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青春 劉鵬飛 張姿麗 蘭霞 孫偉 李春梅 楊永 包格根 蔣鋒
摘? 要:自2010年(中國移動互聯(lián)網元年)以來,各種智能移動終端的快速發(fā)展,讓信息傳播、獲取的方式出現了革命性的轉變。網絡時代意味著教育模式需要轉變。為了適應新時代多元化、碎片化模式知識獲取的需要,以農業(yè)信息學課程為例,于2015-2020年構建了“微視頻+網絡即時通信+課堂互動教學”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多年的教學實踐結果表明,符合課程特點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和積極性、拓寬學生學習的深度和廣度。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即時通信;微課
中圖分類號:G642?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1)25-0100-04
Abstract: Since 2010 (the first year of China Mobile Interne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various smart mobile terminals has revolutionized the way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and acquisition. The Internet age means that the education model needs to change.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 of diversified and fragmented knowledge acquisition in the new era, taking the Agricultural Informatics course as an example, a hybrid teaching model of 'micro video + network instant messaging + classroom interactive teaching' was constructed in 2015-2020. The results of teaching practice show that a blended teaching model that conforms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riculum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enthusiasm of students' learning, and broaden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students' learning.
Keywords: blended teaching; instant messaging; micro-class
隨著智能機以及網絡的普及,信息獲取的途徑有了重大改變。在快節(jié)奏生活氛圍影響下,視頻、音頻、圖像等直觀形象的傳播方式受到了熱捧,在日常學習中,網絡課堂逐漸成為必選。2007年春天,兩位化學教師喬納森·伯爾曼(Jon Bergmann)和亞倫·薩姆斯(Aaron Sams)使用屏幕捕捉軟件錄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講解,并制作視頻上傳到網絡,自此拉開了在線翻轉學習的序幕[1]。近年來,隨著網絡技術的高效發(fā)展,尤其是2020年疫情條件下諸多課程進行了翻轉教學模式的嘗試,均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2-19]。
本文擬從農業(yè)信息學課程特點、混合式教學設計、課程效果等三個方面進行介紹,通過幾年的實際課程教學實踐結果展示,以期為農科相關課程教學提供參考。
一、農業(yè)信息學課程特點
農業(yè)信息學是面向農學及其他大農科專業(yè)開設
的課程,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交叉型應用科學。它綜合運用農業(yè)、植物學、生物學、遙感、信息技術、地圖學、數學等諸多學科的理論和技術,研究農業(yè)信息獲取及處理技術,旨在更精確地預測農業(yè)生產及更高效地開展宏觀調控和精準指導。隨著土地流轉和勞動力逐漸流向城市,大農業(yè)智能、高效的生產管理模式必將成為主要趨勢,恰逢農業(yè)轉型之契機,農業(yè)信息學的發(fā)展將對我國作物高效智能管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二、農業(yè)信息學翻轉課堂設計
農業(yè)信息學涵蓋遙感、地理信息系統(tǒng)、全球定位系統(tǒng)、數據庫、管理信息系統(tǒng)、專家系統(tǒng)、決策支持系統(tǒng)、農業(yè)模型、虛擬現實技術、精準農業(yè)等多個專題內容,內容多,信息量大,對學生知識儲備和自學能力具有較高的要求。而根據現行培養(yǎng)方案,農業(yè)信息學理論課時數相對較少(僅有32個學時),很難在課堂上將所有內容充分展示和融會貫通。此外,作為傳統(tǒng)農業(yè)院校,信息農業(yè)相關的儀器設施相對匱乏,學生實踐環(huán)節(jié)相對受限。鑒于此,作者構建了“微視頻+網絡即時通信+課堂互動教學”的翻轉課堂模式。整體設計如下(以農業(yè)遙感為例),見表1。
(一)線上資源構建
1. 教學視頻的制作
教學視頻設置兩種模式,一種是課堂實錄版,一種是慕課制作版。課堂實錄版,時間相對較長,講解相對詳細,但錄制質量相對較差,而慕課版由智慧樹專業(yè)制作團隊打造,內容精煉,質量高,但不夠豐富。基于此,為了讓學生能多渠道且高效地獲得豐富、高質量的課程資料,本課程分別在校內課程中心平臺和校外智慧樹平臺搭建課程網站,同時導入其他優(yōu)秀的開放教育資源作為拓展資料。此外,鑒于校內農業(yè)信息學相關軟硬件欠缺的現狀,搜集和錄制農業(yè)信息學常用儀器說明、使用視頻以及主流專家系統(tǒng)展示等。
為了迎合和適應當代青年碎片化學習需要,慕課版每段課程視頻在10分鐘左右,盡量不超過20分鐘,在課程網站上同步上傳課程課件、拓展視頻及思考作業(yè),方便學生學習和鞏固。
2. 線上學習
構建翻轉課堂,分章節(jié)落實學習任務,學生及時認真觀看教學錄像,并完成視頻播放過程的彈窗問題以及每章節(jié)測試,同時記錄觀看過程中的收獲和疑問。此外,利用“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幫助學生實現舊知識向新知識的合理過渡,通過網站信息發(fā)布進行引導學生網上學習,利用網絡互動平臺(QQ、微信等)進行互動交流,實現同學之間實時互動解答,分享彼此之間的收獲與疑問,促進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