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品
摘 要:實踐永不止步,變革也永不止步。伴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教學改革也隨著時代發展不斷推進,對學生的培養不僅是“才”的方面,更重要的是“德”的培塑。因此,教育制度的改革越來越注重將基礎教育和品德教育結合起來,作為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主要基于立德樹人視角開展小學語文課堂德育,推動學生各項素質綜合發展。
關鍵詞:立德樹人;小學語文;德育滲透
一、小學語文課中春風化雨式地滲透德育的意義
1. 促進學生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行
小學生處在大量學習知識文化的階段,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未成型,思想認知能力還比較弱,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和影響,特別是在成長的過程中,小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度過,在學校養成的習慣、形成的品質好壞直接關系到個人的品質優劣,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小學,培養小學生道德品質最重要的課堂就是語文課,語文老師通過給學生春風化雨式地滲透德育元素,傳播優秀傳統文化,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
2. 促進學生健康而全面的發展
當今世界,信息數據爆炸式增長,對人的要求越來越高,對學校而言特別強調素質教育,素質教育的基礎在思想道德品質。把德育突出出來,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也為學生今后的人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二、立德樹人視角下滲透德育的具體方式
1.借助信息化手段滲透德育
當前,教育改革突出強調要善于運用現代化手段進行教學活動,在開展語文教學活動中,我們也可借助信息化手段進行教學,特別是滲透德育,如在學習語文課文時,我們可以利用PowerPoint進行授課,適當插入一些圖片、視頻、聲音等,改變以往單一的方式,使教學活動更加豐富多彩。如在學習《孔融讓梨》的故事時,我們就可以播放一段視頻,雖然是語文課中的一篇文章,但卻是一個很好的德育元素。又如,在學習保護環境的內容時,我們就可以將中央電視臺不亂扔垃圾的廣告播放出來,雖然時間不長,但通過視頻的視覺沖擊,學生的學習效果卻成倍增加。
2. 通過閱讀方式滲透德育
中國幾千年的優秀文化主要是通過文章薪火相傳,在言傳身教中得到共鳴、啟發,所以在語文課中進行德育滲透,就不能不重視閱讀這種方式的重要作用。如學習李白的《靜夜思》,通過反復閱讀和耐心解釋,幫助學生理解那種游子漂泊在外、濃濃的思鄉之情。學習文天祥的《過零丁洋》,可以通過文天祥那種氣節感受到寧愿為忠義而死也不做叛徒的忠肝義膽。這些不僅讓小學生更好地體會詩歌的意境、詩歌的情感,也體會到詩人優良的品質、樸素的思想,都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德育。
3.融入實踐活動滲透德育
實踐是最好的課堂,也是最好的老師。而語文畢竟屬于應用類課程,最重要的在于應用,一個人的修養品行也能完整地在實踐中展現。通過語文實踐活動很好地滲透德育內容,有效地開展融入德育內容的語文課。比如,小學課文《雷鋒叔叔,你在哪里》,蘊含了非常好的德育元素,我們可以讓學生課后廣泛收集雷鋒的故事,讓學生輪流上臺進行演講,在收集故事、演講比賽的過程中,實際也是一種內化為德育的教育活動,讓學生在物欲橫流的社會中感受到一股清流,內化為思想認知,無形中也提升了道德品質。又如,小學課文《朱德的扁擔》,這個場景雖然發生在井岡山,但我們可以將學生帶到農村去,讓學生看看農民的生活,感受勞動的樂趣,讓學生談認識、談感受,談關于對共產黨人官兵一致的看法,這些也能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國家的歷史,了解社會的發展,也更好地繼承和發揚老一輩革命家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對學生的培養不僅是“才”的方面,更重要的是“德”的培塑,立德樹人是我們開展教育活動的基點。語文課堂作為滲透德育的主要平臺,也是本文基于立德樹人視角下的小學語文課堂德育滲透對策研究的主要依托,我們通過緊密結合現實情況,采取科學有效的方式方法,在立德樹人視角下,通過小學語文課堂滲透德育,能夠科學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國家和社會培養更多有品德、有才能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郭偉.立德樹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J].文淵(高中版),2019(7):427.
[2]韋志紅.文以載道,立德樹人:談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J].數碼設計,2019,8(16):98.
[3]朱宗祥.立德樹人背景下小學語文德育課堂的構建[J].文理導航,20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