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虹
摘要:目的:探究兒童腎病綜合癥的整體護理對策。方法:選取我院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間收治的50例腎病綜合癥患兒進行研究,對于研究對象隨機分組,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有患兒25例,針對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模式,針對觀察組實施整體護理干預模式,然后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兒的護理滿意度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等情況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針對腎病綜合癥患兒進行護理的過程中,采取整體護理教育模式,落實相對應的護理對策,這樣可以進一步提升患兒的護理滿意度和生活質量,使其不良反應發生率有效降低,因此這種方法在臨床實踐中有推廣應用的必要。
關鍵詞:兒童腎病綜合征;整體護理;應用效果
引言
兒童腎病綜合征是一組由于多種原因引起的腎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血漿中大量蛋白從尿中丟失的臨床綜合征,具體的臨床癥狀主要包括浮腫,血漿蛋白低,血膽固醇增高,其病理表現主要是微小病變型,現在治療難度比較大,治療周期漫長,然而很多患者都可以有效治愈成功,符合相對應的健康要求,或者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得到極大的緩解,在針對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也要進一步注重做好相對應的護理干預工作,在實際的護理管理環節要有效推行整體護理干預模式,結合具體問題或者注意事項落實相對應的整體護理對策,這樣可以呈現出更為顯著的護理效能,加快患者的疾病康復進程。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中重點選取我院在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期間收治的50例兒童腎病綜合癥患者進行研究,重點探討整體護理干預模式對于該類患者的臨床應用價值。現針對具體情況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患者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共有50例患者,來自于我院在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收治的腎病綜合癥患者,在患者中有男患兒30例,女孩兒20例,年齡3~10歲,平均(4.74±2.53)歲;在具體研究環節對其隨機分組,把研究對象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有患兒25例,對比兩組患兒的個人資料可見,沒有顯著統計學差異,P值大于0.05,可以比較,
1.2護理方法
1.2.1對照組。在護理對照組的過程中實施常規護理模式,患者入院之后對其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和疾病程度進行嚴格的檢測和持續跟蹤,結合具體的檢測結果實現相對應的基礎護理干預。
1.2.2觀察組。針對觀察組患者而言,是以對照組為基礎,進一步加之整體護理干預模式,具體的操作內容如下:首先,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以現代護理理論為指導構建整體護理程序。要確保護理程序具備應有的時效性、針對性,目標明確,以此為患兒提供更為系統完善且連續性、全面性的優質護理。要考慮到各類影響因素,進而更加全面細致的進行護理干預。其次,著重做好患者入院后的評估工作,患者入院兩個小時之內要充分做好入院評估和體檢,針對護理或者診斷過程中的問題進行全面分析,進而有效進行相對應的護理計劃優化和完善。第三,在患者入院到出院之前這段時間,要以相對應的護理程序為基準,開展高質量的護理管理工作。在這個過程中,要充分做好患者的資料收集整理工作,對于患者的具體情況要充分明確,使護理計劃充分體現出個性化的需求,同時要從全面性,系統性,完善性角度出發,注重做好護理評估和分析判斷。在整體護理過程中要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以患者的安全舒適為基本要求,充分遵循患者的舒適性原則,實現正確有效的護理管理,體現出全面性,系統性和優化性。對于患者進行嚴格細致的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使其依從性和自我護理效能得到顯著提升。同時要充分做好藥物護理,健康教育,飲食運動護理干預等等,并且做好病例的記錄歸檔工作,按照病例的情況進行分析判斷,科學評價,并且生成相對應的書面康復護理報告。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
1.4統計學方法
本文所有數據均經統計學軟件SPSS26.0進行處理,以%表示計數資料(行檢驗);以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以結果P<0.05表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兒的護理滿意度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96%(24/25)和0(0/25),對照組分別為80%(20/25)和12%(3/25),由此可以充分看出,觀察組患者的整體護理效果要十分顯著的優于對照組,p值小于0.05。
3 討論
整體護理是一種新興護理工作模式,護理人員除了進一步有效強化患者自身的關注程度之外,還要著重針對患者的所處環境,護理狀態,物理因素等等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和整體的護理干預,把握各類影響因素,以此體現出應有的綜合性護理成效。小兒腎病綜合征患者相對來說比較多,因為其免疫系統發育并不完全,所以有的時候容易出現腎臟方面的問題。有相當一部分腎臟問題表現為腎病綜合征,具體表現主要是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癥、水腫和高脂血癥等等一系列的表現。在針對該類患者進行整體護理過程中,以現代護理觀為指導,充分體現出現代化的護理程序,把臨床護理和護理管理的相關環節進行系統銜接,有效融合,在各個環節進行嚴格的質量把關,以此為護理質量的提升提供必要的保障。在整體的護理過程中以人為中心,通過系統化程序化的管理模式,充分滿足患者的生理,心理以及社會精神等方面的需求,進而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其護理滿意度和舒適度。在本次研究中,針對觀察組患兒實施整體護理干預模式,落實相應的護理對策,患者所呈現出的護理滿意度要顯著優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要明顯低于對照組,這也進一步表明整體護理對策的實施效果。
4結論
從上文的探究中可以充分明確,針對腎病綜合癥兒童來說,在對其進行整體護理干預的過程中,切實落實整體護理干預對策,這樣可以進一步提升患兒的護理滿意度,有效避免或者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因此這種護理干預模式有推行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劉振賢. 小兒腎病綜合征并高度水腫的臨床護理對策[J]. 中國醫藥指南,2019,14(24):268-269.
[2]金卓. 小兒腎病綜合征合并高度水腫的臨床護理對策[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85):239.
[3]張忠倩,龔福進,甘萍,等.小兒腎病綜合征合并高度水腫的臨床護理對策[J].飲食保健,2019,6(18):164-165.
[4]李楠.小兒腎病綜合征合并高度水腫的臨床護理對策[J].糖尿病天地,2018,15(10):256-257.
[5]陸新華. 腎病綜合征合并高度水腫患兒護理體會[J]. 河北中醫,2020,35(2):29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