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世輝
摘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要求教學效率能夠達到最優化,因而課堂教學方法的突破與創新變得十分關鍵。教師要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并且可以從初中教學的現狀出發。特別對于數學這門學科,在初中課堂上占據十分重要地位。教師要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這也是教師整體上提升課堂效率需要考慮的問題。本文針對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實踐經驗,提出了部門能夠提升數學課堂效率和有效性的方法,具體包括如何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創造符合教學主題的情境以及在練習中拓展學生思維等具體方法,為該項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教育觀念在近年來的教學改革中有了很大的突破,隨著各種創新性的改革方案的提出,教師的責任更加重大,對于教師的責任以及要求也更為嚴格。需要其能夠及時擺脫原本的教學思路,從而提升教學質量,根據學生知識掌握的程度,進行針對性的教學,不斷為學生創建學習氛圍濃厚的環境并提升學習效率。一線教師也必須要能夠不斷進行學習并且用心鉆研,在打造精品課堂中實現教學的優質化以及思路的有效化。教學方式應當科學有效、評估教學成果時也需要更為規范。這樣的教學設計才可滿足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1、 打造高效課堂的原則
1.1 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傳統課堂由于傳統的教師為主的授業方式的影響,使得學生整體學習較為枯燥,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效果也很難得到提升。而新課程改革下對課堂效果的要求,勢必需要提升學習的學習效率,而要提高初中這一階段學生的學習效率,要從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入手。初中學生往往呈現出情緒性較強的特點,學生的自覺性和自主性尚有待加強。因而采用多樣化的方式打造出的學習課堂,將會使得學生更愿意投入其中,積極性得以提升,相應的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得以提高。
1.2 使學生擁有課堂的主動性
傳統教學的影響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只會接受知識,而不懂得主動獨立的思考和解決問題,因而讓學生擁有課堂的主動性也應當成為重要的教學原則。只有學生在課堂上擁有主體地位,教師進行輔助,在學習過程中起到引導作用,在必要的環節進行指導并幫助學生,學生才可通過合作并進的方式,在不斷探究中激發出內心潛在的學習動力。進一步促進課堂的有效性,也可以使得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
1.3 符合新課程改革要求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的教學能夠充分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不僅僅是進行記憶,而應當加深理解層面的內容。對于初中的數學而言,正是學生的數理思維塑造的關鍵時期,只有在這一時期注重對學生的思維培養,才可以使得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善于利用這一種思維方式融合到其它的課程中,對于其它課程也可以起到促進作用。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這也是響應了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除此之外,新課程改革要求更加重視學科的應用層面的內容。因而進行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革時,需要進一步融合以課堂情境教學,讓學生在合適的情景中,感知學科的應用場景,從而將所學理論充分的與生活聯系[1]。
2、打造高效課堂的方法
2.1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前提原則以及重要方法,對于初中的學生而言,對其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激發無疑是最為關鍵的方法。要讓學生的學習變為自主探究的過程,自主的進行數學問題的合作研究,從中獲得的滿足感將會對其感受數學的樂趣與提升學習的積極性發揮重要作用。例如進行勾股定義的教學當中,已經知道三角形的兩邊分別為三和四,許多學生往往會直接回答最后一邊為五,但是題目中并未明確表明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因而最后的答案并不一定是五。教師應當讓學生先進行思考,然后拿出兩邊為三和四的不同三角形,通過比較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讓學生在合作中找出規律,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在自己進行探索的過程中,發現新的結論,教師可以對發現新結論的同學進行表彰,這樣學生的自尊心將得到很大的滿足,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也將進一步加深。
2.2創設合適的課堂情境
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往往對教師的要求較高,需要教師對所教授學生的認知水平有充分的了解,然后根據教學的內容以及重點知識進行設計,從而使得教學情境得以調動課堂的氛圍并加深學生對于對應知識點的學習。在進行隨機事件的學習當中,可以讓學生進行簡單的猜拳游戲或者隨機類的游戲,調動學生的興趣,然后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猜測每組進行猜拳的學生的勝負率,看誰具有預知能力。最后再引入話題,讓學生判斷自己是否真的有預知能力。并引出隨機事件的課題。這樣的方式是一種課堂情境的引入,先讓學生用一種游戲的方式代入課堂的學習當中,然后在此問題的貫徹中思考所學的知識點。這樣的方式可以創設出較好的學習氛圍,也可以使得學生對于知識點的印象更加深刻[2]。
2.3不斷擴展學生思維
對于學習思維的擴展,往往練習是一種重要的方式。但是要讓學生真正鍛煉出合適的數學思維,僅僅靠練習是不夠的。還需要在每一道習題作出后可以綜合運用更多方法,也就是說要讓學生能夠通過一題多解的方式對各種知識點進行綜合,擴展自身的知識面,這對于初中的教學也相當重要。在不斷對多種方法的探索過程中,可以使得學生的知識體系得以豐富從而又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進行幾何動點分析內容時,往往可以采用角平分線的性質得出正確答案,但是也可以讓學生思考如何增加輔助線并運用三角函數得出正確答案。這樣的幾何題往往發散性較強,可以作出多條輔助線并運用多種方案。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鼓勵學生進一步思考,以此來拓展學生思維。
結束語:
提升課堂有效性需要充分利用多種方法。教學的主體不應當僅僅是教師,學生和教師的共同奮進對于教學以及課堂的效果提升才是關鍵作用。也只有全面提升數學課堂的有效性,才可以使得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得到充分的激發,從根本上提高數學成績,并培養出正確的數學思維,讓學生得以全面健康的發展。教學是需要不斷結合實際和時代需求進行創新的,需要每一位在教學一線的教師都能夠總結經驗并創新途徑。
參考文獻:
[1]盧宇翔.善用教學方法 ?打造高效課堂——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J].求知導刊,2020(17):30-31.
[2]李銀.善用教學方法 ?打造高效課堂——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J].新課程(下),2019(02):17.