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
摘 要:在教育行業,越來越多的教師將信息技術引入課堂教學中,推動教學信息化。探討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如何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提出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優點,提出一些教學經驗與方法,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意義;策略
信息技術被用于優化教學,是當今時代科技發展給教育教學帶來的機遇。信息技術能展示豐富多彩的教育素材,能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化為形象生動的圖形,展示給學生看,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筆者現結合小學數學教學,談談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體會。
一、信息技術背景下開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意義
(一)有利于幫助學生開闊視野
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幫助學生了解日常生活、了解國家、了解世界,為以后的數學學習、初高中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此外,學生由于日常學習緊張,容易忽略對周圍事物的觀察。而數學是一門來自生活、源于生活的學科,在引入信息技術時,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領下開闊視野,彌補自身對周圍事物的忽略。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在數學道路上“行萬里路”。
(二)有利于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師可以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利用多種信息技術促進學生數感的發展,如在課堂上使用PPT課件、視頻音樂等。這些工具的應用可以增強數學課堂的生動程度,調動學生的興奮細胞。同時,在城鄉教育資源不均衡的情況下,教師引入信息技術能夠幫助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差距。而教師也可以利用“線上微課”等網絡資源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以及加強自身教學的薄弱環節,補充自己日常生活中接觸不到的“數學知識點”。
(三)有利于提高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課堂地位
傳統的“伸手”學習方式容易使學生產生惰性心理,導致學生在學習后期“后勁不足”,從而跟不上學習進度。同時,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難度,學生在學習和理解上存在困難。在信息化教學課堂中,教師可以運用多種教學方式豐富課堂教學,同時創新自己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課堂中占據主導地位。教師只在課堂上發揮帶頭人的作用,更好地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作用。
二、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術突破教學重難點
小學高年級的數學知識相對抽象,學生的心理、智力發展有限,無法快速地在課堂上理解這些抽象的知識,教師可以利用現代信息設備輔助課堂教學。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視頻,加強書本知識點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如,教師在執教“時、分、秒”一課時,這部分內容的教學難點就是要與現實生活相聯系。首先,教師可以播放視頻,視頻內容為春節聯歡會的新年鐘聲倒計時,央視主持人說,“新年的鐘聲將敲響,讓我們一起來倒計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與視頻一起倒計時,調動課堂氛圍。其次,在倒計時之后,教師深入課堂知識點,“剛才,我們進行倒計時,像這樣計量很短的時間,我們常用比分更小的單位——秒。今天,我們就共同來認識這個新朋友。”由此打開課堂學習新知識的局面,突破知識的難點和重點。
(二)開展故事化情境課堂
對于小學生而言,故事性情節最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在信息化的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創設特定的故事情境,利用互聯網資源,在課堂上播放視頻,創設相關情境。例如,教師在上“數的大小比較”這一課的時候,可以先播放一個課前導入視頻。眾所周知,在傳統的龜兔賽跑中,兔子由于大意、輕敵,在比賽中睡著了,導致輸給了“慢吞吞”的烏龜。于是兔子又和烏龜比起了年齡,烏龜今年10歲,兔子今年5歲,雙方都說自己比對方大,這時邀請學生來當小裁判。這樣的一個視頻用生動、有趣的形式進行了課堂的導入。接著教師再展開課堂教學,告訴學生答案。運用故事情境法進行課堂導入,避免了生硬的數字比較,使之躍然于紙上,更加活潑、生動。
(三)開展趣味性互動
教學是師生互動的一個過程,信息教學可以讓師生之間互動的方式變得更豐富,并不像傳統課堂那樣停留在師生對話上,將信息技術融入小學數學課堂,可以豐富師生的互動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例如,在教授“10以內減法”時,教師可以在課件上展示“7-5”,并展示7個圓片,并詢問學生該如何操作,讓學生上臺在白板上操作,通過白板畫筆拖動5個圓片,使其與原先的圓片分離,讓學生親身經歷減法的過程,可以加深學生對減法的理解,讓學生不是停留在抽象的數學運算上,這樣學生對減法也有了自己的思考。接著教師再讓學生用小木棒擺一擺,使之直觀地展現在其他學生面前,小學生天生好動,借助信息技術手段設計更具有趣味性的師生互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推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而不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的知識灌輸。
(四)引導學生自主解決問題
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苦口婆心鞭策學生,不如深耕學情,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使他們做學習的“主人”,這才是教師教學的根基之所在。在信息技術背景下,教師可以使用多元的方法,多管齊下,鼓勵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例如,在教學“多邊形面積回顧整理”一課時,教師可以運用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呈現出內容充實、形象逼真的問題情境。同時,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輸出”過程,讓學生能夠有勇氣站在講臺的正中央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根據不同成員提供的信息構建知識網絡。
參考文獻:
[1]林紫嫦.小學數學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J].新智慧,2021(1):23-24.
[2]王興龍.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的思考[J].家長,2020(36):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