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利平
摘要:在小學生涯中,語文老師作為孩子們的引領者,其教學理念對于學生的成績以及學習習慣有深遠的影響。對于他們來說,語文是一門相當重要的課程,而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培養孩子的識字能力是他們閱讀的基礎。小學生正處于一個對學習的探索萌芽期,這是每個人一生中極其重要的時期,這個時期是培養孩子識字能力最重要的時期。孩子只有先識字,才能更全面地理解閱讀的內容。
關鍵詞:識字教學;小學語文;策略
學習知識的前提是識字,認字也是保障其他學科順利教學的基礎,是孩子從口頭語言到書面語言過渡的重要過程。孩子在學習漢字的過程中,思維進行豐富多樣的跳躍。因此,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培養孩子的識字能力,實際上是對他們思維的開發,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側重于對孩子認字能力的培養。
一、當代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漢字自身組成復雜
小學階段的孩子思維以形象為主,并且各方面都處于萌芽期,思維和智力都還沒有全面發展,因此這個階段的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差,注意力也不集中,再加上中國漢字繁多,還有多音字、形近字等都阻礙了孩子們的認字速度。
(二)農村與城市的孩子們認知發展差異化
雖然近年來農村發展迅速,但農村小學教育質量明顯低于城市小學,這就導致農村的小學生識字量普遍低于城市。再加上孩子在幼兒園階段已開始學習基礎的漢字及拼音,家長迫切要求孩子識字卻又給予不了正確的輔導,導致小學階段的孩子識字量參差不齊。
(三)老師教學形式枯燥、乏味
在當下,應試教育已經不符合社會發展的潮流。應試教育不但內容單一而且枯燥,表現方式又過于死板,這極大程度降低了孩子們對學習的熱情。傳統的教學方式缺少課堂的趣味性,大大削弱了孩子們的識字效果。
(四)部分老師過于注重教學進度
受傳統思想的影響,部分老師只注重孩子們的考試成績,這就使得他們在一味地趕教學進度,側重于關注孩子們識字兩的增加,而對象形文字的深刻文化韻味視而不見。這樣的教學模式極其容易讓孩子們在學習中造成死記硬背的狀態,一方面增加了孩子們對學習的抵觸心理,另一方面更不利于孩子身心的發展。
二、關于現階段語文識字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建議策略
隨著近年來新課改的普及,老師也面臨著教育方式的改革。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孩子的識字能力是學習的基礎條件。因此語文老師應該重點培養孩子的識字能力。因此孩子們的識字能力也成為語文老師所面臨的教學難點。但是本著為孩子盡責,為教育盡忠的精神,語文老師應該全面培養孩子的識字能力,在提高孩子閱讀理解水平的同時,也為其他科目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因此,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一)通過游戲化的課堂教學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我們組織游戲教學時,首先應充分了解其主要目的和對孩子教育的意義。即通過游戲,是否能最大限程度的提高孩子的主觀能動性,自主參與到認字學習中,是否能提高他們的創造能力。老師可以在組織游戲教學開展前,適當的進行了解調查,前測孩子對游戲的需求性,從而在活動中根據大多數孩子的偏好,全面提高他們的參與游戲的熱情以及游戲的開展率。例如,在引導孩子學習數字漢字時,先在黑板上寫出一、二、三這三個漢字,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的思維寫出“四”,以及這樣寫的原因。提前預習過書本的孩子和求知欲強的孩子有很大概率寫出正確答案,老師要對這些孩子重點表揚,并在課堂上講解“四”代表的數量以及含義。同時讓孩子們伸出四個手指。這樣不但能深刻孩子們的理解,還能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活躍課堂氣氛,從而讓他們集中注意力。
(二)與時俱進運用新的教學觀念
語文老師可以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通過感官刺激,集中孩子們的注意力。一方面提升自身的講授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孩子的思考與辨析能力。在我們以往的教育模式中,老師更加注重學生對知識的熟練度,幾乎不注重學生的內心感受,因此形成老師成為主動力,而學生死板記憶被動的局面。而新課改側重于學生素養的發展,因而識字教學也應該革故鼎新。語文老師在日常講習營造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時,要能夠讓學生主動思考問題,才能讓他們更深刻的理解日常生活所折射的書本內容,更全面的將課堂內容和實踐生活相結合,從而主動學習。又比如,在講授過程中,老師可以組織孩子們各種各樣的識字游戲,激發他們的想象力,提高識字效率。
(三)給予學生適當表揚
表揚和鼓勵可以增強他人的自信心,但老師應該適度表揚和鼓勵,否則,適得其反。首先,我們不要言過其實,這反而會造成受表揚的孩子自身不良習氣的形成。其次,孩子都是具有差異的,我們要因材施教,對于不同性格的孩子進行不同程度的夸獎。對于內向軟弱的孩子要多褒獎,而對于虛榮心或者好勝心強的孩子則需要適度,且夸贊的同時對他們提出改進意見,使其認識自身不足,在老師的教育下改正。最后,采用多樣化的表揚形式。在教孩子們認字的過程中,老師可以設置各種獎項,比如,詞語王獎、識字速度獎等,還可適當發放一些小獎品,提高孩子們學習樂趣。
(四)強化孩子寫字訓練
除了課堂上的識字教學,老師還可利用寫話讓孩子們對文字熟練應用。當他們有了一定的漢字儲備時,給他們布置課后作業。比如,用文字表達你對爸爸媽媽的愛,自己長大想成為什么樣的人。老師根據孩子交的寫話糾正打分,只有充分了解每個孩子的識字量和寫話水平,才能對癥下藥進行講解,從而全面地提高孩子的認字能力和創造力。
三、結束語
低年級語文老師的識字教學是道阻且長的過程,并不是一蹴而就就可以完成的。孩子們需要老師連續不斷的引導,需要語文老師花費大量的時間和耐心。所以,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老師應更偏向于對漢字的學習方法的講解,并在日常學習中,注重孩子對于課堂進度接受能力,幫助孩子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激勵孩子的主觀能動性,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改革目標的落實。同時,老師要不斷提到自身教學能力,提高孩子學習效率,為其他科目的學習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澤蕊.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的行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5).
[2]徐嘉笛.淺談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4,03:142-143+150.
[3]孫曉軍.小學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4,02: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