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燕菊
◆摘? 要:初中時期的物理課程是一門具有實踐性以及推理性的綜合性學科。如果教師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不僅無法讓學生理解物理知識,還導致學生逐漸對物理課程的學習興趣喪失。因此,在新課改教育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學生作為課堂中的主體,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學生角度出發,掌握學生興趣,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法開展物理教學,從而促進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方法;創新路徑
初中時期的學生思維邏輯能力、操作能力處在發展的階段,所以在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會覺得學習物理知識比較難,主要的原因就是物理課程中的知識比較復雜,并且范圍較廣,對學生的數學基礎具有較高的要求。而良好的學習技巧、強大的思維能力是學好物理知識的重要基礎。以往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所以,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深入探索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創新課堂環境,以此滿足新課改教育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學要求,讓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得到有效保證。
一、創新課堂導入,引發學生思考
課堂導入對課堂教學是否有效具有著重要的決定作用[1]。一個良好課程的開始,需要有一個合理的課堂導入,讓學生在課堂導入的環節中復習學習過的知識,運用掌握的知識去學習新的知識。因此,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的綜合情況創新課堂導入,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讓學生能夠更加容易接受新的物理知識。
例如:在教學“電與磁”的相關知識點時,教師可以通過指南針進行課堂引入,對學生進行有效提問,引導學生思考,如“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有哪些?”、“指南針的作用是什么?”、“指南針的原理是什么?”通過教師的提問以及學生的回答,會非常容易的將新知識引出,使學生主動對知識點進行思考,“電與磁具有什么樣的關系?”“磁與電具有哪些規律?”,引導學生根據實際生活以及學習過的知識進行回答,并且讓學生能夠掌握“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原理。通過良好的課堂導入環節,以及教師的有效提問,能讓學生的思維得到鍛煉,并且能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讓學生的思維能夠隨著教師所提問的內容進行思考,從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課堂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教師在物理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不同的提問內容以及教學情景,積極、主動的帶領學生進行知識思考。
二、結合理論實驗,加強學生理解
初中物理課程教學中最主要的重點、難點就是實驗部分,實驗能將難以理解的知識展示到學生面前。因此,教師可以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將物理理論知識與實驗進行結合,通過實驗將抽象化的知識變得更加生動、具體,從而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此外,教師可以適當鼓勵學生進行一些簡單的實驗,讓學生親自動手完成實驗,從實驗的總結中掌握重點的物理知識,以此實現以學生為主的課堂教學任務。同時,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使學生的手和腦得到鍛煉。
例如:在教學“物態變化”的相關知識點時,教師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加容易觀察水的變化以及水的狀態,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自由的小組組合,并且親自動手操作與教學主題相關的實驗,教師可以先指導學生準備實驗器材,如冰塊、鋼勺、小水壺以及簡單的加熱器,將冰塊放到水壺中加熱,在加熱的過程中,要仔細觀察冰的變化,不斷增加熱度,將冰變化的過程記錄下來,學生可以拿著鋼勺靠近水壺的壺嘴。當實驗結束后,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實驗總結,得出有效的實驗結論,如冰塊加熱之后就會變成水,水加熱之后就會蒸發變成水蒸氣,冷卻之后又會變成水,將水進行冷凍就會變成冰。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體驗到物理實驗課程的快樂,還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和印象,讓學生通過直觀的物理學習方法,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識。
三、借助信息技術,提升學生興趣
在疫情期間,教師為了能夠完成教學任務,教授學生知識,多數教師都積極的運用網課直播以及視頻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3]。所以,微課程是一個高效的教學手段,教師可以對微課程進行持續的錄播。由于初中的學生面臨著升學考試,所以學生的任務繁重,學生所學習的知識主要來源于教師,因此,教師可以充分運用微課的方式進行教學,在課余時間讓學生通過教師錄制的視頻進行學習,在遇到問題時可以將視頻內容進行反復的觀看,從而強化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將掌握的知識進行內化。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素質教育以及新課改的雙重教育背景下,當前的初中物理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法都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現代化的教學模式以及理念的運用,對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要在當前的初中物理教學中積極的改變教學理念,對當前教學方式以及教學模式進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并且將其實踐的運用到實際課堂教學中。在對學生傳授理論物理知識的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強化學生的物理素養,為學生將來的發展和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華.利用問題驅動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探究——以初中物理教學為例[J].創新人才教育,2020(04):23-26.
[2]姚曉君.“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學中“個性化學習”的實踐分析[J].教師,2020(33):75-76.
[3]劉坤.淺析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0(32):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