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志哲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也逐漸運用到中學課堂的德育教學過程中。中學生的思想以及行為正處于發展的階段,在此過程中,教師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與德育工作進行整合,在尊重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前提下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作為學生學習的重中之重,教師要不斷完善自身的專業素養,對信息技術做到熟練應用,并重視德育教育與教學的整合,重視在信息技術背景下融合德育教育?;诖?,本文從信息技術與中學德育教學工作相整合的策略進行討論,并提出實踐方法與實踐反思。
◆關鍵詞:信息技術;德育教育;初中學生;整合實踐;反思
信息技術作為一種全新的方式正在改善著人們的生活和學習方式,同時新課標準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該適當滲透信息技術來輔助教學。德育教育是學生學習的必要前提,只有對學生的德育有一個良好的教育,學生才能夠在學習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以后的深度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因此,中學生的德育教育要順應當今時代的發展,將德育教育與信息技術進行整合,從而使得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一定提升,為教師高效課堂的建立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心理健康指導活動
心理健康的良好輔導有助于學生緩解學習壓力,在信息技術的背景之下,教師可以利用一些教學軟件來為教師的教學活動提供服務。由于每個教師的知識水平有限,而信息技術的知識來源具有多樣性和廣泛性,教師在遇到問題時可以通過師生間的交流查閱來將問題一同解決。
例如,有些學生在面臨中考時會有一定的學習壓力,教師就可以借此為出發點,在網絡上搜索一些減壓的視頻或者游戲來幫助學生緩解中考帶來的壓力,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看展心理健康指導活動。教師在這次活動中充分融入到學生當中,與學生進行充分的交流,站在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在此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將逐漸拉近,也能夠使得學生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下對教師的刻板印象,從而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另外,在臨近中考時,學生的學習都是十分緊張且競爭十分激烈的,有些學生因為幾次的成績下滑就開始對自身的成績提高不抱希望。于此,教師應嘗試采用創新型的教學方式,為學生進行心理開導,教育學生在面對困難時要有堅持不懈的信心和敢于突破困難的勇氣,而不是面對困難就退縮。教師利用信息技術來開展心理健康指導活動,不僅解決了學生的問題,而且使得學生的德育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二、利用信息技術建立校園網絡交流平臺
學校方面應密切關注信息技術對學生產生的影響,充分利用網絡的宣傳作用,將有關德育教育的內容通過建立校園網絡交流平臺進行展示,主動占領網絡陣地來為學生的德育教學工作奠定基礎。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建立相關的德育教育軟件或者制作視頻的形式對此內容進行講述。由于初中學生的思想關鍵尚未成熟,在此階段只要教師加強對學生德育引導,就能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在網絡教學平臺上,教師不僅僅將德育教育的主要內容進行展示,還要通過網絡自主搜索我國古代人民的具有代表性的德育教育事跡來進行展示,從而豐富網絡文化。在課下,教師引導學生時常關注學校的校園網,并定期對上面的內容進行考察,對于回答正確率較高的學生教師可以實行獎勵制度來激勵學生的德育成長。在此期間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開設線上主題班會,針對于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與學生進行相關討論,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利用信息技術建設網絡教學平臺,不僅能為教師的德育教育提供捷徑,而且能使得學生的思想得到良好發展。
三、利用信息技術創設相關德育教學情境
情境的創設對學生的德育水平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情境創設不僅能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而且能夠使得學生對德育學習的積極性得到提升,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
例如,在初中歷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利用情境創設的教學方式來為學生營造學習環境。在“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應利用多媒體來搜索北方民族沒有融合時的景象,然后對北方民族融合后的景象進行展現,通過兩者對比讓學生感受民族融合的優勢。其次,教師利用信息技術來為學生展示當代中國民族融合、共同發展的繁榮景象,通過創設情境的教學方式來給學生心中種下民族團結的思想。利用此方式能夠提高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并且能使得學生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牢記這種觀點,并以此為準則來要求自己的言行。利用情境創設來引出德育教育的方式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率,為高效課堂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總而言之,將信息技術運用到學校的德育工作建設當中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此方式的充分運用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而且能夠豐富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更能充分調動學生對其他學科學習的積極性。另外,在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教師也應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并且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操作方法,從而使得學生在認知能力和情感道德方面有一個良好的發展,為學生的個人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谷麗麗.信息技術與中職學校德育工作相整合運用的實踐與反思[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3:27-27.
[2]楊小藍.信息技術與初中生物教學整合的實踐與反思[J].報刊薈萃:下,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