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燕
◆摘? 要:為響應新教改的要求,數學的教學內容也變得更加完善,豐富教學手段是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課堂教學需要不斷的創新和發展。教學不能忽略作業的設計,數學作業對于提高學習效果有著顯著的促進作用,需要全面的總結學習過的課堂知識,并且通過寫作業的過程中不斷的對數學內容進行探析,鍛煉自己的知識靈活應用能力,利用作業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數學;作業設計;評價分析;教學策略
當前一些小學數學教師在作業中沒有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使得數學作業的教學功能發揮的不夠理想,數學作業的設計過程和設計理念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小學數學作業應該以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為基礎,教師通過有效的作業評價作為引導,幫助每位學生鍛煉優秀的數學學習思維方式,并且利用作業來拓展一些學習內容,啟迪學生的數學思維。
1數學作業的現狀思考
1.1加強對作業設計的重視
很多數學教師對作業設計的態度不端正,將教學重點放日常課堂教學中,對作業的布置則缺少相應的重視。數學作業不但可以讓學生對課堂內容進行較好的復習,同時能夠釋放孩子的發散思維,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學習了解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夠有效拓寬學生眼界,并形成溫故而知新的效果。所以,教師要端正對課后作業的重視態度,讓學生在數學作業的學習中,盡可能的鍛煉自身的思考能力,促進學生的數學思維的發育和成長。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得到數學鍛煉的機會非常少,也很難做自己想做的事,釋放自身的天性。小學數學教師必須加強對課后作業的教學設計,能夠讓學生們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領略數學的魅力,讓學生們在感受快樂的同時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
1.2利用作業拓展學生學習寬度
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重要思路,就是讓學生們在愉快的心情中學習到書本上的知識,不斷的拓展自己的數學知識儲備,形成對數學的熱愛。實際上只有充分激活學生的自主學習意愿,教師才能完全發揮出教學關系中引導者的作用,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方式。生動而富有趣味的作業練習能夠改變學生的思考方式,學生在內心熱愛的驅動下,不斷的思考完成作業的方法,能夠更加靈活的去利用數學公式進行運算解答,并促使學生敢于用自己的想法去嘗試,不斷的磨煉學生對數學練習題各種變化的應對能力,從而幫助學生拓寬數學學習的路徑。教師應該在數學課中鼓勵孩子發揮自身的知識技能,調動孩子的發散思維,把所學的知識充分地利用到作業練習當中去。如果只靠對教材上的題目進行作業的設計的話,學生無法充分地理解數學學習的奧妙。
2數學作業的改進策略
2.1布置拓展性作業
小學數學教師應充分利用作業設計進行有效的教學指導,讓學生面對不斷變化的教學問題也能做到胸有成竹,在解決學生學習問題的同時敏銳的捕捉到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機會,結合精確的教學手段,以及生動的作業評價語言,讓學生有動力去完成作業,并在作業中融入自己的一些思考。教師應該拓展作業內容的設計范圍,繼而讓學生進行自由的分析和思考。從而促使學生在完成作業練習中自己去推論,引導學生去尋找更多的知識。教師需要在作業評價中圍繞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點,調動學生的積極情緒,在千變萬化的作業題目中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舉例來說,在《克與千克》的課后拓展性作業中,教師首先布置作業任務是讓學生尋找生活中的應用,鍛煉學生對克還有千克的認知,如食鹽、味精、蘋果、白菜等學生在生活中常見物品進行稱重,以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學生在作業中就會寫到:一袋食鹽是90克,5個蘋果是1.5千克。然后要利用拓展性作業,出幾道問題對學生的應用能力進行拓展:為什么食鹽要用克做單位,蘋果要用千克做單位。通過作業設計刺激學生的思維拓展,不斷的向外發散,引入更多有效的學習資源,提升學生的作業完成質量。
2.2結合有效的作業評價
有效的作業評價是提升學生作業的完成質量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析的過程中,自主探析中的不可控性對教師的教學智慧是一種鍛煉。教師在進行作業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根據作業設計的預定目標,并結合對學生的作業反饋的分析,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態以及遇到的難處,對教學步驟進行合理的判斷,會出現什么問題,做好解決問題的心理準備。教師還需要觀察不同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以平等的方式對學生作出評價,使學生時刻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無微不至的關懷,把數學作業創新中教學具體化的優勢發揮出來。小學教師可以增加適當的作業內容,并吸引學生主動向學習內容進行深度的探索,也可以向老師提出自己的疑問。例如三年級下冊《小數的初步認識》的教學中,教師首先對作業內容進行整體的教學規劃,從而使學生了解學習中需要關注的重點內容都有哪些。然后讓孩子進行試探性的繪畫來描述不同的數字,學生完成作業后,教師要通過評價提醒學生利用一些線段的輔助解析方式來更好的展現學習的內容,提升其數學邏輯。最后,教師需要通過教學評價引導學生進行深度的學習分析:小數都代表什么內容,不同的小數點都有什么樣的含義,讓學生對學習內容和教師的問題產生一定的好奇,并在打消這種好奇心的過程中實現的自我解析的過程,在解析的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很多的麻煩和難點,教師必須在評價中鼓勵學生大膽的提出自己的質疑或者困難,并給予正確和富有耐心的評價指導,提高學生的作業練習效率。
3結束語
根據教育改革的要求,小學數學課堂必須要注重提升作業的有效性,讓學生在作業的中體現出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并且要注意利用合理的作業設計,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一定的拓展,從而增強學生學習效果,并讓學生更加輕松的完成學習任務。
參考文獻
[1]劉冬賢.關于小學數學作業的分析[J].魅力中國,2021(2):215-216.
[2]莫翠蘭.淺談小學數學作業中的評語批改[J].南北橋,2021(2):96.
[3]黃加亮.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實驗探究[J].散文百家,2021(6):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