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芬芳
◆摘? 要:課外作業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檢驗學生英語學習情況、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效果的主要途徑。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實施,不少教師發現了傳統課外作業的不足,在提質減負要求的指導下,優化作業設計方式,借助多樣的作業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最終提升核心素養能力。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外作業;核心素養
小學英語課外作業需要根據提升學生核心素養這一根本任務,從文化基礎、社會參與、實踐創新等不同角度,進行精心設計。創造有利的英語學習機會,開辟廣闊的英語課外學習空間,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成長平臺,促使學生打好英語基礎。讓學生在完成英語課外作業的過程中,親身感受自主學習英語的樂趣,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和學好英語的信心,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
一、設計探究型課外作業,培養自主能力
自主能力作為學生自身優秀學習能力的直接體現,也是構成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之一。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離不開各種各樣的學習實踐。教師在設計小學英語課外作業時,可以根據小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聯系英語課堂學習內容,圍繞特定的主題設計探究任務,指點學生探究的方法和流程,讓學生可以順利完成探究任務,夯實英語基礎,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增強學生的科學精神,為核心素養的形成提供有力的支撐。
例如,在學習PEP小學英語六年級Unit 7 Protect the Earth時,教師由story time部分的內容作為基礎,立足六年級小學生的學習水平,布置了合作探究型英語課外作業。“As we all know,protecting the earth is urgent now.We all have the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 our home.”老師說,“There are some practicable ways to protect the earth in the text.”接著,教師引導學生以小組形式探究保護地球的各種可行措施。“Work in groups to find the new and useful methods to protect the earth.”學生們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通過網絡平臺、專業書籍、請教他人等方式,了解保護地球的各種可行措施,然后借助網絡翻譯工具,將這些措施轉化為英語表達“Save papers and pencils.”“Save electricity.”“Plant more and more trees.”等,在探究中鍛煉了自主學習能力。
探究型英語課外作業,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了更多的機會。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學生按照自身的實際情況,自主選擇探究方法,全面深入地習得英語知識,深刻體會發現知識的樂趣,增強學習的科學性。教師引領學生在網絡平臺的輔助下,快速完成英語課外作業,總結行之有效的探究方法,促進學生自我學習能力地發展。
二、設計體驗型課外作業,提升文化品味
文化品味作為構成核心素養不可或缺的內容,對于學生形成優秀的文化素養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利用文化對學生思想情感的感染力,可以促使學生打下堅實的文化基礎。教師在設計小學英語課外作業時,需要有意識地關注學生的文化素養,結合英語學習的主題,選擇具有文化內涵的作業內容,引導學生通過完成課外作業體驗厚重的文化,積累大量的文化知識,加深對文化思想的認識,通過優秀文化的感染,讓學生通過感知大量的文化信息,形成良好的文化素養。
例如,在學習PEP小學英語六年級Unit 8 Chinese New Year時,對于本單元“中國新年”這個主題,教師設計了體驗型課外作業,組織學生親身體驗各種類型的“中國新年”慶祝方式,引導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流。“What is your real feeling? when you take part in these kinds of activities about celebrating Chinese New Year?”老師問。學生們各抒己見。有學生說:“慶祝中國新年的方式很多,說明中國人對于這個傳統節日很重視。”“Well done.What do you feel the most deeply?”有學生說:“一家人一起包餃子,看春晚,那種氛圍非常好。”老師給予學生自由發言的機會,引導學生積極發言、分享自己真實的感受,既豐富了學生的文化知識,也提升了學生的文化品味。
體驗型英語課外作業,關注學生在參與作業過程中的文化體驗,是小學生直接感知文化的有效方式,也是學生受到文化思想的影響、不斷提升自身文化素養的有效途徑。教師根據小學生的英語基礎,利用包含文化信息的英語素材,為學生提供文化體驗的機會,引導學生發現文化元素,提升文化品味。
三、設計調查型課外作業,增強責任意識
責任意識作為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內容,是學生學習內驅力形成的主要源頭,對于學生的英語學習具有積極且重大的促進作用。責任意識的培養貫穿于整個小學英語教學活動的始終。那么,教師在進行小學英語課外作業的設計時,可以聯系教材單元的主題,結合當前社會上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設定適合小學生認知水平的實踐活動內容,組織小學生們以不同的方式開展社會調查,為學生創造深入了解社會現實的機會,讓學生能夠積累豐富的社會知識,形成學習動力。
調查型英語課外作業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了解社會現實的機會,也是培養學生責任意識的最佳手段。教師針對英語教材內容關聯的社會熱點問題,讓學生進行自主調查活動,探討熱點問題,促使學生深入地思考,讓學生在獲得英語知識、技能的同時,也認識到責任的重要性,奠定學生核心素養的基礎。
四、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作為小學英語課外作業的設計者,需要全面把握核心素養的內涵,著眼于學生終身發展所必需的能力素養,突破現行常規的英語作業形式,積極探尋多種作業類型,帶給學生愉快的英語作業體驗,最大程度地發揮課外作業的教育教學價值。
參考文獻
[1]劉文俊.小學英語實踐性課外作業設計的實踐與探索[J].英語畫刊(高級版),2020(13):74.
[2]丁敏丹.小學英語體驗性課外作業設計的實踐與探索[J].科普童話,2020(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