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琰英
◆摘? 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閱讀教學的開展效果如何,直接會對學生語文綜合學習能力與素養造成影響,也會影響最終的語文教學質量。所以,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教學任務,由于閱讀是一個長期積累的學習過程,老師需要將課內外閱讀銜接起來,以提升對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的質量和效率。文章首先對小學語文課內外銜接的問題進行分析,然后提出了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有效銜接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有效銜接;實踐策略
小學是學生初接觸閱讀的關鍵時期,如果此階段老師不注重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很容易讓學生后續對語文學習產生一些抵觸情緒,會對學生未來的語文學習帶來不利影響。所以,為了確保學生在后續的學習中不受此種學習困擾,需要從課內外兩方面入手,讓學生對閱讀學習產生濃厚興趣,為學生后續的有效學習做好準備。下面筆者根據自身的閱讀教學經驗,對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銜接的問題和策略進行討論。
一、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銜接的問題分析
通過對目前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銜接的分析發現,其問題主要體現在兩方面:第一,老師忽視課外閱讀。部分小學語文老師在閱讀教學的開展過程中,總是認為課內的閱讀教學是最為重要的,課外閱讀的實質作用不明顯,所以在老師錯誤閱讀教學的觀點下,學生的課外閱讀不受重視,這將會影響課內外閱讀銜接的落實。第二,學生不重視課外閱讀,小學生的自制力較差,在缺乏家長或者老師監督的情況下,他們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這就會導致課外閱讀的開展較難,更不用提開展的效果了。還有部分學生認為教材中涵蓋的知識非常廣,在課堂中完成學習后,課外就沒有閱讀的必要,與其浪費時間閱讀,還不如多做一些題提升考試成績,所以他們對于課外閱讀缺乏興趣。在老師和學生對課外閱讀都不重視的情況下,課內外閱讀將難以銜接,這是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
二、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有效銜接的實踐策略
在新課改背景下,課內外閱讀銜接的呼聲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語文老師開始轉變教學觀點,開始對課內外閱讀銜接中的問題進行優化,下面針對具體的策略進行介紹。
1.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學生是課內外閱讀的銜接者,學生是關鍵點,只有學生真正愿意進行銜接閱讀時,課內外銜接教學目標才能夠達成。而在讓學生主動閱讀的過程中,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是最為有效的一種途徑,也就是說學生在濃厚閱讀興趣的作用下,會主動進入課內以及課外的閱讀中,促使他們自身閱讀水平的提高。具體而言,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和認知特點入手,以保障閱讀興趣培養的效果。比如,根據學生喜歡看圖畫,不喜歡長篇幅文字的特點,老師可以引入繪本閱讀的方式,讓學生被圖文并茂的故事所吸引,愿意進行主動的閱讀。根據學生對故事感興趣的特點,老師可以在課堂中設計“故事分享會”的活動,由學生先對課內的文章進行閱讀,課下找與課內文章類似的文章閱讀,并在閱讀后以小故事的形式在課堂中分享給大家。通過對這些趣味方式的運用,學生們閱讀的興趣會有大幅度提高,不僅會保持課內閱讀的積極性,而且課外閱讀資料的搜集也會很積極。
2.立足教材,探尋課內外閱讀的銜接點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開展過程中,老師傳授學生知識固然重要,但還需要以閱讀文本為基礎,對課外銜接的點進行科學探尋,以便于學生在完成課內閱讀外,愿意主動進入課下的繼續學習中。比如在教學《傳統節日》課文時,此課文提到了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在學習完該課文之后,老師就可以圍繞端午節提出一些問題:“你們還知道端午節的哪些習俗?為什么命名為端午節?”再以中秋節提出一些問題:“你們中秋節都會做些什么?中秋節是一個怎樣的節日?你們了解關于它的什么故事?”通過老師的設問,成功調動了學生的好奇心,將學生帶入了課外主動搜集相關資料與閱讀之中。再如在教學《草船借箭》課文時,老師在教學中就可以趁機問學生:“草船借箭出自哪本書?你們知道周瑜為什么會針對諸葛亮嗎?”在學生無法在課文中找到準確答案時,便會想要在課下通過閱讀《三國演義》弄清楚。通過這樣的方式實現了課內外閱讀的銜接,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內文章的理解,也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儲備。長期以往,小學生也會養成主動在課內探尋課外閱讀銜接點的習慣,提升課內外閱讀的銜接效果。
3.注重對學生課內外銜接閱讀的評價
小學生畢竟年齡小,要想保障他們課外認真閱讀,老師的監督與評價必不可少。在每次課外閱讀結束后,老師都要求學生提交讀后感,并根據他們的讀后感在課堂中進行評價,表現好的學生表揚并授予“閱讀之星”的稱號,表現不好的學生激勵,讓他們朝著“閱讀之星”努力。以這樣的方式可以保持全體學生課內外銜接閱讀的積極性。
4.引入生活元素,強化實踐能力
實踐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所以老師可以創新教學方法,擴展學生的閱讀量,讓學生能夠通過閱讀了解傳統文化,體會語文的優美。而且在閱讀的教學中,老師可以融入學生的實際生活,將知識與生活相結合,幫助學生通過文章了解不同的生活,從而擴展學生的思維,提升閱讀質量。
例如,在學習《珍珠鳥》的時候,老師可以先帶領學生學習本章的生字,讓學生能夠順利的讀通文章,讓學生能夠活學活用,其次老師可以開展一些活動,讓學生得以實踐。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去鳥類觀察基地,讓學生能夠實地觀察不同的鳥類,了解每只鳥的不同,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入的了解文章的內容。而且通過這樣的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愛心,讓學生成為富有同情心和愛心的青少年。如果沒有條件,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將珍珠鳥的視頻和圖片呈現給學生,讓學生能夠通過聽覺和視覺了解珍珠鳥的特性,從而提升對文章的理解。
三、結語
小學語文課內外銜接閱讀的開展意義重大,老師需要從閱讀興趣培養、課內探尋課外閱讀銜接點以及課內外閱讀評價三方面入手,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素養。
參考文獻
[1]柴志新.探索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的有機結合[J].才智.2020(04).
[2]高麗芬.小學語文課內外的閱讀與積累探討[J].科技資訊.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