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麗梅
摘要:歷史學科教學要幫助學生在歷史學習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使其學會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初中生的歷史知識較為薄弱,呈點狀分布,進入初中后第一次系統地學習歷史知識,因此,在教學指導過程中,教師要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指導學生學會全面、客觀地看問題,進而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學生情感態度;培養
引言
由于歷史本身就是文化現象的集合,所以歷史教育中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榮譽感也是相當濃烈的,同時歷史學科也是高尚的,對于學生的價值教育有著良好的導向。如果學生能學好歷史,不僅能在試卷上取得高分,歷史人文素養和內涵理解能力等也會獲得很好的培養,這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非常有好處。由此可見,歷史教師在歷史課堂中開展歷史價值觀滲透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一、注重情境創設,激發學生歷史情感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紀錄片、視頻、音頻等內容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快速了解歷史知識,形成基于歷史史實的情感。以“萬千氣象的宋代社會風貌”為例,教材從衣、食、住、行等多方面對宋朝進行描述,介紹了高度發達的宋朝社會文明的具體表現。在傳統歷史學習中,學生對宋朝社會的生活風貌主要進行點狀學習,即衣服有什么特色、飲食有什么特色等,在學習過程中很難真正產生對宋朝的特殊情感。對此,教師可以創設具體情境:“杭州城外13歲的來福要去東京城里姑媽家,他一路上會遇到哪些趣聞呢?①他如何來東京,會選擇什么樣的交通工具呢?②東京姑媽家的房子有哪些特點?③如果住到過年,會怎么過呢?他會不會得到新衣服?過年會有哪些美味佳肴?④東京城有哪些好玩的地方?”一系列問題將教材內容串聯起來,創設了生動、真實的情境,促使學生融入“13歲來福”的經歷中,加深了學生對宋朝社會風貌氣象萬千的認識,激發了學生的歷史認同感。
二、創新教學方法,培養情感意識
新課改給歷史課堂帶來了許多新的要求,因此,教師也要善于創新方法進行歷史教學,且若想充分發揮歷史課堂在初中教育當中,對學生們人文內涵滲透和歷史知識文化素養滲透的作用,教學方法就必須要得到創新。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更深一層的講解,講解關于某個歷史人物背后的事情,還要對于歷史人物的情緒角色性格所進行描述,讓學生們更加親臨其境地了解這個歷史人物的歷史,再對歷史事件的動力和做出一些事件背后的實質原因,分析這個人物對于歷史事件的利弊,讓學生真正懂得歷史的相關知識,更加熱愛學習歷史。課堂后面的黑板老師可以用來制作關于歷史事件的板報,比如說五四運動,比如說文藝復興這樣具有重大歷史影響的歷史事件板報,讓學生們在課余時間看一眼板報,就會理解很多歷史事件,加深了對于歷史的學習,對于文化的內涵也有很好的了解。
三、借助歷史故事,培養家國情懷
讀史可以明智,這是由于史書當中有很多發人深思的故事,借由這些歷史故事的啟發可以潛移默化地培養初中生的家國情懷。初中生的好奇心非常強,他們喜歡聽各種各樣的故事,利用故事能夠迅速吸引其注意力,并且引導其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初中歷史教師在課堂教學之時,可以借助豐富多彩的歷史故事來活躍課堂氣氛、啟發初中生的思維并激發其情感,從而有效培養其家國情懷核心素養。當然,為了更好地借助歷史故事培養初中生的家國情懷,教師應當選擇那些家國情懷意味比較濃厚的故事,這樣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情感激趣,奠定課堂高效的基礎
興趣是學生專注學習的首要條件,有了興趣的支撐,學生才會積極投入、深究細研。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歷史教師自身要做到態度親切和藹,語言風趣幽默。講解歷史事件要繪聲繪色,生動形象;講解歷史人物要栩栩如生,個性鮮明。歷史課時較少,所以每一堂課都要打造成“精品”,從導入到講解,到探究,到最后的作業設計,每一個環節都要精細化,自然流暢又不失趣味性,極富感染力。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教師教學的認真態度,在內心深處接受老師,愛上歷史學科。教師在教學中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興趣點,如果學生興趣盎然,就多加渲染,帶領學生步入歷史長河,與歷史人物對話,加深情感交流。
五、開展自主探究,合理解釋歷史
歷史解釋素養要求學生站在科學的、人民的、歷史的角度上解釋歷史,不能歪曲史事,不能根據自己的主觀意愿臆造歷史。歷史價值觀素養則要求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以史為鑒,結合現實,表達正確的言論,做出正確的行為,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下,成長為符合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在初中歷史課堂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自主探究,對歷史現象進行研討和探究。例如,教師在教學《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開發》時,可以組織學生展開自主探究活動,在探究中了解北方人口南遷的原因、過程,掌握江南經濟是如何逐步發展起來的等歷史知識。通過自主探究,學生體會到了歷史的合理性,同時,在熱烈的討論和交流中分享彼此的觀點和態度,有助于形成正確的歷史價值觀。
結束語
初中歷史課堂中展開的價值觀滲透教育,是必須要以正確道路長久堅持下去的事情,這不僅是激發學生對歷史興趣的重要基礎,也是學生建立情感意識的關鍵保證。除此之外,若想從根本上提升歷史教學的效果,教師還需采取多樣化的科學方法進行教學,只有引導學生們自主自動了解歷史知識及其所體現的價值觀,才能在歷史教學當中為學生的高效學習奠定更加牢固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周寒.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情感意識培養的途徑[J].試題與研究,2020(21):11.
[2]梁紅.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情感價值觀的培養探究[J].求知導刊,2020(22):71-72.
[3]吳紅妹.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情感意識培養的對策[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