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蓉
摘要:2019年,教育部等六部門提出要“針對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新型職業農民等群體”單列計劃進行招生。高職院校擴招的學生大多是工作在生產、建設、管理一線的中堅力量,這一群體知識基礎參差不齊,給高職教育質量帶來了更多不確定因素。因此,高職院校要采取行之有效的人才培養模式,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將通識與專業同實踐融合,靈活運用彈性教學,健全學習制度,建立貼近生源特點的彈性人才評價機制。
關鍵詞:高職擴招;退役軍人;農民;人才培養
高等職業教育能否得到發展主要在于培育什么人、怎么去培育。隨著社會大趨勢的發展,高職擴招勢在必行,除卻以往的應屆高中畢業生和中職畢業學生報考高職,另外還有退役軍人、下崗工人、農民工等報考。在2019年擴招100萬的政策背景下,如何培養這部分特殊人群,提升技能、緩解就業、反哺社會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面臨的問題
1.生源結構復雜化
由于高職院校擴招,招生的對象發生了很大變化,不再只是應屆普通高中畢業生,這次擴招還增加了中職畢業生、社會考生、退役軍人,尤其是退役軍人是此次擴招的主要生源。然而,他們當中大部分人已經就業,無法同普通學生一樣進行脫產學習,他們可選擇不影響工作的不脫產學習方式。因此,在高等教育大力普及的時代,擴大高職招生規模,面向生源結構的多樣化,高職教育教學方式和人才培養模式均需要改變。在推進高職院校招生改革的同時,高職的入學門檻必然降低。所以在降低入學門檻而不影響高職質量的同時,就必須要推進“寬進嚴出”的培養改革。從世界范圍來看,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后,高職院校辦學必然進入“寬進嚴出”階段。
2.培養模式標準化
在我國工業化社會大環境生產模式影響下,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具有統一性、標準化的傾向。學生在學校固定的教室、實訓室中學習,教學模式仍以教師講授為主。僅依靠學校固定的教學場所培養不出符合高職教育要求和企業崗位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另外,培養的最終成果還需要進行評價,高職院校目前的考核評價主要是通過課業的完成過程評估學生的學習能力,測試學生發展的水平,進而達到評價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目的,大部分的評價依據是以成果形式來實現。考核評價主要通過口試、筆試、現場操作、第三者評價、自評等評價方法實現,采取學期或學年考試。這種評價沒有差異性,幾乎可以認為是流水線式的教學進程。這種教學進程是以“標準答案”為導向的“產品化”質量評價標準,看似完成了教學內容,但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機械地套用普適性的教學與評價標準,導致了“千校一面、萬人同語”的現象。
3.缺乏信息素養的師資隊伍
信息社會要求教師具有終身學習、資源共享與應用的能力,擁有在信息化環境下有效教學的能力素養與多元角色。在我國現行教育環境下培養出來的教師不擅長將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教學過程中。有些高職院校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顯得力不從心,有的教師甚至跟不上學生的現有水平。這些教師與學生在思維習慣、智能特點、興趣特長等方面不對稱,加上自身信息素養的缺失,導致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效能低下。面對這種情況,部分教師并沒有將提升信息素養作為其專業發展的重要內容,沒有及時更新教育理念,不想辦法改變自己在教學活動中單一的“講師”角色,而是不斷地要求學生適應自己,最終導致教學效果欠佳。
二、我國高職擴招學生特點
退役軍人、下崗職工或新型職業農民這三類人群是高職擴招的主體,針對這三類學生如何進行人才培養,如何利用高職院校現有的職業創新創業優勢進一步帶動就業,拉動地方經濟發展進而推動面向國際化的產業升級都是新形勢下面臨的問題。如何為這部分非傳統生源群體提供適合且高質量的高等職業教育,將是擴招背景下高等職業教育面臨的重點和難點[3]。同時我們在高職擴招的背景下不應該只看到面臨的挑戰,更應該看到前所未有的機遇,這種機遇在于不但解決了高職院校的生源問題,更是將高職教育與職業需求緊密聯系。以往是教育前置實踐后置的形式,現在要轉變成實踐前置教育后置的形式,這取決于高職擴招學生的生源特點。首先,高職擴招學生的文化水平相對較低,但實踐經驗豐富。有些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總結出了一套更適用于自身崗位的獨特工作方法,這就意味著單純提高高職擴招學生的文化課水平最終收效甚微。高職擴招學生的理論學習與自學能力相對薄弱,這是在長期的學習生涯中逐漸形成的,想在短時間內迅速提高文化課水平與自學能力顯然是不現實的。因此我們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就要認清這個現實,避免“填鴨式”教育。高職擴招學生對知識的渴望是強烈的,但是這種渴求區別于青少年學生。青少年學生只關注于應試的結果,而高職擴招學生面對應試類教育總是回避的,甚至是抗拒的。其次,高職擴招學生的學習時間是有限的且碎片化。高職擴招學生白天的時間基本被工作占據,這個群體中絕大多數是全職工作狀態。同時在工作之余很大一部分時間用來處理家庭生活,由此可見沒有完整的且可連續的學習時間是高職擴招學生面臨的又一大難題。面對生活和工作的壓力,堅持學習的重要性往往被忽略,更不要說保持連續、高效的學習狀態。
三、結語:
通過本文的分析可知,高職擴招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由于高職擴招帶來了一系列后續問題,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必須進行改革。高職院校在思想上要有前瞻性,做好人才培養模式的良好定位,重視培養方式上的科學性、多樣性、有效性。結合當前高職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實際,在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做到人才培養模式與市場實際相結合,提高人才培養模式的目的性和針對性,使高職院校專業人才培養能夠取得積極效果。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等六部門.關于印發《高職擴招專項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教職成[2019]12號[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