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鋒年
摘 要:近年來,小組合作學習逐漸成為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形式之一,不僅有效提升了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還提高了小學生的團隊意識。在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需要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推動小組合作學習,使小學數學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促進小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和發展。文章對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論述,并提出提升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合作學習;小學生;數學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30-006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0.031
小學數學教學的任務不只是向小學生講授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小學生學會知識的應用和實踐,可以做到學以致用。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為小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和條件,提高小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學風。小組合作學習是數學教學的重要方式,為小學生搭建了施展才華的舞臺。小學生在小組內可以暢所欲言,改變了小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增強了小學生的學習動力,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創新教學策略,在尊重小學生主體地位和充分了解學情的前提下,積極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讓小學生在面對面地交流、實踐和探究中學到知識,學會團結,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素養。
一、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教師有效的指導
雖說小組合作學習的主體是學生,但小組合作學習能否有效地進行,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在實際教學中,有些小學數學教師對小學生的實際水平了解不夠充分,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前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和目標缺乏必要的指導和詳細的講解,導致小學生在小組內無所適從,討論不到“點”上,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還有些數學教師對小學生的討論疏于指導,使很多小學生盲從于他人的答案,阻礙了小學生思維的發展,小組合作學習事倍功半。
(二)小組構成缺乏科學性
有些小學數學教師素質偏低,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認識不全面,教學中經常是隨便拋出一個問題讓小學生討論,盲目跟風、追求形式,把合作學習的數學課堂變成了自由討論課堂,缺乏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深入研究。還有些小學數學教師在分組時沒有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個體差異,造成小組成員構成缺乏科學性,有的小組都是成績較好的學生,有的小組都是成績差的學生,違背了“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使小組合作學習效果不明顯,難以實現共同進步。
(三)小組合作學習存在濫用的現象
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是新課改提倡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有些小學數學教師為了迎合課程改革提出的政策,在課堂上不考慮教學是否需要,也不關心學生是否配合,過度使用小組合作,使數學課堂整體教學效果受到影響。甚至有些小學數學教師認為小組合作學習在何種教學環境下都可以組織,一概套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似乎只有讓小學生進行合作才能體現課堂教學的高水平。事實上,小組合作的濫用只會浪費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對數學教學起不到太大的幫助。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提升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具體策略
(一)創設合作情境,激發合作興趣
小學生心智還未成熟,對新鮮的事物具有濃厚的興趣,所以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對小學生學習非常重要。小學數學教師在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時,需要創設一定的合作情境,利用有趣、緊張的合作情境,有效地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小學生合作學習的欲望,為小組合作學習做好心理鋪墊。數學是一門抽象性比較強的學科,數學知識對于小學生而言有些晦澀難懂,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因勢利導,用形象、幽默的語言幫助小學生理解這些深奧、難懂的知識,為小學生營造輕松的學習情境,在歡聲笑語中啟迪小學生的智慧,為合作學習做好準備。數學來源于生活,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為小學生創設生活化的合作情境,給小學生帶來感興趣的探索內容,使小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放松自我,施展才華,增強小學生的生活體驗。小學生面對熟悉的人、事、物,更容易產生話題,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才會說得有勁,聽得有味,產生更多思維的碰撞,學到更多的數學知識。為了加深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小學數學教師還可以通過角色扮演來創設情境,將數學問題在課堂上表演出來,讓小學生在表演中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存在和應用,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激發了小學生的參與熱情,促使小學生主動融入小組合作。
(二)優化小組構建,實現分工協作
要想實現小組合作學習效果的最大化,首先就要對小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小學數學教師需要認真了解每個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心理特點、學習習慣和學習水平,對每一位小學生做出準確的分析,并且構建科學的學習小組,讓小學生可以在輕松的小組合作中提高成績,增長能力。將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和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以及觀察、動手能力較好的學生進行平均分配,確保每個小組的成員構成在能力上差距不大,這樣小組間才會更有競爭力。同時,不同能力的小學生之間還可以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共同進步。小學數學教師在劃分小組時需要結合本班的具體實際,小組數不能過多,否則不易管理,每個小組內的人數最好控制在4-6人,使每個組內成員都能有發表自己意見的機會和時間,調動每個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盁o有規矩不成方圓”,學習小組必須要有規則和秩序,只有有了相應的規則,小組成員才能夠提高重視程度,努力學習。小學數學教師要將人人參與巧妙地融于規則制訂中,使小學生在規則的約束下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小學數學教師還要細化小組內的分工,在小組內設置組長,管控小組所有活動;設置監督員,維持小組秩序;設置書記員,記錄小組討論內容等,讓每個小學生都能在小組內找到自己的位置,使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可以惠及小組內的每個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