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敬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數學教學中加強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非常重要,這是學生學好數學的重要條件。數學應用意識與應用能力的培養要從小學階段抓起。為了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不僅要有意識地加強學生多方面的訓練,同時還要對學生進行全面科學的指導。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應用意識
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人們逐漸意識到加強小學數學教學思想與教學模式改革是其中的重點與難點,重視學生數學應用意識以及應用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成長非常重要。所以,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強化學生應用意識與應用能力的培養,在教學活動中利用新型教學模式促進學生良好思維模式的形成,并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下面我們將針對小學課堂中加強學生應用意識培養的具體策略做詳細闡述[1]。
一、明確教學目標,形成新的教學理念
開展教育教學活動,不僅要傳授學生具體的知識,還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應用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簡而言之,就是促進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學生良好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離不開教師的課堂教學。新課改背景下,教師一定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教師在傳統教學中常常以教材內容為主,沒有重視學生的發展。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廣大教師要積極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合理制訂教學計劃,對教學活動做科學安排,同時還要細化教學目標,從而保證數學教學的針對性與方向性。此外,教師還要深入鉆研教學內容,進行總結、梳理、歸納,有效落實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
二、創設生活情境,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
小學數學學科中有很多知識內容是與生活緊密相關的,假如教師沒有對學生進行科學指導,學生對數學和日常生活的關系也就沒有深入理解。例如,在“小數”教學中常常會出現小數的含義和加減算法等,雖然學生對小數的加減算法有基本掌握,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學生應用小數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能力還不足。所以,在小學教學中,為了提升學生“小數”的應用能力,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定的生活情境。例如,超市貨架中會擺放文具,學生可以認真觀察鉛筆、圓珠筆的價格,鼓勵學生將觀察后的結果分享出來,有的說鉛筆是0.5元,有的說圓珠筆是2.5元。教師為學生構建生活情境,同時依據教學理論,可以使學生通過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更容易理解小數知識內容,在學習過程中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小學數學應用意識。
三、在實踐活動中增強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新課改背景下,為了有效提升學生的教學成效,使學生具有良好的數學應用意識,就需要開展較豐富的課堂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了解到數學學科的應用價值,同時也要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訓練和培養數學知識運用能力。所以,教師首先要從課堂教學模式的改變入手,改變以往以教師講解為主的傳統課堂,讓學生通過多種教學活動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從而發展學生的數學能力。例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開小超市,文具盒、鉛筆、圓珠筆、書包、本子等都有各自明確的價格,其中部分學生當賣家,部分學生當買家,學生實際參與到買賣活動中,如此一來,學生就能通過實際交易活動學習數學知識的正確運算。
四、歸納數學方法,提高解題能力
數學這門學科要求學生具備豐富的數學思維和解題方法,如學生在學習和解決數學問題的時候,要應用到歸納、推理、比較分析等數學思維和方法。所以,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既要注重奠定學生的知識基礎,又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方法和數學能力,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引導學生將知識遷移運用到實際生活之中,實現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提高和發展。如在“多邊形面積計算”這一節的學習中,教師讓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然后運用不同的方法將不規則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向學生提出各種不同的問題,讓學生帶著思考進行實踐,并且在交流和討論中引入生活中的案例,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數學知識遷移能力。
五、結語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逐漸認識到學生應用意識的重要性。在有效落實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明確教學目標,形成新的教學理念,通過趣味性的活動創設生活情境,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形成良好的應用意識,在實踐活動中增強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2]。
參考文獻:
[1]彭剛.核心素養條件下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8):137-138.
[2]劉惠敏.核心素養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20,6(3):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