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祖興
摘要:近年我校農民工子女入讀人數急劇增加,而農民工子女在學習習慣、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家庭情況等方面與城市學生之間存在一定差異,從而導致農民工子女的學習成績較差,個別學生成了學困生。因此,為縮小二者之間的差距,教師應盡快讓農民工子女融入城市學生的學習生活。
關鍵詞:農民工子女;學習;融合教育
自荔波縣大力推進全域旅游步伐,荔波縣拉開了轟轟烈烈的景區提質擴容工作序幕,新街村壩子擴容為大小七孔景區西大門入口景區部分。政府征收了土地和房屋,進行統一整體規劃搬遷,近300戶群眾今后將變成沒有實際土地的新農民。這些景區失地農民子女選擇就近入學。我校應收盡收,接收了全部片區范圍內的失地農民子女,他們中絕大多數家庭在城市中生活較為艱難。許多家庭在城市以賣菜、賣米、擦皮鞋、拉三輪、看大門、收破爛等為生,好一點的在城市中開小飯館、小商鋪,或在批發市場有一個小攤位。他們中多數在城鄉邊緣合租廉價房居住,開小飯館、小商鋪的白天開門做生意,晚上關門全家即在鋪內搭板睡覺。子女在這樣的“家”中談不上什么學習環境,這與城里的孩子相比,全然是天上地下。再加上父母忙于生計,無暇顧及孩子,試想,這樣的孩子怎么能安下心來學習呢?因此,許多失地農民子女學習成績不盡如人意,心理上也存在一些缺陷。
一是生活上的原因。比如由于轉入城市學習,人生地不熟,覺得不如城里學生知心朋友多;因家庭經濟條件較差,衣著不如城里學生好,一些學校常規活動不能參加,感到低人一等;受生活條件的限制,沒有養成良好的衛生、學習習慣,也常常受到城里學生的嘲笑;甚至由于鄉音未能融入”漢話”,濃重的鄉音也成了負擔。
二是學習上的原因。比如,由于原先農村學校課程開設不齊,造成他們知識上有缺陷,學習感到吃力;由于他們常常放學后,家長要他們做家務、帶弟妹,課后學習時間基本沒保證,學習趕不上。
三是認識上的原因。由于他們年齡較小,分辨是非能力較差,不能正確面對學習生活中的問題,所以他們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如何加強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工作?如何培養好、教育好農民工子女?擔任了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因此認為,針對這個特殊群體,班主任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平等公正地愛他們,營造和睦、和諧的學習環境
1.教師應該徹底剔除瞧不起鄉里人的世俗偏見,用博大的胸懷,滿腔的熱情愛護他們,不管他們來自哪里,都是祖國的未來。
2.用心去呵護他們,撫平他們心靈上的創傷。班主任應及時了解他們心理上的細微變化,有了問題隨時疏導與排除,做他們的良師益友。
3.營造和睦的學習環境。教師應該教育城里學生尊重他們,改變歧視的目光,鄙視的態度。只有這樣,他們才會體會到做人的尊嚴,樹立起做人的自信和學習的信心。
二、多給他們表現機會,體會到學校學習生活的快樂
1.在挑選干部時,注意挑選農民工子女。上學期,我班挑選了一個熱愛勞動的農民工子女擔任清潔委員。由于他認真負責,以身作則,教室里始終桌凳整齊,衛生整潔。班級多次獲得學校頒發的衛生流動紅旗,他受到表揚,也受到同學們的尊敬,心里感到無比快樂。
2.在課外活動中,注意發現農民工子女的特長。有個農民工子女喜愛唱家鄉民歌,我安排她在六一文藝演出中為全校師生表演,得到了好評,從此人也變得自信了。
3.在課堂上,我注意多給他們一些表演機會,讓他們體會到做學習主人的快樂。在教授《水鄉歌》一課時,我注意聯系農村實際創設教學懸念,激發他們積極發言。他們談了許多不為城市學生所了解的知識,不僅活躍了課堂,而且增強了自信,更重要的是真正體會到做學習主人的快樂。
三、及時引導他們,保持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
1.分層次指導這種指導,指的是分年段和對入學時間長短的指導。由于年段不同,分辨是非能力存在著差異,在指導方法上應有所不同。比如,他們雖然同有自卑心理,在指導高年級學生時,應著重說理,幫助分析自卑產生的原因,正確認識這些原因,問題就會很快得到解決;在指導低年級學生時,應側重情感教育,用愛去體貼他們、溫暖他們,自卑心理也會較快得到解決,愉快參與學習。對入學時間較短的學生,他們自卑心理定勢并未形成,應抓住教育最佳時機進行引導、教育,效果較好;對入學時間較長的學生,若仍存有自卑心理,就應以最大的耐心及時引導、教育,直到問題得到解決為止。
2.分類型指導具有自卑心理狀況的農民工子女,其表現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是壓抑型,二是自暴自棄型。壓抑型的學生,有良好的學習愿望,由于受家庭條件限制,為學習跟不上而苦惱、自卑。對此,教師應與家長及時溝通,為學生爭取必要的學習條件,協調學校與家庭、社會教育的合力。自暴自棄型的學生,認為許多方面都不如城里學生,再努力也是白搭因而自暴自棄。對此教師應幫助他們具體分析原因,表揚長處,鼓勵向上,樹立信心,揚起生活、學習的風帆。
參考文獻:
[1]程建,王春麗.農民工子女實現城市社會融合的對策思考:以文化和觀念為視角.法制與經濟,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