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麗霞
◆摘? 要:作為學生開展數學學習的核心素養,數感對于學生的思維發展有著較大的幫助。然而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會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完成對于公式的記憶,然后通過照搬硬套的方式完成相應的練習任務,這對于培養學生的數感是較為不利的。為了能夠較為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多樣化的數學學習模式中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從而能夠更為積極主動地對自己的數感進行培養,這對于提高教學的質量有著較大的幫助。本文圍繞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感的培養策略展開論述,希望對相關人士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感;培養
在對學生的數感進行培養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嘗試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轉化為形象的內容,從而能夠有效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讓學生能夠在應用自己的形象記憶能力的過程中將復雜的數學問題簡單化,從而幫助學生較好地對自己的數感進行培養。為了達成這一教學目的,教師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應用創設情境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數感、引導學生結合著生活經歷培養自己的數感和鼓勵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培養自己的數感。
一、應用創設情境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數感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對于外界的事物有著較強的好奇心,因而他們能夠較為積極主動地開展探究活動。但與此同時,他們的抗干擾能力并不強,因而他們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是較為不利的。為了能夠較為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對教學的情景進行創設,讓學生能夠在生動形象的教學模式中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并且在興趣的驅使下投入到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這對于培養學生的數感有著較大的幫助。
例如在學習《1~5的認識和加減法》的相關內容時,學生需要能夠應用自己對于1-5數字的認識表示物體的個數,并且能夠通過讀、認的方式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為了達成這一教學情境,教師可以應用信息技術展示一張圖片,并且向學生進行講解:夕陽西下的時候,有一位老奶奶在給小雞和鵝喂食,在庭院中,我們能看到有一只小狗在睡覺,有花朵在開放,而在屋頂上,有一些小燕子在嘰嘰喳喳地聊天。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學生能夠較為容易地激發自己的數學學習興趣,從而能夠較為有效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讓自己跟隨著教師的教學進度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然后,教師可以向學生進行提問:你們能夠在圖片上數出有幾只小狗?幾朵花?幾只燕子?幾只小雞和幾只鵝嗎?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數數的過程中,這將幫助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加強對于5以內的數字的認知,并且能夠在應用形象記憶能力的同時對自己的數感進行培養。
二、引導學生結合著生活經歷培養自己的數感
在生活的中有較多的可以用于開展數學教學任務的素材,因而教師可以對其進行充分地應用,讓學生能夠在生活素材的輔助下有效提高數學學習效率,同時也能夠較好培養他們的數感。
例如在學習《認識鐘表》的相關內容時,學生需要了解鐘表的外部構成,并且能夠應用自己的生活經驗總結出認識整時的方法。為了達成這一教學目的,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結合著自己的生活經歷回憶有關表的外形特點,并且鼓勵學生通過自我表達的方式增強自己的對于表的認識。然后,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一個整時的圖片,并且向學生進行提問:“這是幾點?”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能夠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并且能夠結合著自己的生活經驗完成對于教師的問題的回復,從而能夠幫助他們較好地提高自己的學習效果。接著,教師可以給出不是整時的例子,讓學生繼續結合著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對鐘表認識的學習,這將幫助學生在應用生活常識的過程中對自己的數感進行培養。
三、鼓勵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培養自己的數感
為了進一步地對學生的數感進行培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地開展實踐活動,讓他們能夠在應用知識的過程中不僅感受數學知識的實用性,還能夠有效提高自己對于知識的認識。為了達成這一教學目的,教師可以結合著教材的內容向學生布置實踐任務,如“認識生活中的數字”,并且鼓勵學生通過實踐的方式尋找同主題相關的內容。在進行實踐活動的過程中,他們能夠充分地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從而能夠以個性化的方式完成相應的教學目標。同時,他們也能夠較好地加強對于知識的理解,這對于培養學生的數感有著較大的幫助。
四、總結
總而言之,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以應用創設情境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數感,讓學生能夠充分地應用自己的視覺進行觀察,從而幫助他們能夠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著生活經歷培養自己的數感,這將幫助他們充分地在搭建生活和數學的聯系的過程中感受數學學習的魅力;可以鼓勵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培養自己的數感,這將幫助學生在知識應用的過程中有效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孟雪蓮.小學數學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數感[J].小學時代(奧妙),2020(6):14-15.
[2]羅鎮州.基于數感培養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14(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