游戲進入課文中,與作者、文本進行對話。在學習《只有一個地球》時,可以以“人類是否可以到別的星球上去生活”為題展開辯論賽。通過這樣的游戲活動,促進學生的熱情參與,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
(三)總結經驗,不斷完善游戲
教師要通過對游戲活動的總結,不斷完善游戲化教學水平,提高教學效果。教師要從游戲的開展效果,學生興趣的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等方面對游戲過程進行反思,要不斷發現問題、完善與優化游戲教學,更好地對游戲教學進行科學評價。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學生互評、小組互評等,讓學生認識到游戲教學對知識的理解與內化作用。并要注重對游戲化教學的過程進行評價,通過過程性評價,對學生的優秀表現進行肯定與激勵,對欠缺的地方督促學生進行改正。另外,教師還要與學生家長進行交流與溝通,聽取家長對游戲化教學的意見,不斷提高游戲化教學的實用性,提高游戲化教學的效果。
三、結語
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游戲化教學理念,改變對游戲化教學的錯誤認識,同時要遵循游戲化教學激發學生的興趣、促進知識深入理解的原則,精心設計游戲化教學,通過情境的創設及豐富游戲化教學內容等措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活動的開展,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
參考文獻:
[1]鄧麗.對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的現狀分析及對策探討[J].成功,2018(8).
[2]謝玲夢.淺談小學語文如何有效運用游戲教學模式[J].作文成功之路,2018(8).
[3]葉雅紅.游戲化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